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0篇
  19篇
综合类   106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5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董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781-4783
在中外学者对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主要构成因素:生态旅游资源、旅游交通和旅游中心城市,并以河北省为例,介绍了其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结构问题,确定了河北省的3级生态旅游系统:环京津1级生态旅游系统和以石家庄、邢台和邯郸为节点的2级生态旅游系统以及以衡水为节点城市的3级生态旅游系统。  相似文献   
32.
分布式多源农林物联网感知数据共享平台研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农业和林业传感器种类繁多、数据传输协议多样,在各个物联网数据应用系统之间形成了信息孤单现象,难以实现物联网传感器数据的交互共享。因此,该文以农林领域常见传感器数据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类型传感器节点及采集数据差异性等特点,采用符号表示法表达传感器节点数据,设计了通用数据交互格式;针对其海量性特点,采用分布式面向服务的结构方法及成熟的开发技术,设计了分布式多源农林物联网感知数据共享平台。该平台由数据中心子系统、数据适配子系统、数据存储子系统、数据发布子系统及数据传输总线5部分组成,分别实现了传感器节点注册、多源差异数据的接入适配、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数据标准化发布及数据传输等功能,为农林领域不同物联网设备与数据应用系统之间架起了数据桥梁,实现了农业和林业物联网感知数据的统一管理。目前,平台分别接入了顺义、新疆、杨凌、通州等17个合作单位的550个传感器节点数据,接入数据量每天超过10 000条,运行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33.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新品种鄂麦596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播期对鄂麦596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播期对群体分蘖消长有很大的影响。不同处理灌浆进程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密度对灌浆特性影响较小,播期对灌浆特性影响较大。密度对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有极显著的影响,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播期对3个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密度与播期的互作效应对产量和3个构成因素的影响都不显著。密度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密度为225万/hm2的产量最高,且产量3因子较协调。播期间产量差异显著,鄂麦596平均公顷产量以11月3日播种的最高,但与11月11日播种的无显著差异。春季反常低温导致前两期穗粒数下降是播期影响产量的主要原因。综合试验结果认为,密度以195万~225万/hm2为宜;播期根据当地气候适当推迟。  相似文献   
34.
枥乙女和维塔娜草莓品种的香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草莓品种枥乙女和美国草莓品种维塔娜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2个品种草莓果实挥发物中特征香味成分的异同。结果表明:枥乙女主要由香味醇(橙花叔醇、沉香醇)及4-甲氧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等决定;维塔娜主要香味物质有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5-庚基二氢-2(3H)-呋喃(、Z)-7,11-二甲基-3-甲叉-1,6,10-十二烷三烯。  相似文献   
35.
温室蔬菜病害预警体系初探——以黄瓜霜霉病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温室蔬菜病害预警是保护温室生态环境和蔬菜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预警体系的建立能够为模型和系统开发提供指导。【方法与结果】温室蔬菜病害预警的概念起源于植物病害流行学,经历了从警报系统到预警系统的转变。病害预警的基本逻辑过程,包括从明确警义、监测警兆、追溯警源、预报警情以及排除警情。制作预警指标体系可以为全面分析病害流行问题和研究病害流行预警模型提供参考。提出以经典预警方法为基础,以新预警方法为逻辑框架,以现代预警方法为关键技术,构建温室蔬菜病害预警体系基本框架。以温室黄瓜霜霉病初侵染预警为例,对该预警体系进行了初步验证。【结论】在该体系指导下建立的预警模型和系统,能够为温室黄瓜霜霉病初侵染预警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6.
大麦深加工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是重要的杂粮作物和啤酒酿造原料,同时含有大量的功能性成分,如β葡聚糖、SOD、黄酮类化合物、多酚、膳食纤维、γ-氨基丁酸等生理活性物质.就大麦食品的加工类型以及功能成分提取利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大麦的深加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7.
苗期紫花苜蓿品种抗旱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及中国的22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种群)为试验材料,对紫花苜蓿在苗期进行短期干旱胁迫,依据试验测定的15个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法,对22个紫花苜蓿品种试验材料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5项相关的抗旱性指标简化为5个独立且功能明确的主成分,并以5个主成分的得分系数运用聚类分析法把22份材料聚为三大类,从而将22份材料分为强抗旱性品种、中抗旱性品种、弱抗旱性品种,为下一步抗旱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在玉米高产栽培中,种植密度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玉米种植的最适密度会因生态条件、品种、栽培措施以及耕种方式等不同而有差异。因此,研究某个类型品种在一定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下的最适密度有其实用价值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9.
为了充分发挥我省冷凉地区无公害鲜食玉米生产的产业优势,经过多年尝试,我们总结出一套成熟高效,在冷凉地区种植一年两熟无公害鲜食玉米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农民种植效益倍增。  相似文献   
40.
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小麦穗部病害,严重危害小麦生产,抗赤霉病品种选育是减轻其危害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湖北省不同时期审定的59个小麦品种和选育的7份优异品系为材料,采用喷雾接种对其进行田间赤霉病抗性鉴定,并利用抗性基因Fhb1功能性分子标记和主效抗性基因(Fhb2、Fhb4、Fhb5和QFhs.crc-2DL)连锁分子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检测,分析其遗传分布和利用状况;同时分析湖北小麦品种(系)赤霉病抗性、株高和小穗密度等性状年代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6份供试材料赤霉病抗性水平达到中抗,占比24.2%,以810619品系抗性最好,病情指数略低于苏麦3号;42份材料达到中感,占63.6%。分子检测结果显示,仅鄂T45048携带Fhb1;鄂麦11、鄂麦18和810619等29份材料(43.9%)可能携带Fhb5和QFhs.crc-2DL单个或2个抗性基因,说明这2个抗性基因在湖北小麦赤霉病抗性育种中得到了较多应用。赤霉病抗性与株高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近15年湖北小麦品种株高持续降低,但其与赤霉病抗性无显著相关。研究结果为明确湖北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水平和分子遗传基础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