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8篇
  16篇
综合类   14篇
园艺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对CAD的发展过程,趋势进行了综述,认为CAD技术从50年代起始,已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进入了当今的迅速普及时期、出现了集成化,智能化,标准化和实用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在“九五”期间将大力推进CAD技术,到2000年,主要行业CAD技术的普及率和覆盖率将达到705以上,并应大力加强CAD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22.
果园生草覆盖技术是一项正在推广的、先进的果园土壤管理技术。它是将果园中自然生长的草定期割下,覆盖住果树根部土壤,用以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果园土壤生态条件。鉴于我国果园有机质偏低、风蚀、水蚀现象严重的状况,大力推广生草覆盖技术,用以取代目前通用的清耕方法势在必行。为此,研制了小型果园割草机。  相似文献   
23.
在不同磷水平(0、0.1、0.5、1.0、10.0、20.0 mmol/L)下培养黄瓜幼苗,研究磷素对黄瓜生长及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磷浓度增加,黄瓜根、茎和叶干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供磷浓度为10.0 mmol/L时开始产生高磷胁迫症状,症状首先出现在老叶,沿叶脉两侧发黄、有光泽、向上凸起,子叶出现红色坏死斑点,严重时老叶坏死,新叶会出现叶脉间失绿症状.②随供磷水平增加,植株体内磷浓度增加,最高达到干重的1.28%;钾浓度在茎中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铜浓度降低,钙、镁、锰、锌等元素浓度及其在根、茎及叶间分配趋势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4.
用FORTRAN77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写了平键联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程序。它由一个主程序和五个子程序(SS、Sa、Sb、Sc,Sd)组成。SS为主子程序,调用其它四个分子程序,安现整个设计过程。本程序使平键联结设计周期缩短,设计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25.
26.
红壤上小麦对磷肥的响应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磷是酸性土壤上作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但在研究酸性土壤磷缺乏问题时大多不顾及铝毒害的问题.本试验研究了小麦在红壤上对磷肥的响应特点,并主要从磷和铝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其响应特点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红壤上小麦对磷肥没有明显的响应;在磷铝交替处理条件下,铝在高磷下对小麦的毒害比低磷下更严重,提高供磷水平能促进铝在小麦根系中的累积.在高磷下铝对小麦毒害更为严重可能是小麦对磷肥表现不出明显响应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7.
齿间摩擦对斜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传统的齿轮强度理论不计齿间摩擦的观点,通过对渐开线斜齿减速齿轮机构中主动齿轮受力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推导出齿间摩擦作用下主动齿轮齿根弯曲疲劳应力计算公式。研究表明,齿间摩擦对斜齿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8.
基于摩擦的斜齿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工程上在进行齿轮强度计算时不计齿间摩擦力的问题,通过系统地分析、研究,在建立齿面受力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包含齿间摩擦力在内的斜齿轮轮齿表面接触疲劳应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齿间摩擦力对斜齿轮轮齿表面接触疲劳强度的影响的确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9.
以相对根伸长率为指标,对26个玉米基因型进行耐铝特性筛选。结果表明:26个供试基因型中,农大4967相对根伸长率最大,郑单2201相对根伸长率最小。比较了铝处理下农大4967、郑单2201根尖铝和胼胝质含量,发现农大4967根尖铝和胼胝质含量显著小于郑单2201。苏木精染色及桑色素荧光染色观察表明,农大4967根表和横切面铝的分布都低于郑单2201,且铝主要积累在根表。以上结果表明,农大4967为铝耐受型基因型,郑单2201是铝敏感型基因型,玉米耐铝机制以外排机制为主。  相似文献   
30.
铵态氮/硝态氮对水稻铝吸收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两个水稻品种武运粳7号(耐铝品种)和扬稻6号(铝敏感品种)作为实验材料,利用水培试验,通过长期和短期处理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NH4+-N和NO3--N对水稻Al吸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与NH4+-N相比,NO3--N促进了水稻对Al的吸收。而且随着NO3--N浓度的提高,水稻根中Al含量显著增加,随着NH4+-N浓度的提高,水稻根中Al含量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NH4+-N和NO3--N对水稻Al吸收的影响具有浓度效应。当向Al溶液添加pH缓冲剂后,NH4+-N和NO3--N对根尖Al累积的影响变小,表明NH4+-N和NO3--N处理下溶液pH的变化可能是NH4+-N和NO3--N对水稻Al吸收影响不同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