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8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赤红壤蔗地土壤酸缓冲性能与调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酸滴定土壤酸度的方法研究广西蔗地土壤对酸的缓冲性能,结果表明,广西赤红壤蔗地土壤酸缓冲能力不强且对酸敏感,其土壤酸化转折点在加入模拟酸雨pH值3.0-3.5之间。酸雨会造成蔗地土壤严重酸化,而年施用75t/hm2酒精废液对蔗地土壤酸化影响较小。影响土壤酸缓冲性能因素主要为有机质、物理性粘粒、盐基总量和交换钙。据此可采取增施有机肥,施用碱性物质如石灰或碱性肥料如钙镁磷肥,以及增加土壤覆盖如蔗叶还田,或采取等高种植等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交换性阳离子含量,减少土壤粘粒及阳离子流失,降低土壤酸度,从而提高蔗地土壤酸缓冲能力,改善蔗地土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2.
4种植物的耐淹耐旱性及在消落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水库消落带植被重建技术,对硬骨草、扁穗牛鞭草、棒头草、类芦进行了耐淹、耐旱、耐贫瘠等试验和大面积植被重建技术示范。结果表明,4种植物在淹没深度≤15 m时,其最大耐淹没时间>82 d;硬骨草、扁穗牛鞭草在强风化土及细沙中生长均较好,其耐贫瘠性优于棒头草;类芦有极强的匍匐茎,护岸抗浪蚀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43.
喀斯特地区大豆接种根瘤菌与施钾对生物生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喀斯特地区大豆接种根瘤菌与施钾都能增加大豆的有效分枝,提高有效荚百分率和大豆生物生产效率,接种根瘤菌同时施钾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4.
广西大化县作为岩溶地貌典型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程度不高,岩溶地区生态治理困难,营建生态果园对岩溶地区生态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回顾广西化肥施用概况和绿肥发展历史,介绍种质资源情况,提出适合广西绿肥发展的种植模式。绿肥-轮作、绿肥-间套作、粮肥兼用、饲肥兼用、果园绿肥、茶园绿肥等模式是适合广西绿肥发展的种植模式。政府扶持、扩大宣传,加强适宜绿肥品种的收集、选育、留种,不断探索绿肥种植的最优模式,着力提高绿肥生产的综合效益,以推动广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6.
2004~2006年在广西农科院水稻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免耕直播对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形成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稻的分蘖力比常规稻强,穗粒数和千粒重方面占优,产量亦明显高于常规稻,均达极显著差异:在土壤理化性状方面,常规稻和杂交稻的稻田土壤有机质均有累积,腐殖质品质改善,>0.25 mm的团聚体含量及其稳定性均增加,速效磷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均有所提高,两种水稻田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7.
泥炭对菜心-土壤系统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菜心为研究对象,利用盆栽试验,观测在重金属Cu(200 mg/kg)、Cr(300 mg/kg)、Pb(1000 mg/kg)污染的土壤上添加不同用量的泥炭(0%、0.5%、1%、2%、4%、5%)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其土壤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泥炭施用量的增加,菜心采收时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发生了改变,DTPA交换态的重金属明显减少,有机结合态重金属明显增加,菜心根、茎、叶重金属含量显著降低;从总体趋势来看产量有所提高,只是在5%或4%的泥炭施用水平下产量略有下降。说明在0%~5%范围内的泥炭施用量能降低铜、铬、铅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有效性,0%~3%范围内的泥炭施用量能提高菜心产量。  相似文献   
48.
几种糖业有机物料对蔗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几种糖业有机物料(蔗叶、蔗根、宿根蔗头、糖厂滤泥和酒精废液)对蔗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探讨不同有机物料对蔗田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8次采样蔗叶、蔗根、宿根蔗头、糖厂滤泥、酒精废液、对照(不加物料)处理的细菌数量平均值分别为5.75×10^6、8.01×10^6、11.99×10^6、59.55×10^6、14.3×10^6、1.09×10^6个/g干土,放线茵数量平均值分别为0.436×10^6、1.138×10^6、1.096×10^6、6.349×10^6、3.433×10^6、0.185×10^6个/g干土,真菌数量平均值分别为0.433×10^6、2.312×10^6、2.015×10^6、1.973×10^6、0.487×10^6、0.069×10^6个/g干土。说明糖业有机物料能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与蔗叶、蔗根、宿根蔗头相比,施用糖厂有机废料(滤泥或酒精废液)能使土壤细菌及放线菌数量明显增多,而对真菌的影响则以蔗根和宿根蔗头更有效。  相似文献   
49.
不同还田方式下拉巴豆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拉巴豆秸秆的腐解和养分释放规律,采用网袋法模拟研究拉巴豆在覆盖还田、土埋还田和水淹还田方式下的腐解动态。结果表明:不同还田方式下,拉巴豆茎秆在0~20 d腐解速率较快,之后腐解缓慢;在100d时,覆盖还田、土埋还田和水淹还田方式下累计腐解率分别达42.4%、74.3%、66.9%。经过100 d的腐解,覆盖还田方式下碳、氮、磷、钾的累计腐解率分别为28.8%、14.3%、47.7%、86.2%;土埋还田方式下碳、氮、磷、钾的累计腐解率分别为68.0%、62.3%、85.2%、94.8%;水淹还田方式下碳、氮、磷、钾的累计腐解率分别为63.0%、55.0%、82.0%、91.1%,拉巴豆茎秆养分的释放速率表现为钾磷碳氮。3种还田方式下茎秆累计腐解率及碳、氮、磷、钾等养分的累计释放率均表现为土埋还田水淹还田覆盖还田。  相似文献   
50.
广西红壤果园土壤养分贫瘠状况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调查广西柑桔、荔枝、龙眼和芒果四种果园土壤养分状况发现,广西红壤果园土壤养分在中度贫瘠水平(土壤养分贫瘠综合性指标INBI均值为0.402),中度贫瘠和严重贫瘠水平的果园占调查果园总数的84%;四种果园中,芒果园土壤养分贫瘠程度最严重,其中严重贫瘠果园占70%.从养分看,主要是P素和K素比较缺乏,其中芒果园全P、速效P和速效K都很低,平均含量分别为0.26g/kg,2.9mg/kg和36.6mg/kg.四种果园土壤养分贫瘠程度顺序(从重→轻)是芒果>龙眼>荔枝>柑桔.果园土壤养分贫瘠化主要是养分投入不足,肥料比例不均衡,以及广西高温多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结果.同时提出了防治果园土壤养分贫瘠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