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6篇
  4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垂吊花卉作为一种新型的景观绿化形式,不受土地和空间的限制,不仅能将绿化从平面延伸至立体空间,增加绿化体量,弥补传统绿化方式的不足,也可丰富绿化形式,给人以立体、生动、耳目一新的景观效果。为促进垂吊花卉在景观绿化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简单介绍了垂吊花卉的概念及应用形式,并对相关应用实例进行了分析,以供广大园林绿化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石蒜的引种与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蒜属(LYcoris)为石蒜科(Amaryllidaceae)多年生鳞茎类草本植物,鳞茎近球形或卵形,鳞茎褐色或黑褐色(图I),叶子在花前或花后抽出,呈带状或线状(图2);花型有百合花型、萱草型、龙爪型等多种,花色丰富,伞形花序,果实为蒴果,常具三棱,种子为黑色,球形。  相似文献   
13.
西红花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人工繁育西红花种球的途径,笔者综述了国内外30多年以来的西红花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发现利用不同的外植体都有诱导形成小球茎或完整植株的报道,但是其诱导周期长、诱导率较低,未见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生产的报道。因此,今后应该着重于研究如何缩短诱导周期,提高诱导率、增殖率,加快大球茎培育进程,并进行花器官和子房的组织培养研究,提高柱头状物诱导率,加强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研究,推动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的规模开发。笔者就西红花组织培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与综述,并对西红花组培进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国西红花种球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上海花卉的历史上海现代花卉业的开端上海种植花卉的历史可追溯到500年前的明代,当时记载有45种栽培花卉。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辟为通商口岸,外侨迅速增多,引进的外来花卉品种不断增加,花卉的商品化生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西洋鲜切花花形别致、色彩丰富,经济效益好,上海近郊一带的花农争相引种。  相似文献   
15.
淹水胁迫是影响植物分布与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植物耐涝性研究是提高作物耐涝性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极端气候及规模化生产管理的关键。为了合理开展植物耐涝性研究,深入挖掘不同植物响应淹水胁迫的调控机理,本文归纳了淹水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总结了植物响应淹水胁迫的调节机制,并详细分析了淹水胁迫对植物表型性状、生物量、光合作用、活性氧离子积累、糖含量和生物膜的影响,以及乙烯信号分子、活性氧清除机制、渗透调节、形态调节、分子和代谢调控在植物响应淹水胁迫中的调节机制。最后,通过总结,提出了合理开发外源调节物质提高作物耐涝性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石蒜[Lycoris radiata (L’Her.) Herb.]鳞茎膨大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依据前期已构建的材料,分析了石蒜鳞茎膨大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关酶活性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石蒜鳞茎的膨大,蔗糖含量不断升高,蔗糖代谢酶SUS以及淀粉合成酶AGPase、SSS和GBSS的活性不断增强,从而加快淀粉的合成,这一过程可能受到编码蔗糖代谢及淀粉合成相关酶基因的正向调控,如SUS1、SUS2、SUS4、UGPAAGPS2、AGPL2、SS2、SS3、GBSS1、SBE1、SBE2、SBE3等。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分别在AMY3和BAMY7、BAMY8、BAMY9基因的调控作用下,石蒜鳞茎膨大过程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活性也增强,从而加速淀粉的分解,提高鳞茎中可溶性糖含量,并可能在糖转运相关基因的作用下加快向鳞茎发育部位的转运,为鳞茎的后续膨大过程提供能量。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石蒜鳞茎膨大过程中碳水化合物代谢活动的变化规律,并挖掘到一些可能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调控基因,为后续利用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加速石蒜鳞茎的膨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崇明西红花根际土壤和球茎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琳  杨柳燕  蔡友铭  张雪  张永春 《核农学报》2020,34(11):2452-2459
为研究崇明西红花栽培地根际土壤和球茎中微生物多样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西红花根际土壤和球茎中细菌和真菌在门类水平上菌群类别差异不显著,但在丰富度和多样性方面根际土壤明显高于球茎;在属和种水平上差异显著;在种水平上,根际土壤或球茎均有各自特有的细菌或真菌,且具有较高的相对丰度。西红花致病真菌瓶霉(Phialophora)和背芽突霉(Cadophora)在崇明西红花球茎大量存在。因此,推测西红花病害发生,除与土壤菌群相关外,与其内生细菌和真菌也紧密相关。本研究结果初步分析了崇明栽培地西红花根际土壤和球茎中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组成,为进一步筛选合适的崇明西红花栽培地土壤和种球杀菌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卉业蓬勃兴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遍布大江南北,仅仅十几年时间,我国已成为世界花卉生产大国。但是从全球花卉业的发展来看,尤其我国又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花卉业目前存在的产品质量低、效益低的问题令业内人士忧心忡忡,应引起政府及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以18个石蒜属资源为试材,采用定期观测结合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石蒜属资源的主要观赏性状、倍性以及不同杂交组合对结实率的影响,以期为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蒜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石蒜属资源在观赏性状上存在差异,花色主要有大红色、蓝紫色、白色、黄色等,部分资源如长筒石蒜和中国石蒜,花葶长达56.41~62.24 cm,花大健壮,是用作切花的良好材料。对石蒜属资源的倍性进行分析,鉴定到二倍体种质12份,三倍体种质6份。根据优势互补原则,设计了64个杂交组合,对杂交结果进行了统计,换锦花、中国石蒜、红蓝石蒜和长筒石蒜等资源具有良好的杂交结实率,是后续杂交育种优良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20.
从国内外种质资源概况、生物学特性、繁殖方法与栽培管理、抗性研究以及应用等方面总结了矾根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近年来矾根在繁殖方法及其抗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高抗性矾根选育及其叶色形成机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相关研究的深入可丰富矾根品种,以满足不同人群的观赏需求,进而促进矾根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