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5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番鸭细小病毒病又称雏番鸭“三周病” ,是由细小病毒引起 ,侵害雏番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以喘气和腹泻为主要症状。1985年以来 ,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省先后发生该病 ,对 1- 3周龄雏番鸭危害极大。 1989年法国西部也发生了致死率为 80 %的番鸭细小病毒病 ,并分离到了病毒。广西从1996年开始在番鸭中也出现了类似疾病 ,为了明确病因 ,我们从广西各地采集疑似番鸭细小病毒病料 ,进行了病原分离和鉴定。从广西的南宁、北流、博白等地采集 2 0余份病料分离出3株病毒 ,代号为A17、M2 、M3。将三个毒株分别在鸭胚中盲…  相似文献   
52.
番鸭细小病毒病又称雏番鸭"三周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侵害雏番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喘气和腹泻为主要症状.1985年以来,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省先后发生该病,对1-3周龄雏番鸭危害极大.1989年法国西部也发生了致死率为80%的番鸭细小病毒病,并分离到了病毒.广西从1996年开始在番鸭中也出现了类似疾病,为了明确病因,我们从广西各地采集疑似番鸭细小病毒病料,进行了病原分离和鉴定.  相似文献   
53.
广西番鸭细小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 5年以来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省先后发生了以腹泻、呼吸困难和脚软为主要症状的番鸭细小病毒病 ,对 1 -3周龄的雏番鸭危害极大。 1 989年法国西部也发生了致死率为 80 %的番鸭细小病毒病 ,并分离到了病毒。广西从 1 996年开始在番鸭中也出现了类似疾病 ,为了明确病因 ,我们从广西各地采集疑似番鸭细小病毒的病料 ,进行了病原分离和鉴定 ,结果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从南宁市郊、北流、博白、柳州等地采集 2 0余份病死雏番鸭的肝、脾、胰等脏器 ,用含双抗的Hank’s液按 1∶5的比例磨成组织混悬液 ,…  相似文献   
54.
猪细小病毒N株的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PV-N株常规接种量的5倍和10倍接种PPV HI抗体阴性4月龄小猪、后备母猪和怀孕母猪,接种后第5,7、9天未能从血液中检测到病毒血症,鼻咽和直肠拭子未分离到病毒,无任何异常临床症状,母猪产仔正常,初生仔猪PPV HI抗体阴性,而未接种的对照猪产仔正常,没发现同居感染.以上研究证明PPV N株对4月龄小猪,后备母猪和怀孕母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5.
随着我国养禽业的发展 ,推动了我国禽病防制和研究工作的发展 ,两年来 ,禽病研究和防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 2 0 0 0年 9月 2 5日至 2 8日在杭州举行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收到的论文可以看出 ,其论文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 ,较全面地反映了两年来我国禽病工作者在禽病防制的研究方面的新进展。1 当前禽病发生与流行的特点甘孟侯、蔡宝祥两位教授全面概括出如下特点。1 .1 死亡率高 各类禽病死亡率高达 1 5 %~2 0 % ,经济损失数十亿元。1 .2 疾病种类多 ,传染病的危害最大 据不完全统计 ,对养禽业造成危害的疾…  相似文献   
56.
广西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6个市的6个规模化猪场进行了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对其中4个猪场统计,在11090头猪中,患流行性腹泻的猪4658头,发病率为42%;死亡265头,病死率为5.69%。对6个猪场的170头份血清检测,阳性血清14份,阳性率为8.24%。结果表明广西的一些规模化猪场有猪流行性腹泻存在。  相似文献   
57.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分离株毒力比较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分离株毒力比较试验黄安国蒋玉雯白安斌盘宝进陈西宁姚瑞英郑儒标冯军(广西兽医研究所,南宁530001)虽然HVT疫苗(火鸡疱疹病毒苗)在正常情况下对预防MD(马立克氏病)是有效的,但最近几年来在经过HVT疫苗免疫的鸡群中常有MD发生,并...  相似文献   
58.
以PPV—N株的VP1蛋白基因序列为材料,采用Chou—Fasman、Garnier—Robson和Karplus—Schultz预测VP1蛋白的二级结构,用Kyte—Doolittle法预测VP1蛋白的亲水性,用Emini法预测VP1蛋白的表面可能性,用Jameson—Wolf法预测VP1蛋白的抗原指数,然后综合分析VP1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表明,PPV—N株VP1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β-折叠为主,并有较多的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区域,在序列的20~56、61~80、86~130、136~188区域最有可能是B细胞抗原表位的优势区域。本研究为PPV—N株的自然弱毒分子机理以及反向疫苗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9.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微量间接血凝试验(MIHA)对广西七个地区共1637头份山羊血清进行羊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结果阳性反应53头份,阳性率为3.2%,仅在百色地区的2个羊群发现阳性,阳性率分别为69.4%和70.0%;并对其中的1239头份山羊血清进行了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抗体的检测,结果阳性13头,阳性率为1.05%,仅在百色地区的1个羊群发现阳性,阳性率为30.25%,该羊群发现同时栓出两种支原体。首次从血清学  相似文献   
60.
猪细小病毒N株免疫期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PPV—N株制备成弱毒疫苗,在配种前1个月接种PPV HI抗体阴性的后备母猪,接种2周后检测PPV HI抗体均达到1:256以上。当怀孕到40d时用PPV强毒攻击,攻毒后40d剖杀的2头怀孕母猪其胎儿正常健活,胎儿心血未检测到PPV HI抗体,胎儿脏器未分离到病毒;自然分娩的2头母猪,其仔猪健活,未吃初乳仔猪PPV HI抗体阴性,仔猪脏器未分离到病毒;而强毒攻击的对照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死胎,并从未吃初乳仔猪检测到PPV HI抗体和从死胎儿肺回收到病毒。按上述方法连续观察到第3胎(免疫后15个月),证明免疫母猪怀孕到第3胎仍能抵抗PPV强毒攻击,说明PPV—N株对母猪的免疫期达1年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