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笔者对饲养土鸡过程中常见的线虫病感染的病原、感染途径、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进行了介绍,建议广大土鸡养殖户做好预防措施,科学饲养,尽可能减少因线虫感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2.
对7例疑似为PCV2-PRRSV自然混合感染病猪的组织样本采用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染色进行了病理学观察及组织内两种病毒的检测,并利用NIS-Elements高清晰度彩色图文分析系统记录观察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增生性坏死性肺炎、坏死性淋巴结炎、卡他性肠炎、淋巴结内包涵体形成及肝脏肝窦单核巨噬细胞增生.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染色结果显示3例为PCV2-PRRSV抗原阳性,2例为PCV2抗原阳性.在自然感染状态下,PCV2-PRRSV混合感染是比较常见的,其组织病理变化与单独感染时区别不显著.  相似文献   
33.
职业教育是为行业企业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学校、教师、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四方联合即"四方联动"对《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通过评价反馈、调整及整改的过程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4.
左咪唑即左旋咪唑为驱线虫药,主要用于驱消化道线虫和肺线虫,其效果已得到普遍认可。阿福丁即阿维菌素为近几年新推出的驱线虫和体表寄生虫的药物,但在宜昌地区推广使用较难,为究其原因,笔者于1998~1999年在本院畜牧场将两种药剂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接诊1只病犬,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为犬复孔绦虫感染,经治疗康复。对其治疗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6.
火鸡的峰形死亡(SMT)给火鸡养殖造成很大的损失。除考虑到发病原因及传播媒介,还必须加强饲养管理。火鸡肠炎——致死综合证(PEMS)是目前病因不明的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死亡率高,严重发育不良及免疫抑制。临床上已发现有两种形式——火鸡的峰形死亡(TMT)和火鸡的附加死亡(EMT)。SMT表现在至少连续3天时间里.每天有高于或等于1%的死亡率,或者表现为三周内起死亡率在9%。EMT的自然感染时.三周内的死亡率为2%一9%不等,在连续三天时间里每日死亡率不到1%。偶尔有报道发生PEMS的火鸡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37.
免疫是机体对外源性或内源性的异物进行识别、排斥和清除的过程 ,即“识别异己”和“排斥异己”的反应。是动物机体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能力。机体的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是个体出生后就具有的天然免疫力。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 ,是机体在生活过程中受到抗原物质刺激后而获得的免疫力。动物出生后 ,对其注射菌苗、疫苗、虫苗 ,使其获得对相应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的抵抗能力 ,而不感染相应的疾病。但在生产实践中 ,注射疫苗、虫苗后 ,仍然会发生相应的疾病 ;或者是不发生相应的疾病…  相似文献   
38.
对湖北省襄樊某鸭场病死雏鸭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理解剖、病理组织学观察、饲料黄曲霉毒素B1检测等一系列诊断。结果表明:死亡雏鸭肝脏肿大,肝质硬化,表面有白色网格状花纹;肺脏表面及切面有灰白色病灶;肝细胞发生水泡变性和脂肪变性及坏死,胆管上皮细胞呈条索状增生;肺脏内有肉芽肿形成,肺气管内可见霉菌菌丝;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为8.3μg/kg。据以上结果,确诊为雏鸭黄曲霉毒素中毒和曲霉菌病并发。  相似文献   
39.
1 病原 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 tenuicollis俗称"水铃铛”,是一个含有透明液体的囊状物,大小不等,囊壁上有一个向内嵌入的长"颈”和头节.成虫是一种大型绦虫,体长0 5~2m以上.头节的顶突上有30~44个角质小钩,虫体孕卵节片的子宫内含有圆形的虫卵,虫卵内含有六钩蚴. 寄生在肉食兽小肠内的成虫,其孕卵节片随粪便排到体外,若节片崩解,则虫卵游离并污染外界环境,当猪吞食了成虫的孕卵节片或虫卵时,虫卵在猪的消化道内孵出六钩蚴.幼虫钻入肠壁血管内,随血液循环移行到肝脏并穿透肝组织,在肝表面寄生,或幼虫钻透肠壁,进入腹腔,附着在肠系膜、网膜上寄生.当肉食兽吃了含有细颈囊尾蚴的内脏时,幼虫在肉食兽小肠内约经三个月发育为成虫.  相似文献   
40.
猪囊尾蚴病是动物寄生虫病中的一种疾病,是动物检疫中必检疫的一个疾病,在动物疫病中属于二类疫病,面对高职学生,如何上好猪囊尾蚴病课,作者从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教学流程、说教学反思四个方面介绍猪囊尾蚴病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