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6篇
  9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种衣剂对小麦后期灌浆强度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类型的种衣剂都能够提高作物的成苗率,并提高幼苗素质,增强植株抗性,增产增收,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本文作者对选用种衣剂处理的小麦良种扬麦158及其对照进行了观察与试验,并在小麦的灌浆后期对其灌浆强度进行了测定,初步得到了经种衣剂处理的扬麦158后期籽粒的灌浆强度有明显增强,同时,产量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2.
Kr1基因是小麦远缘杂交不亲和主效基因,为了解其表达及调控机制,本研究系统比较了小麦自花授粉和小麦×玉米远缘杂交两个过程中Kr1基因的表达差异,同时分析了这两个过程中Kr1基因部分序列的DNA甲基化状态。结果表明,Kr1基因在小麦自花授粉过程中始终处于低量表达或不表达状态,而在小麦×玉米远缘杂交过程中的表达呈动态变化,具体表现为授粉前低量表达,授粉后迅速大量表达,24h后又恢复为低量表达,高峰表达时期在外源花粉授入后0.5~2h左右。DNA甲基化分析显示,小麦自花授粉前后Kr1基因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的甲基化状态,分别为58%和62%;而在授以玉米花粉后,Kr1基因迅速去甲基化,在0.5h内降到12%,在其后的1、2、24h内一直维持在10%~12%的低甲基化水平,表明DNA甲基化修饰参与了Kr1基因在小麦×玉米远缘杂交中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83.
鸡新城疫的发生特点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华 《现代农业科技》2009,(12):223-223
介绍了鸡新城疫的发生特点与发病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制措施.以期为鸡新城疫的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继91年被评为全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先进单位和提前三年实现“五年消灭宜林荒山”的资兴市,今年又获林业部“全国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先进单位”称号。消灭了森森赤字,买现了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长,森林覆盖率由85年的49.5%增加到93年的60%。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广泛宣传教育,增强资源管理意识力提高全市人民资源管理意识,我们十分注重宣传教育,宣传增资源、增活力、增效益的必要性。通过算资源帐,增强危机感。算经济账,增强紧迫感。算效益账,增强使命感。市里制定了《关于森林资源限额采伐全额管理暂行办法》及《…  相似文献   
85.
麦冬草坪群落中杂草的分布及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对麦冬草坪群落中主体植物麦冬草和4种杂草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分析了该草坪中4种杂草的分布与染色体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麦冬草染色体数最多,为2n=68,而4种杂草的染色体数明显偏少,依次为狗尾草2n=28、小飞蓬2n=26、葎草2n=16、大巢菜2n=14。麦冬草为同源四倍体植物,染色体基数最大,为x=17。狗尾草虽为四倍体植物,但其染色体基数x=7,其他3种杂草均为二倍体,这一差异可能是麦冬草不易被杂草大面积侵染的原因之一。2)不同杂草对麦冬草坪的入侵能力与染色体数和染色体倍数成正相关关系,二倍体大巢菜(2n=2x=14)的染色体数目最少、倍性最低,其发生情况最轻;四倍体狗尾草(2n=4x=28)染色体数目最多、倍性最高,其发生情况最重。3)核型分析结果表明,麦冬草的最长和最短染色体长度比(L/S)最大,为3.90,其核型类型为2B型,比其他4种杂草的核型类型(均为2A型)进化程度高,这可能也是麦冬草坪中以上几种杂草难以大面积发生的又一原因。  相似文献   
86.
1994年重阳节前后,资兴市新城区上空出现密麻麻的黑点,上万只燕子飞临资兴,市林委大院则是它们的中心聚集点。燕子聚会资兴新城这在该市已是第二次了。近几年来,资兴市造林绿化卓有成效,全市有林面积达60%以上。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使人获益非浅,而且倍受鸟类的“青眯”。燕子聚会,标志着该市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资兴市出现燕子聚会盛况@温学会$资兴市广播电视台@蔡华$资兴市广播电视台  相似文献   
87.
玉兰育苗与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别名望春花、辛夷,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落叶乔木,是名贵的园林观赏树种,也是药用树种,各地均有栽培。根据我们多年对玉兰育苗与栽培的实验与实践,现将玉兰育苗与造林技术总结如下。1作用与经济价值1.1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玉兰美丽多姿株高达6m,树冠  相似文献   
88.
蔡华  钱立生  张丽  韦朝领 《核农学报》2006,20(6):490-493
对入侵杂草假高粱(Sorghum halepenseL.)的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计数及核型分析,同时与二倍体高粱(SorghumL.)作比较。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假高粱的染色体数目为2n=34,染色体基数x=17,与原产地同物种(x=10)相比,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其核型公式为2n=2x=34=24m(2SAT)+10sm,为异源四倍体植物,核型类型为2B型,第15号染色体上有一对随体,最长与最短染色体长度比为2.30,臂比>2的染色体比例为18%,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0.02%。与核型为2A型的高粱相比,二者的染色体数不成倍性关系,表明该假高粱种可能是由入侵种假高粱和禾本科其他植物通过远缘杂交形成的新变种。  相似文献   
89.
Kr1基因是小麦远缘杂交不亲和的主效基因。为探究Kr1基因的特性,根据已公布的Kr1基因c DNA部分序列,采用染色体步移(Genome Walking)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克隆小麦显性Kr1基因和隐性kr1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小麦Kr1基因全长4 006 bp,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ORF全长1 671 bp,编码557个氨基酸,可形成一条完整肽链,有基因活性,Kr1蛋白三级结构与植物S位点受体激酶具有较高的相似性。kr1基因全长3 945bp,第3、第4外显子中因含有大量终止密码子,不能通读,表明kr1基因无基因活性。同时对小麦×黑麦、小麦×球茎大麦、小麦×玉米等不同远缘杂交系统的亲和性差异进行探讨,认为Kr1基因在小麦×玉米中失活可能与玉米转座子的插入有关。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Kr1基因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小麦×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的形态学及细胞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鉴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玉米(Zeamays L.)产生的杂种子代的单倍性,采用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杂种幼胚及胚拯救产生的植株进行表型分析与染色体记数。结果表明,小麦×玉米诱导的杂种子房内均无胚乳,仅在少数子房内观察到1个游离的球形幼胚,这些幼胚发育成植株后在花期花药退化或花粉败育,这一特征可作为小麦×玉米杂交后代单倍性的形态学标记。研究同时表明,杂种子代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1,在整个染色体组中无可同源配对的成对染色体,并且未发现玉米染色体,结合麦族植物染色体基数x=7的特点,确定该杂种子代为小麦单倍体(三元单倍体),这是小麦×玉米杂交后代单倍体鉴定最重要的细胞学标记。文中同时对小麦×玉米杂交后代单倍体鉴定的重要性,及与以前相关研究结果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