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7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31.
凉山粳稻实施有机栽培的优势及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凉山是四川粳稻种植集中区,常年种植面积约50余万亩,主要分布于海拔1,500-2,200m之间。海拔1,700—1,900m的山林地带粳稻区具有实施有机栽培良好的自然及社会环境条件。发展凉山有机粳稻栽培,扩大凉山有机粳稻出口,对当地农民增收,维护农田生态平衡,提高凉山知名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开展有机栽培优质粳稻新品种的引进,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又是凉山发展粳稻有机栽培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2.
攀西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特殊,冬季光照充足,热量丰富,但降水量较少,干旱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通过免耕或少耕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状,保护土壤,增加蓄水量,节省劳畜力,降低成本,而且还可以争取农时,及时播栽,扩大复种,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该措施在攀西地区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3.
不同温度处理对有色米糙米着色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色米品种红米赤糯、黑米朝紫在不同温度处理中 ,以温度高、昼夜温差大的处理单穴糙米产量最高。对糙米着色程度的影响表现为 :高温使红米赤糯糙米着色程度加深 ,而黑米朝紫相反 ,低温使其糙米着色程度加深 ,高温不利于着色  相似文献   
34.
不同供氮水平对野生荞麦与栽培苦荞的表现型差异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探讨了中国荞麦属1个种及1变种对氮的需肥特性,不同肥料梯度处理对其生理、农艺性状等的综合影响。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 s)、胞间间隙CO2浓度(CO2)、叶面温度(Tleaf)、叶绿素含量、光强(PAR)的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对植株体不同层次叶片光合特性进行比较。对3个材料盆栽试验,氮肥(尿素)设5个水平,分底肥(2/3)、追肥(1/3)2次施用,1个对照,共48个处理。盆栽试验处理中,野生荞麦与栽培苦荞对氮素吸收利用表现型差异明显。金荞麦、齿翅野荞对氮的需求能力强于西荞1号;耐低氮瘠薄能力以齿翅野荞为强,西荞1号、金荞麦之间差异不明显;齿翅野荞适应能力强。  相似文献   
35.
以合系22为对照,对杂粳1、杂粳2、杂粳3、杂粳4、杂粳5进行一年品比试验,研究杂交粳稻相关品种凉山州的适应性以及较对照的增产效果。通过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变异系数及适应度的方差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以达到因地制宜,筛选高产抗病品种,为品种审定和选用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杂粳1、杂粳4、杂粳5在产量、性状和适应性方面均比对照合系22好,适宜本地种植。  相似文献   
36.
SRAP分子标记用于苦荞分析中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SRAP分子标记用于苦荞分析中的条件优化。[方法]采用交互正交设计L27(313)对苦荞SRAP-PCR反应体系进行了5因素(Mg2+、dNTP、Taq酶、模板DNA和引物)3水平优化筛选,比较了非变性和变性PAGE检测方法,并进行了DYCZ-24F与DYCZ-20C2种电泳操作系统的对比试验。[结果]4个单因素(Mg2+、dNTP、Taq酶和引物)和2个交互作用(Mg2+×dNTP、Mg2+×Taq酶)对苦荞SRAP-PCR有极显著影响;最佳反应体系为:20μl总体积,Mg2+1.5mmol/L,dNTP0.2mmol/L,Taq酶1.5U,模板DNA40ng,引物0.25μmol/L,10×缓冲液2μl。运用该体系对7份苦荞材料进行扩增,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重复性好。将扩增产物进行非变性与变性PAGE和2种电泳操作系统检测,结果显示非变性PAGE、DYCZ-24F操作系统更适合于SRAP的分析。[结论]为今后构建苦荞SRAP遗传图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马铃薯淀粉深加工废液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葡萄糖、果糖、蔗糖、可溶性淀粉标准液和马铃薯淀粉深加工废液进行研究,确定了蒽酮比色法测定马铃薯淀粉深加工废液可溶性糖含量的最佳试验条件:把马铃薯淀粉深加工废液加热煮沸10 min,过滤,用活性炭脱色,滤液加入6 mol/L盐酸在105℃消煮100min,加入蒽酮(浓度为80%的硫酸溶液),沸水浴中加热12 min的条件下,显色体系在620 nm处的吸光度达到最佳值,糖的浓度在1~100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7。用所拟方法对凉山洲西昌科兴农业科技公司马铃薯淀粉深加工企业的马铃薯淀粉深加工废液可溶性糖进行测定,相对误差均在1.4%以内,加标回收率在96.4%~103.0%,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8.
以黑糯(Y4)和红粳(Y5)两个有色稻为材料,设5种不同的栽插密度,研究了不同栽插密度对有色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密度主要影响有效穗数进而影响产量。4万苗/666.7m2密度处理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密度在12~16万苗/666.7m2时,产量和成穗率较高,干物质积累多,说明适当提高栽插密度有利于提高有色稻产量和构建高产群体。本试验中Y4和Y5的适宜密度分别为12万苗/666.7m2和16万苗/666.7m2,且Y5耐密性较Y4强。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初步筛选出适宜于在凉山州高原稻作区气候环境条件下种植的陆稻品种。[方法]对引进的28个国内外陆稻品种进行田间种植,用当地常规优质粳稻品种合系22-2作对照。记录生育期、苗情动态和植株特性,测定穗部性状、田间产量和物理品质。[结果]引进的陆稻品种生育期均短于CK,在138~152d之间;有11个品种株型结构较好;各品种最高苗和有效穗都较低;L28、L26、L25、L24和L16的产量较高,比CK增产;稻谷物理品质综合表现均较差。[结论]国内选育的旱稻9号(L24)、旱稻502(L25)、旱稻297(L26)和旱稻277(L28)产量高,适应性较强,生育期比较适宜,可进入下一步的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40.
针对西南山区马铃薯的重要病害晚疫病从其发病症状、病原、病害循环、发病条件、防治技术进行了阐释,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