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71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21篇
  25篇
综合类   247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99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51.
552.
553.
蒲广平  路生 《百姓》2004,(12):37-39
10月的一天,杨显惠坐在我们面前,他与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见面了,几年前,他写的《夹边沟纪事》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部作品至今让我们记忆犹新.如今,杨显惠已经告别"夹边沟"走进"定西地区孤儿院"了.  相似文献   
554.
鳜鱼咽部味蕾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鳜鱼咽部味蕾的超微结构。鳜鱼的味蕾主要由暗细胞、明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每个明细胞被暗细胞所环绕,而整个味蕾与周围的表皮细胞有明显的区别。暗细胞、明细胞约占味蕾的4/5。暗细胞多为不规则形状,且有较多的线粒体和高尔基复合体等细胞器;明细胞的形状则较规则,核多为卵圆形,细胞质中分布着内质网及细长形的线粒体;基底细胞位于味蕾的基部,细胞核大。在暗细胞和明细胞的顶端(游离面)有绒毛状的突  相似文献   
555.
水库、河坝网箱养草鱼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管理方便、容易推广的高密度集约化新型养鱼方式。近年来在各地发展较快。一个面积为28平方米的成鱼网箱,单箱产鲜鱼可达800公斤,利润四五千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技术要点如下:1.网箱设置网箱设置地点的选择很重要。草鱼网箱宜设置于避风向阳、风浪不大、有微流水、水质清洁、深度在3米以上的库汊湾,或河坝上游的洄水缓流区域,注意  相似文献   
556.
从优良品种选育试验结果谈西藏冬青稞育种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对2003年自治区农科所冬青稞优良品种选育试验品种及对照品种产量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西藏冬青稞良种选育试验品种产量水平的变化趋势及特征特性,提出今后冬青稞育种目标是产量和质量并重,主攻早熟、抗倒、越冬性能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557.
558.
分析总结了曹河水库1986—1989年(施肥前后)浮游生物的变化及其与渔业生产的关系。根据库内饵料资源状况,采取以养鲢为主的生产模式,并通过施肥来调节浮游生物的量,促进了渔业的高产高效。单产由每公顷135kg上升到1500 kg,增产约10倍。施肥量与水库浮游生物量及鱼产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59.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气体不断的排入大气中,直接导致了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的出现。人们也更加的关注气候的变化。各个国家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也就是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来抑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农业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产业,其在生产过程中会碳汇和进行碳的排放。若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其碳汇作用进行利用,发展低碳农业,能够给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60.
甘薯AFLP分子标记体系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FLP是目前最常用的几种标记之一。本文以甘薯为材料,通过DNA提取、酶切、PCR扩增、凝胶电泳等系列程序摸索和优化,建立了甘薯的AFLP分子标记体系。优化的甘薯AFLP分子标记体系的程序如下:将4μl100ng/μl的甘薯DNA用EcoRⅠ酶、MseⅠ酶各5U进行双酶切,在37℃下酶切3h后再在65℃下酶切3h;然后加入10μl连接混合液在22℃下连接3h后在16℃下连接10h;取连接产物5μl,10μmol/LEcoRⅠ预扩引物和10μmol/LMseⅠ预扩引物各1.5μl,PCR缓冲液25μl,ddH2O17μl进行预扩增;取5μl稀释20倍后的预扩增产物,50ng/μlEcoRⅠ选扩引物和50ng/μlMseⅠ选扩引物各1μl,PCR缓冲液10μl,ddH2O3μl,进行选择性扩增。本研究为甘薯黑斑病和其他真菌性病害的分子标记克隆及抗病育种的辅助选择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