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篇
  2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针对砚山县平远镇近几年来连续遭遇严重旱灾的实际情况,通过玉米膜侧栽培的生产实践,总结出玉米膜侧栽培的优点和栽培技术,以期为今后发展玉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杨夕  邱道持  蒋敏 《湖北农业科学》2014,(15):3683-3687
开展农村土地资产评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参与式农村评价法(PRA)等方法,以重庆市为例,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资产评估的发展需求,探讨了推进农村资产评估面临的主要挑战,即农村土地制度供给不足、评估方法技术体系不健全、土地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为有序推进农村土地资产评估,应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健全农村土地资产评估体系;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推进农村土地资产评估管理。  相似文献   
33.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常见的猪的一种以无名高热、贫血、黄疸为特征的一种流行病。在兽医临床上.常将猪附红细胞体病误诊为慢性猪瘟、钩端螺旋体、弓形虫病、肾型皮炎、链球菌病等,导致猪只(仔猪严重)大批死亡。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将该病的特征、特性和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34.
大棚内方格蔟自动上蔟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敏 《江苏蚕业》2003,25(3):35-35
  相似文献   
35.
<正> 近几年来,春蚕期大棚养蚕技术在洪泽县得到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如何在大棚内使用方格蔟技术以利于提高蚕茧质量呢?2002春蚕期,根据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结合大棚养蚕实际,笔者在洪泽县三河镇梁墩村大棚养蚕户中进行了方格蔟自动上蔟使用技术的尝试,入孔率均在85%以上,所营蚕茧上茧率达95%以上,获得了明显的效果,既省工又省时,深受蚕农欢迎。  相似文献   
36.
在文献梳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进行风险诊断与识别,构建农村土地资产评估风险指标体系,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估风险因素对农村土地资产评估风险的贡献值,研究表明:1我国农村土地资产评估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监管风险及技术风险;2市场风险(B1)对农村土地资产评估风险系统的贡献值最大,占整个风险体系的35.27%,其次为政策风险(28.54%)、监管风险(21.69%)、技术风险(14.50%).构建农村土地资产评估风险防范体系应当着力解决3个关键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健全农村土地资产市场;完善政府职能,加强农村土地资产评估宏观调控;开展行业自律,提高农村土地资产评估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7.
为探究有机栽培对稻田土壤养分及不同食味型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本研究以味优高产型粳稻(南粳46和苏香粳100)和味中高产型粳稻(常农粳8号和淮香粳15号)为材料,设置有机和常规2种栽培模式,对多个关键生育期(分蘖期、抽穗期、灌浆结实期和成熟期)的0~10 cm和10~20 cm土层养分含量及不同食味型粳稻的产量和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分蘖期到成熟期,0~10 cm和10~20 cm土层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常规栽培<有机栽培;除成熟期外,有机栽培下0~10 cm和10~20 cm土层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在各生育时期均显著大于常规栽培。有机栽培较常规栽培降低了2种食味型粳稻的穗数,降幅均为20%左右,但提高了味中高产粳稻每穗粒数,分别提高了5.60%和6.35%,并降低了味优高产粳稻每穗粒数,分别降低了2.17%和2.52%。通径分析表明,栽培方式和品种对穗数均表现为负效应,其中栽培方式影响最大,品种较栽培方式对千粒重和结实率的影响最大。另外,有机栽培显著改善了2种食味型粳稻的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RVA谱特征值。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碱解氮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与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为优化水稻有机栽培技术、提高稻米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不同灌水深度条件下枣树根系空间分布及土壤水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疆密植枣树为试材,设置不同导水管长,分析4种水平下枣树根系分布和土壤水分变化情况,研究不同灌水深度对南疆枣树根系空间分布及土壤水分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适宜灌水模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处理下根长密度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减少。根系大部分分布在0~60 cm范围内,各处理的有效根长(d<2 mm)分别占总有效根长的81.1%、83.6%、81.4%、84.8%。在垂直方向上,相比于T0组,各处理出水口范围内有效根长分别增加了3.5%、4.2%、2.2%,说明增加灌水深度促进了有效根系的生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根长密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对非线性参数的拟合研究表明,指数模型能很好的反映枣树根系的二维分布。适当的增加灌水深度,既可以保证上层土壤有足够的水分,又可以实现深层供水。建议成年枣树的导水装置埋深35 cm左右。  相似文献   
39.
进入新世纪的20年是中国茶文化研究最活跃、成果最丰硕的时期,茶文化研究的队伍不断壮大,学术领域和研究水平不断提升,研究视野和方法不断扩展和创新,在茶文化基本理论的完善、茶文化学科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突破。文章在回顾当代中国茶文化研究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和梳理21世纪以来的中国茶文化研究概况,以期为将来茶文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为探究不同土壤盐分和土壤含水率对冰菜出苗的影响,本文以非洲冰菜为试验材料,土壤盐分设置三个水平,分别为0.03%、0.08%和0.15%;土壤体积含水率设置三个水平,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40%、60%和80%,对培养基质做不同盐分和水分的交叉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冰菜出苗率随着土壤盐分的提高而降低,田间持水率40%时,不同盐分下出苗率分别为66.7%、43.3%和0%;田间持水率60%时,不同盐分下出苗率分别为93.3%、73.3%和10%;田间持水率80%时,不同盐分下出苗率分别为76.7%、66.7%和3.3%。冰菜出苗随着土壤含水率的提高呈现出先提高后下降的趋势。且当土壤盐分维持在0.03%和含水率维持在田间持水率的60%时,冰菜出苗率达到93.3%,此时最利于冰菜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