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9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7篇
  9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杜鹃冠网蝽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鹃冠网蝽(Stephanitis pyeioides)是严重危害杜鹃的害虫之一,在浙江省绍兴市1 a发生5~6代,以成、若虫在枯枝落叶、杂草或根际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若虫开始活动,至10月中旬开始越冬,世代重叠明显,全年所有发生季节均能发现各个虫态.5月下旬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 倍液、森得保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5%吡虫啉乳油1 000 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 000 倍液和80%敌敌畏乳油1 500 倍喷雾防治,3 d后防治效果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72.
结合水产动物的能量生态学、食物链及营养级等原理分析了目前水产养殖自身污染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最新动态的基础上,联系我国水产养殖实际,寻求有效的应对措施,并探讨了我国水产养殖自身污染防治的前景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73.
本文对恶性杂草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的起源、生物学特征、分布、危害和化感作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综合防治三裂叶豚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能力培养是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目标,为更好实现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结 合认证标准指导思想与专业特色,探讨通过课程体系合理设置来保障专业能力培养,分析兼职 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方式,提出符合专业需求、有效提高能力培养水平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75.
随着云南绿色食品牌口号的提出,绿色种植果树的理念正在逐渐兴起。我们红河州屏边县也不例外,各种果树栽培,从种植开始到防治都在采取一系列绿色防控技术,如:我县的弥猴桃、荔枝、枇杷等采取刹虫灯、性诱剂、黄、蓝板等等。所以开展绿色施肥技术推广是目前发展的形式所在,也是开展农业部提出"化肥、农药双减,零增长"的主要措施之一。它将成为果树栽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果树肥料栽培技术的内容,以期推动果树栽培事业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76.
眉山市东坡区是国内著名的"中国晚熟柑橘之乡",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持续实施柑橘"双晚战略",加快推动柑橘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晚熟柑橘已成为全区产业兴农、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本文作者针对东坡区晚熟柑橘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7.
双季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途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等肥力水平、每季亩施氮肥10公斤的条件下,采用一次性全层施基肥、利用杂草贮肥培肥,以及栽插密度为20×21.7厘米,每穴栽2-3株等栽培方法进行试验.结果,早稻增产14.1%,晚稻增产49.8%,两季三年(1988-1990) 平均亩产达987.17±81.82公斤,亩双季稻总效益提高209.75元,米粒蛋白质含量也有所提高,达到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8.
水库鱼产量估测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干钢 《水利渔业》1992,(2):19-23
对浙江省60座大、中型水库的多年平均鱼产量与集雨面积、兴利库容、宜渔面积,多年鱼种平均放养量等因素作相关分析,以复蓄指数(x_1)、流域形态指数(x_2)、多年鱼种平均放养量(x_3)作指标,建立起鱼产量(y)的回归方程:y=-2.1967-0.6333x_1 2.1113x_2 0.1584x_3.经精度检验,51.7%的水库鱼产量估测相对误差为0—20%,90%的相对误差小于50%。  相似文献   
79.
运用16S rDNA基因分子检测技术,使用16m F2/R16mR1,R16F2n/R16R2引物对扩增采集于重庆北碚地区表现萎缩病症的桑叶样品的总DNA,结果发现在编号为C,I,S的样品中扩增出了约1.2 kb的特异条带.经克隆测序并通过NCBI比对分析后,确定所得序列为植原体的特定序列16S rDNA,将测序结果与已报道的桑树萎缩病植原体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重庆北碚地区桑树萎缩病植原体均属于16S r I亚组,其中C样品中萎缩病植原体鉴定为B亚组.研究结果为明确北碚地区桑树萎缩病病原及该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量下早晚稻不同生育期土壤有机碳(SOC)和易氧化有机碳(LOC)含量、微生物量碳(MBC)和甲烷氧化菌(MOB)数量的变化,以及水稻生育期内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当日稻田甲烷排放通量与土壤SOC、LOC、MBC和MOB的关系,以期获得稻田甲烷减排的灌溉模式和施氮量。两季试验均设3种灌溉模式,即常规灌溉(C)、"薄浅湿晒"灌溉(T)和干湿交替灌溉(D);2种施氮量,即120 kg·hm~(-2)(N1)和150 kg·hm~(-2)(N2)。结果表明,N1时D模式土壤SOC含量在晚稻乳熟期和早稻孕穗期较高,N2时早、晚稻4个时期SOC含量均以D模式最高;早晚稻土壤LOC含量以D模式较低,土壤MOB数量均以C模式较低,而MBC则以C模式较高。N2处理稻田MOB、SOC、LOC和MBC含量均高于N1处理。稻田甲烷排放量在分蘖期和乳熟期较高,而在孕穗期和成熟期较低。D模式早、晚稻全生育期甲烷排放通量和累计排放量均显著低于T和C模式,而N2处理这些指标均高于N1。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受土壤MOB、LOC和MBC的直接影响和SOC含量的间接影响,在干湿交替模式和施氮量120 kg·hm~(-2)下稻田甲烷排放量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