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3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284篇
林业   564篇
农学   356篇
基础科学   382篇
  256篇
综合类   2791篇
农作物   338篇
水产渔业   279篇
畜牧兽医   1552篇
园艺   539篇
植物保护   25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346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6篇
  1965年   6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根据河西地区春玉米不同生育期内>30℃日最高气温的积温(AT)和>30℃日最高气温天数(AD)的变化特征,采用气候趋向率、Mann-Kendall检测、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河西地区极端高温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952—2021年河西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内气温显著上升,第二生长阶段(花前花后20天)日最高气温明显大于其他生育期,春玉米全生育期、第一生长阶段(播种到开花前11天)、第二生长阶段和第三生长阶段(开花后11天到成熟)日最高气温的气候趋向率分别为0.17、0.19、0.19、0.10℃/10a。近70年河西地区春玉米全生育期AT和AD极显著增加,第一生长阶段AT和AD的增加趋势明显大于第二生长阶段和第三生长阶段。河西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内极端高温对春玉米果穗、茎秆有一定不利影响,但对春玉米产量有极显著的正效应(P<0.01),其中第一生长阶段的极端高温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更显著。河西地区的春玉米品种对第二生长阶段的长期高温具有一定的抗逆性,而且该地区雨热同期且春玉米种植区大部分为灌溉农业区,极端高温引起的土壤水分蒸发和植株冠...  相似文献   
992.
浅谈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关键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核心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大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目前,河北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之所以比较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太低。  相似文献   
993.
选取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了解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情况,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3个层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综合评价中权重值表现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而在15个评价指标中,森林覆盖率权重值最大,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蓄积量权重值略次之;职工年收入增长率、自然资源开发程度、社会知名度权重值最小,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较小;三大效益评价值相差较大,生态效益评价结果为一级,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为四级,社会效益评价结果为一级。评价结果表明,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为一级,保护区天保工程实施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4.
MYB转录因子对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等多种生理反应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MYB转录因子对马铃薯低氮肥胁迫的调控作用,对马铃薯苗期进行了低氮肥胁迫处理后,分别取根和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进而对有差异表达的MYB转录因子家族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36个MYB转录因子基因在根和叶片中显著性差异表达,且对应启动子区域的激素相关调控元件也呈现出差异的组成与分布;其中6个候选的响应低氮肥胁迫MYB转录因子与拟南芥中主要参与抗逆的MYB转录因子存在较近亲缘关系。基于对马铃薯MYB转录因子的研究,推测这6个表达差异的MYB类转录因子基因可作为马铃薯响应低氮肥胁迫的重要候选基因,可为后续研究氮高效马铃薯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四川省畜禽育种攻关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十一五”规划即将来临之际,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种畜禽生产基地的规划。实施这项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畜禽育种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的相关专家,在审视过去工作成绩和追踪国内外动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思考,提出了未来我省畜禽育种攻关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攻关重点。我们刊登此文,旨在引起全川畜牧科技工作者共同思考,理清思路,确立目标,在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立足自主创新,为我省畜禽良种基地建设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996.
杨艳霞  李静 《农业工程学报》2018,34(10):225-230
以膜生物法有机污水处理为研究背景,将3D格子Boltzmann传质模型与多孔介质四参数随机生成法耦合,获得生物膜多孔介质详细的孔隙分布,进而对反应器内生化降解反应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分析了生物膜孔隙率及孔隙分布对流动传质及生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并与试验结果比较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各方向生长概率p1-14=0.005,随着生物膜孔隙率增大,反应器内底物降解效率先增大后减小,且在孔隙率ε=0.5时达到最大,50.97%;孔隙率ε=0.5时,改变各方向生长概率重构获得5种不同结构生物膜,其降解效率随之改变,生物膜为结构1(p_(3-4)=0.01,p_(1,2,5-14)=0.005)时,底物降解效率最高,52.54%。因此,3D格子Boltzmann传质模型可用于膜生物反应器内的流动传质及生化反应过程的模拟,研究结果将对反应器的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7.
为比较土壤理化性质与根系特征对土壤分离速率的影响强度,采用模拟冲刷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黄土区不同植被类型在3种处理下(含根系、含冠层、含结皮)土壤分离速率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不同植被类型间,狼牙刺群落下土壤分离速率最小,显著低于达乌里胡枝子;不同处理下,含结皮土壤分离速率最大,含根系土壤次之,含冠层土壤最小。(2)土壤分离速率与容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有机质、团聚体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只考虑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分离速率的影响时,影响狼牙刺、白羊草群落下土壤分离速率的主导因素是容重;影响铁杆蒿、达乌里胡枝子群落下土壤分离速率的主导因素为有机质。(3)根系特征也是影响土壤分离速率的因素,土壤分离速率与根系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根系表面积密度、根体积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只考虑根系特征对土壤分离速率的影响时,影响狼牙刺、铁杆蒿、白羊草群落下土壤分离速率的主导因素是根长密度;影响达乌里胡枝子群落下土壤分离速率的主导因素是根系表面积密度。(4)本研究中,土壤分离速率回归方程Dr=0.086-0.035X1+1.367X2,(R2=0.767,N=36,p=0.000;X1为土壤有机质,X2为土壤容重),土壤理化性质对于分离速率的作用强于根系的作用;不考虑植被类型时,土壤有机质、土壤容重是影响土壤分离速率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98.
选用40%氟硅唑、40%腈菌唑(信生)、30%苯·甲60%唑醚、代森联(百泰)、43%戊唑醇等5种药剂对梨轮纹病进行田间药效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各种药剂对梨轮纹病均具有一定防治效果,叶片(喷药后10d)防治效果:40%氟硅唑5000倍防效达75.28%;40%腈菌唑(信生)6000倍防效达54.31%;30%苯·甲2000倍防效达70.78%;60%唑醚·代森联(百泰)1000倍防效达66.67%;43%戊唑醇2000倍防效达54.31%;设空白对照喷清水。果实上发病率分别是:6%、9%、5%、5%、7%、12%。枝梢发病率分别是:2%、3%、4%、0%、2%、6%。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氮(N)、磷(P)、钾(K)配方施肥对鸡骨草产量及化学成分的影响,为人工种植鸡骨草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3414试验设计,以不施肥为对照,设N、P、K不同配方施肥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的鸡骨草药材产量及总黄酮、总多糖、总生物碱和总皂苷含量,并进行产量及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与施肥量的回归分析.[结果]不同施肥处理下,鸡骨草产量及化学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处理6(N 180.0 kg/ha、P2O575.0 kg/ha、K2O 75.0 kg/ha)的产量最高,为2046.8 kg/ha;处理9(N 180.0 kg/ha、P2O575.0 kg/ha、K2O 37.5 kg/ha)的总多糖含量最高,为2.940%;处理11(N 270.0 kg/ha、P2O575.0 kg/ha、K2O 75.0 kg/ha)的总皂苷含量最高,为1.915%;处理3(N 90.0 kg/ha、P2O575.0 kg/ha、K2O 75.0 kg/ha)的总黄酮含量和总生物碱含量均最高,分别为3.188%和6.209 mg/g.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增产适宜的N:P:K为1:0.064:0.135,单施P肥(69.2 kg/ha)有利于提高鸡骨草总黄酮含量,单施K肥(55.4 kg/ha)有利于提高鸡骨草总生物碱含量,单施N肥(246.0 kg/ha)有利于提高鸡骨草总皂苷含量.[结论]N、P、K肥料对鸡骨草产量及化学成分含量有不同影响,合理配施有利于鸡骨草提质增产.  相似文献   
1000.
以雾培箱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用FLURNT软件建立了求解雾培箱内部温度场分布的计算模型,采用标准κ-ε模型对雾培箱内部进行了温度场分布的三维稳态求解,验证了数值计算模型的适用性。通过试验分析了雾化喷头喷雾后雾培箱内部温度变化规律。该试验能为雾培种植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并为雾培箱结构优化设计及根系环境调节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