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3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食用菌常见病害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发兴  董昌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93-2293,2315
从制种、代料栽培、段木栽培和子实体培养几个方面阐述了危害食用菌的常见病害。食用菌病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
大豆除草剂对2种丛枝菌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接种Glomus intraradicesGlomus mosseae的大豆植株盆栽钵中,按大田常规用量,施用乙草胺、丁草胺、灵达、骠马和精喹(禾灵)5种除草剂,显著减少了大豆植株的生物量和土壤中AM真菌菌丝的总量,降低了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侵染率、菌丝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性。处理6周后,显著降低大豆植株生物量的除草剂为乙草胺和丁草胺,植株生物量前者为12.6、14.5 g,后者为12.7和15.5 g,影响较小的为精喹(禾灵)(植株生物量各为20.8、23.5 g),而对照的生物量为29.5、30.8 g;显著减少AM真菌侵染率的除草剂为丁草胺(AM真菌侵染率为17.4%、24.1%),影响较小的为乙草胺和灵达(前者为29.3%、30.7%,后者为26.3%和32.2%),而对照侵染率为78.5%、62.4%;显著降低AM真菌菌丝ALP和SDH酶活性的除草剂为丁草胺(ALP为10.2%、13.6%,SDH为13.5%、18.8%),影响较小的为乙草胺和灵达(前者ALP为15.7%、17.4%,后者为13.9%、17.8%,SDH前者为22.4%、23.5%,后者为19.8%、25.0%),而对照的ALP为47.0%、36.3%,SDH为62.7%、48.4%;此外,除草剂也使土壤中AM真菌菌丝的总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23.
平菇废料不同添加量对蘑菇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在培养料中添加5%,10%,20%的平菇菇床废料栽培蘑菇发现平菇菇床废料添加量为10%时,菌丝吃料量生长速度快(日平均生长速度0.177cm),长势好,出菇期提高4d,平均单产比对照提高3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