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25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2 毫秒
51.
[目的]分析云瑞10系列甘蔗亲本及其组合的杂交育种潜力,筛选出优良亲本和组合,为甘蔗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3个云瑞10系列亲本及其与国内外品种选配的26个组合(C1~C26)为材料,应用家系评价和同异分析方法计算母本、父本及组合在蔗糖产量、蔗茎产量、有效茎数、株高、茎径和锤度6个性状的遗传力、配合力和综合同一度,评价云瑞10系列亲本及其所选配组合的杂交育种潜力.[结果]除父本的锤度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外,父本其他性状及母本和组合的6个性状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或P<0.001),说明父本、母本及其组合对后代表现均具有明显影响.蔗糖产量、蔗茎产量和有效茎数3个性状的遗传力排序为父本>组合>母本,茎径和锤度的遗传力排序为组合>母本>父本;株高的遗传力排序为组合>父本>母本.母本、父本及其组合的6个性状平均遗传力排序为:茎径>有效茎数>株高>蔗糖产量>蔗茎产量>锤度.云瑞10-509、云瑞10-336和云瑞10-330蔗糖产量、蔗茎产量、有效茎数、株高和锤度的一般配合力均为正效应,可作为杂交育种的高产高糖优良母本;云瑞10-495和云瑞10-1055茎径的一般配合力也为正效应,可作为大茎品种选育的优良母本;云瑞10-550可作为高产高糖父本.以云瑞10系列为母本的组合C1、C2、C3、C4、C5、C6和C9为高产、高糖、有效茎多、高锤度优良组合,但各组合优劣与母本所含野生资源种类及其数量无关.同异分析法与混合模型估算组合特殊配合力均可较准确评价杂交组合优劣.[结论]云瑞10系列甘蔗亲本与不同地区品种组配后不同性状的遗传力和配合力不同.在甘蔗育种中,组配杂交组合时可重点以云瑞10系列为母本,但需兼顾其不良性状,选配互补型父本.  相似文献   
52.
以品种型亲本、云瑞系列创新亲本和常用引进亲本选配35个生产性组合的有性世代为研究材料,分析母本、父本及组合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母本、父本及其不同组合后代的主要性状均表现极显著差异,平均遗传力表现为组合(88.2%)>母本(80.3%)>父本(74.0%);德蔗93-88、云瑞05-189、云瑞05-344、CP84-1198、HOCP93-750、桂糖96-211、云瑞03-11、粤糖00-236、湛蔗92-126、桂糖92-66和云瑞03-72等做母本,科5、云蔗94-343、云瑞03-78、云瑞05-458、Q121和崖城71-374等做父本,后代糖、蔗产量或锤度一般配合力强,可分别作为高产、高糖亲本加以利用;CP84-1198×科5、德蔗93-88 ×云蔗94-343、云瑞05-189×云瑞03-78和云瑞05-344×云瑞05-458等11个组合糖产量的总配合力均为正效应,可作为杂交育种的优良组合利用.云瑞05-189、云瑞05-344、云瑞03-11、云瑞03-72、云瑞03-78和云瑞05-458等材料糖产量、蔗茎产量的一般配合力为正效应,具备了作为生产性亲本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53.
云南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育种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甘蔗组合或种质,以扩大甘蔗遗传种质血缘,提高甘蔗育种效率。【方法】以云南不同生态类型的10份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及其与栽培种杂交组配的17个组合有性世代群体为研究材料,应用R软件统计分析其株高、茎径、有效茎数、锤度、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等6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结果】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父本)对其杂交后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蔗茎产量的改变,对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改良主要表现为产量性状的变化,而双亲对后代性状的改良主要表现在锤度、茎径、株高、有效茎数4个性状。在亲本及所配组合中,以不同组合方式对后代性状的影响较大,其次为父本,母本影响相对较小。湿热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蔗茎产量的配合力表现突出,尤其是云割82-114、瑞割06-7-3,可作为高产育种的重要种质。半湿润半干燥型甘蔗细茎野生种的锤度表现出极高的配合力,尤其是云割83-174、云割83-160和云南1号,可作为高糖育种的优良种质。粤糖93-159×云割82-114、CP65-357×瑞割06-7-3和CP77-1776×云割82-114等3个组合的蔗糖、蔗茎产量和锤度特殊配合力均为正效应,是高糖、高产优良组合,应重点利用。【结论】云南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的蔗茎产量、蔗糖分遗传潜力表现不尽相同,应有目的地选择利用多种类型的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创新种质,培育新型亲本,尽可能地丰富甘蔗育种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54.
利用DTOPSIS法对云瑞05系列7个甘蔗品系材料两年新植1年宿根的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与生产实际相符,除云瑞05-196外,其余6个参试材料的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粤糖93-159;进入云南省区试的云瑞05-596、云瑞05-704综合性状表现分别住居第一、二位,为最优品系;参试材料的综合表现随其野生种质血缘世代数升高而逐渐变差;综合评价及亲系分析,支持了"野生种质血缘2~4代可重点作为商业杂交亲本利用"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5.
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参试甘蔗品种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筛选优良新品系,采用DTOPSIS法对国家第九轮区试12个(含两对照)甘蔗新品系云南瑞丽点两新一宿的出苗率、单茎重、蔗糖分、有效茎数、蔗茎产量、出汁率、重力纯度等工、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农1110、柳城05-136、云蔗05-49、福农0335、德蔗03-83、云瑞06-189、云蔗06-80的综合表现优于双对照ROC22(CK1)和粤糖93-159(CK2),粤甘40、闽糖01-77、粤甘42的综合表现比双对照低。评价结果与实际生产表现相吻合。  相似文献   
56.
2007年通过光周期人工诱导,第1次在云南高原内陆低海拔地区瑞丽成功诱导甘蔗品种Badila等难开花亲本开花。结果表明,株龄、固定光周期诱导时间和处理天数与诱导开花效果密切相关。经过12 h 20 min和12 h 15 min 2种固定光周期诱导,株龄较长的Badila经过120 d诱导,孕穗率和抽穗率较高,12 h 15 min光周期处理150 d有一定效果,12 h 20 min处理无效;株龄较短的Badila经过150 d诱导,孕穗率和抽穗率低,经120 d诱导无效。  相似文献   
57.
筛选了10份含云南蛮耗宽茅血缘的创新种质材料,以选三、ROC10、闽糖69-421为对照进行了人工干旱胁迫条件下的丙二醛含量、相对质膜透性、株高伤害率、正二叶相对重量、蔗汁锤度、光合作用强度6个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及其不同指标组合间隶属函数均值的变化比较。结果表明:在云瑞系列10个参试品系中,有云瑞05-782、05-784两个品系的抗旱性表现优于ROC10,可作为抗旱育种的主要亲本材料加以利用;另外,正二叶相对重量、蔗汁锤度、光合作用强度(半叶法)3个指标与丙二醛含量、相对质膜透性、株高伤害率3个常用指标的鉴定结果相吻合,前者较后者具有设备要求不高,简便易行的特点,因此,我们认为:正二叶相对重量、蔗汁锤度、光合作用强度3个指标可作为衡量甘蔗品种抗旱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8.
对瑞丽站育成含云南蛮耗细茎野生种血缘的第一个云蔗系列甘蔗新品种——云蔗99—155、云瑞99—113、云瑞99—131、云瑞99—178和云瑞99—601五个甘蔗新品系两新1宿品比试验,及部分品种(系)在云南省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的蔗茎产量、宿根能力、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在站内品比试验中,5个品种(系)的产量、宿根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ROCl0,其中,宿根能力最强的云瑞99-113较ROC10高27.42%,最弱的云瑞99—601亦较ROC10高14.20%;5个新品种(系)均达到国家甘蔗品种审定标准。(2)在云南省区试中,云蔗99—155宿根能力较ROC10优势突出,达101.62%,蔗茎单产居15个参试品种之首;云瑞99-113宿根能力与ROC10相当,蔗茎单产比ROC10高7.92%.初步显,fir,出云南蛮耗细茎野生种对甘蔗品种宿根性及适应性改良的效果。  相似文献   
59.
采用平板培养的方法,比较钙、钠、铁、钾、镁5 种矿质元素对滑子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 明Fe 元素对菌丝生长效果的影响最好,在滑子菇的日常生产时,可以加入0.2g/L 的FeSO4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60.
该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不同碳源、氮源对滑子菇新品种液体培养基菌丝生 物量的影响。结果得出滑子菇新品种的最佳液体培养基是玉米粉3.0%、葡萄糖2.5%、麸皮3.5%、黄豆 粉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