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央农村工作的重大战略。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扎实抓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工作。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率,而如何构建一套合适的乡村振兴指标评价体系是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乡村指标体系相关研究,构建了一套适合贵州省各地区之间横向比较,同一地区纵向比较的乡村振兴战略监测评价体系,为贵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林业植物检疫标准是依据《植物检疫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通过林业植物检疫标准的制定,特别是一些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对强化植物检疫检验技术和除害处理技术、加强检疫管理和人员管理、规范检疫行为、维护检疫执法秩序、体现相关法律法规的内涵和内容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必将成为林业有害生物治理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基础和重要依据。可加快林业植物检疫技术成果的转化,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科学防控的水平,标准不能迁就或满足于落后的生产水平,在植物检疫标准制修订过程中,通过吸纳国内外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经验,并随着标准的发布实施,成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纽带和桥梁,对加快成果转化、提高林业植物检疫和有害生物科学防控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食用马桑叶的蓖麻蚕蚕蛹(以下简称马桑蚕蛹)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文中分析了马桑蚕蛹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矿质元素含量以及马桑毒素及有害金属在蚕蛹中的残留情况,并采用动物饲喂试验对马桑蚕蛹的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显示:马桑蚕蛹中粗蛋白质量分数为16.0%,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比值为0.5832,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比值为0.3684;马桑蚕蛹粗脂肪质量分数为0.7%,含α-亚麻酸、亚油酸、棕榈酸等多种脂肪酸,并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马桑蚕蛹矿质元素丰富,高钾低钠,铁、硒含量尤为突出;马桑蚕蛹砷、镉、铅、汞、铬等有害重金属残留量均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马桑蚕蛹未检出羟基马桑毒素、马桑宁、马桑亭等马桑植株毒素残留,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表明其实际无毒.可见马桑蚕蛹食用安全,营养价值优于蓖麻叶、木薯叶饲养的蓖麻蚕蛹,是一种健康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14.
落叶松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又名落叶松、雾灵落叶松,为松科落叶松属植物。其是中国特有树种,原产华北地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成为当地主要的速生造林和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5.
在磷酸缓冲溶液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60与Candida rugosa脂肪酶作用生成了Tween-60包合脂肪酶。在正己烷溶剂中,以Tween-60包合脂肪酶为催化剂,研究了油脂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40℃、催化剂加入量60%(油重)、反应时间30h和醇油摩尔比4:1的条件下,大豆油的转化率为90%。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贵州赤水低山河谷地区典型小流域——赤水市长期镇半山沟小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理化性质及其空间变化,结果表明:(1)从空间分布看,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及部分土壤养分出现了下游上游中游的现象。(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耕作层土壤容重表现为旱地竹林树林水田,土壤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则表现为水田树林竹林旱地,树林土壤的各种养分含量均高于竹林土壤,水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及全磷、全钾含量均略高于旱地,但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略低于旱地。(3)从土壤剖面分布看,土壤容重、p H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田间持水量则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含量呈现出从上往下依次递减的趋势,而水田的钾素含量呈现出自上而下先增大后减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Ⅰ)——理论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地利用规划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尽早地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是十分必要的。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区域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缓解措施。目前,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评价原则,分析了与其他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介绍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8.
分析土地整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探讨影响二者耦合程度的因素,对喀斯特山区有序开展土地整治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贵州省为例,利用贵州省2011—2017年土地整治和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土地整治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态势。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整治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程度逐年升高,但仍然未达到高水平的耦合及优质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发展趋势迅速,但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亟待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重要集聚极点。因此,维持耦合发展势头、进一步强化土地整治;加强试点研究,突破协调发展瓶颈;培养重要集聚极点,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整治策略,是促进贵州省土地整治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掌握平塘县灌木林情况,通过 3S 技术结合贵州省第四次森林普查和第二次国土普查数 据,分析了平塘县灌木林的空间特征和组成结构。结果表明:灌木林占了平塘县国土面积的 23.24%,灌 木林主要分布在平塘的中部、南部以及西南部,其中卡罗乡和鼠场乡灌木面积最多,分别占了国土面积 的 49.90% 和 48.41%;平塘县灌木林种以水土保持林为主,其次为薪炭林;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占平 塘县灌木林的绝大多数;灌木林起源主要以天然林为主。另外平塘县灌木林的空间分布和组成主要受自 然因素影响,尤其是喀斯特地貌,人为因素促进了平塘县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