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77篇
农学   63篇
基础科学   24篇
  69篇
综合类   320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147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811.
为探讨姬松茸富硒液体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菌丝营养价值,以深入研发和应用姬松茸等食用菌富硒菌丝产品,本文通过正交试验对姬松茸富硒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富硒菌丝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姬松茸富硒液体发酵的最佳条件为:装富硒液体发酵培养基装量80 m L(250 m L三角瓶),硒浓度15μg/m L,摇床转速80 r/min,培养时间10 d。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菌丝干重和富硒率分别为2.05 g/100 m L和5.78%;测定分析了姬松茸富硒发酵菌丝体的蛋白质、可溶性糖、多糖及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含量,初步确定姬松茸富硒液体发酵菌丝体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考虑作为一种补硒保健品。  相似文献   
812.
生物炭对百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方百合系列的"粉冠军"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生物炭对百合"粉冠军"花蕾期生理特性的影响,其中CK(生物炭0g·盆~(-1),草炭土200g·盆~(-1))、C10(生物炭10g·盆~(-1),草炭土190g·盆~(-1))、C20(生物炭20g·盆~(-1),草炭土180g·盆~(-1))、C30(生物炭30g·盆~(-1),草炭土170g·盆~(-1))、C40(生物炭40g·盆~(-1),草炭土160g·盆~(-1))。结果表明:在蕾期和花期,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根系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保护酶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均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蕾期CAT活性C20处理与C30处理差异不显著,花期POD活性C20处理与C30处理差异不显著,蕾期POD活性C30处理达到最高,其余各指标C20处理含量最高;根系丙二醛(MDA)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C20处理含量最低。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蕾期与花期叶片的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CAT、POD、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均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蕾期POD活性C40处理与CK差异不显著,花期POD活性C40处理显著低于CK,花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30处理达到最高,其余各项指标均在C20处理达到最高;叶片类胡萝卜素与MDA含量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蕾期MDA含量C20处理与C30处理差异不显著,花期各指标C20处理含量最低。在花期,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百合花的CAT、POD、S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也呈现出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20处理与C30处理差异不显著,SOD活性在C30处理达到最高,其余各指标均以C20处理含量最高;MDA含量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C20处理最低。综上,C20处理的百合长势最好、代谢最高、抗性最强。  相似文献   
813.
<正>栖霞市位于环渤海湾苹果优势产区,苹果生产历史悠久,果实酸甜可口、香脆多汁,多年来经过栖霞市委、市政府和全市果农的共同努力,苹果产业取得许多殊荣,享誉国内外,市场优势显著。目前,栖霞市苹果面积稳定在6.67万hm~2,苹果年产量150~200万t,年出口量达20万t以上,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农民经济收入的80%以上来源于果业,苹果产业早已成  相似文献   
814.
产气荚膜梭菌是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包括污染的水、食物和土壤中,当机体胃肠道菌群紊乱或受到气温骤降等应激反应时,产气荚膜梭菌可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人和动物气性坏疽、食物中毒、肠炎、肠毒血症等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不仅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畜牧业的发展,而且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威胁。产气荚膜梭菌分型比较复杂,特异性诊断是防治该病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快捷、高效和准确的鉴定和分型。目前,关于产气荚膜梭菌的主要检测方法有微生物学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法。本文主要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检测法进行总结,为产气荚膜梭菌检测方法的研究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15.
为筛选具有拮抗水产病原菌特性的乳酸菌并制备发酵饲料,本试验从各类生境分离和收集乳酸菌33株,考察各菌株发酵上清液对革兰氏阴性水产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选用抑菌性能优良的菌株制备发酵饲料,优化发酵条件,并测定发酵饲料对水产病原菌及益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 表明:33株乳酸菌的发酵上清液对6株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屎肠...  相似文献   
816.
【目的】制备鸡干扰素诱导蛋白含三角形四肽重复5(IFIT5)多克隆抗体,以探究IFIT5对J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在鸡胚成纤维细胞(DF-1)内复制的影响。【方法】以感染ALV-J的鸡脾脏组织细胞提取的RNA反转录获得的cDNA作为模板,对IFIT5基因进行PCR扩增,利用重组酶将纯化后的PCR产物和线性化载体进行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28a-IFIT5和pcDNA5-flag-IFIT5并测序。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pET-28a-IFIT5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进行诱导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His-IFIT5纯化后免疫6周龄BALB/c雌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鉴定抗体的特异性,利用间接ELISA测定抗体的效价。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pcDNA5-flag-IFIT5转染DF-1细胞,24 h后接种ALV-J,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DF-1细胞中过表达IFIT5对ALV-J复制的影响。【结果】试验成功扩增到大小为1 440 bp的IFIT5基因,并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28a-IFIT5和pcDNA5-flag-IFIT...  相似文献   
817.
通过识别水稻开花张开颖花内外颖与吐出颖花花药的特征,进而准确判断颖花开花时间,是及时进行杂交水稻制种授粉的前提。该研究通过可见光相机获取水稻颖花图像,基于可见光蓝色通道串联大津法(SeriesOtsu,SOtsu)提取颖花花药,同时使用深度学习算法基于区域的快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Regional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FasterRCNN)及YOLO-v3识别颖花花药与张开颖花内外颖,通过对比不同算法识别精确率、召回率、F1系数以及皮尔逊相关性系数,研究适用于识别颖花开花状态的特征与方法。结果显示,FasterRCNN算法检测张开颖花内外颖精确率达1,召回率达0.97,F1系数为0.98,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993,串联大津法检测吐出花药精确率达0.92,召回率达0.93,F1系数为0.93,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936。这表明串联大津法与FasterRCNN算法适用于水稻颖花开花状态检测,且张开颖花内外颖比吐出花药更适合作为水稻开花状态特征应用于深度学习算法检测。串联大津法可代替FasterRCNN算法在模型构建完成前进行检测,保证水稻颖花开花状态检测连续性。  相似文献   
818.
石炭性土壤地区小麦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施N量<300kg@N/hm2时,N肥对小麦株高、1~5节间长度、上部叶片长度、分蘖、穗数、粒数、产量有显著的正效应,对粒重效应不明显;施N量>300kg@N/hm2时,N肥对株高、1~5节间长度、穗数、粒数的效应不明显,对倒3、4、5叶片长度仍有一定的正效应,对粒重和产量有显著的负效应.适当扩大中后期施肥比例,对株高、后期叶片、粒数、粒重和成穗率有正效应,对前期叶片、分蘖和穗数有一定负效应;扩大前期施肥比例,对前期叶片、分蘖、穗数有正效应,对株高的效应不明显,对成穗率、粒数、粒重有负效应.最佳产量结构和最高产量时的施N量为254.0kg@N/hm2,分配方式为基肥苗肥腊肥拔节孕穗肥粒肥等于32032 或4202.51.5.  相似文献   
819.
3种有机物料对宅基地复垦土壤易变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成都平原宅基地复垦土壤上,以秸秆、菌渣和猪粪3种物料为有机肥料,配施化肥来平衡氮磷钾总用量,分小麦(春)和玉米(夏)两季开展田间试验,研究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机碳及易变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物料配施化肥处理对复垦土壤TOC含量有提升效果,随土层的加深效果减弱,麦玉两季0—20cm和20—40cm土层提幅分别为0.15~0.26,0.08~0.20g/kg,提升效果为菌渣猪粪秸秆。(2)3种物料配施化肥处理对复垦土壤微生物碳(MBC)含量提升效果最好,并随土层的加深效果增强,麦玉两季0—20cm和20—40cm土层提幅分别为21.42%~54.59%,116.59%~150.12%,提升效果为菌渣猪粪秸秆。(3)3种物料配施化肥处理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POXC)的提升效果居中,并随土层的加深效果减弱,麦玉两季0—20cm和20—40cm土层提幅分别为41.51%~51.90%,18.77%~29.68%,提升效果为菌渣=秸秆猪粪。(4)3种物料配施化肥处理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的提升效果最差,并随土层的加深效果增强,麦玉两季0—20cm和20—40cm土层提幅分别为-1.89%~3.61%,6.77%~17.31%,提升效果为菌渣猪粪秸秆。(5)5种处理在麦—玉轮作下均能增加宅基地复垦土壤TOC、POXC、MBC及DOC的含量,且3种有机物料处理更加显著,单施化肥(CF)和不施肥(CK)对土壤TOC及易变有机碳组分含量有一定的提升效果。(6)宅基地复垦土壤的POXC、DOC和MBC与TOC均呈显著相关(P0.05);POXC、DOC和MBC与土壤养分在0—20cm比20—40cm土层相关性强。据此,在麦—玉轮作下"菌渣堆肥还田"处理对于改良宅基地复垦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20.
意义与目的细胞过敏性死亡反应(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aponae,HR)是植物抗病的特征性反应之一。HR引起植物细胞快速死亡,有效地将病原菌限制在侵染位点,阻止其进一步侵染周围健康组织,同时激活植物其他抗病反应的发生。已有研究表明,植物细胞过敏反应和动物细胞程序性死亡具有相似特征,是一有序过程。即在信号分子诱导下,调控植物基因的表达,最终导致细胞快速死亡。目前对诱导植物细胞过敏反应的信号组分尚不清楚。利用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已初步揭示活性氧产生,离子通道通透性的改变,一氧化氮(NO)的产生可诱导植物细胞过敏反应,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