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4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典型的广适性杂交籼稻品种天优华占为对照,以21个不同熟期类型的代表性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开展了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在5月30日或6月19日播种的条件下,春优58、甬优8号、常优1号、秀水63均表现出生育期适中、分蘖能力较强、产量高,适合在金华地区种植;在所有供试品种中,以春优58的产量为最高,达9.333 t/hm2,其最适合在金华地区作为单季稻或双季连晚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82.
钱优817系用恢复系金恢817与不育系钱江1号A杂交而选育成的晚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熟期早、抗稻瘟病、米质优、高产稳产、制种易获高产等特点,于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钱优81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3.
紫甘薯花青素含量积累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甘薯"绫紫"和"徐紫薯3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期取样,测定了不同收获期和贮藏期薯块的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采收取样期推迟,薯块产量呈逐渐上升趋势;而块根膨大初期,紫甘薯薯块单位质量的花青素含量相对较高;在薯块膨大中后期,随紫甘薯薯块的膨大,薯块单位质量的花青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收获期薯块的花青素含量变化渐趋稳定;贮藏期,薯块的花青素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84.
玉米大双覆模式即为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是提高玉米单产,抗灾减灾、稳定高产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在地势平坦、肥力中上,保水保肥,有井灌或广施:茛肥条件的地方有广泛的适用性。推广该项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青饲3号”等14个青贮玉米秋播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考察了植株性状、生育性状,经济性状.结果表明,“黔单14号”、“白顶”,“奥玉5102”、“丹玉26”、“青饲3号”等品种生物产量较高,生育期适中.比对照“农大108”增产,是提高种植效益、优化种植结构的良好青贮玉米品种,可进一步示范试种。  相似文献   
86.
焉耆盆地新推广的三种工业番茄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焉耆盆地种植工业番茄历史悠久,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单产逐年提高。2008年焉耆县种植工业番茄6.24万(667m2),比2007年增加1.88万(667m2),增长43.1%。2008年平均单产6t,比2007年增加0.3t,增长5.3%。2008年加工企业收购的平均单价为423元/t,平均效益为1593元/667m2。通过多年种植工业番茄,总结出了焉耆盆地新推广的三种工业番茄栽培模式,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为了研究特有种艾比湖桦生长的土壤条件,选择该桦树生长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分析化学及土壤地理学的方法,对土壤中的养分及盐分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艾比湖桦生长的土壤中,盐分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05%~2.47%,均值 < 1%,表聚现象明显,属于轻度盐化土壤,明显低于艾比湖湿地其它区域。有机质含量多为17.47~29.62 g/kg,速效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均较高,pH值变幅为7.78~8.48,呈碱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速效磷、有机质、pH值、水解氮、土壤盐分等理化指标构成了艾比湖桦适生土壤的特征因子。综合而言,艾比湖桦适生土壤特征为盐分含量低、养分含量高。  相似文献   
88.
<正>辣椒是巴州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温室育苗移栽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辣椒产量逐年上升。通过对育苗移栽和直播辣椒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进行调查比  相似文献   
89.
<正>眼下,正是春马铃薯播种时节。过去,在北方地区较为常见的马铃薯黑胫病,近年来随着南方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的扩大,加上种薯多从北方调运过来,该病在南方马铃薯产区也呈多发趋势。2017年,浙江部分地区已有零星发生马铃薯黑胫病。因此,各地在种植马铃薯的时候,需高度重视马铃薯黑胫病防控,从种薯播种开始,做好相关预防措施,以免该病大面积暴发,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90.
白沙枇杷采后果皮与果肉活性氧代谢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枇杷是我国重要的南方水果,采后易腐导致其鲜食期很短,限制了其商业价值。为了阐明白沙枇杷果皮与果肉活性氧(ROS)代谢的差别以探究枇杷采后衰老的生理学机制,以白沙枇杷"白玉"为材料,在20℃条件下储存,并测定果皮和果肉中ROS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采后衰老的进行,前6 d果皮和果肉氧自由基产生速率相对稳定,然后持续升高,且果皮的产生速率高于果肉。伴随氧自由基的积累,SOD活性亦表现基本一致的规律;POD、CAT活性则表现为果肉高于果皮。果皮POD活性上升迟缓以及CAT活性更早下降说明果皮ROS清除能力低于果肉。储存过程中,果皮和果肉的MDA含量均持续增加,但果皮MDA含量增加更快,说明枇杷果皮膜脂过氧化程度超过果肉,果皮更容易发生结构化损伤。分析认为,采后枇杷ROS代谢失衡削弱了果皮的保护能力,导致果实内外环境的恶化,与枇杷采后衰老变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