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4篇
林业   10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999年5月在西双版纳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发现一种澳洲坚果果褐斑病。该病为害坚果果皮,目前尚为零星发生。笔者对病害和病原菌作初步的观察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观察、记录在自然状态下感病和室内人工针刺接种感病的坚果病状。病原菌分离鉴定:切?..  相似文献   
52.
菠萝属热带多年生草本果树,没有自然休眠期,其花芽分化取决于植株的营养积累基础和外界的温度条件。在闽南地区栽培一年四季都能结果,常规栽培一般采用小苗种植2年左右才能结果,且收获期集中在夏秋,约占全年产量60%-70%。因夏秋气温高,果实容易迫熟,果小产量低,且采后3~4d开始腐烂,不利远销,经济效益低。龙海市程溪镇多年来大面积推广菠萝反季节速生高产栽培,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他们通过菠萝产期调节,促使当年种植当年结果,采收期控制在3~5月份。反季节菠萝果实生育期长,果大产量高,一般6667m2产3500~4000kg,比常规栽培可增产一倍…  相似文献   
53.
通过隧道发酵技术对草菇(Volvaria volvacea)的栽培原料进行发酵处理,以期应用于草菇工厂化栽培生产.发酵过程中检测了发酵料的温度、pH,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料转移至塑料框内进行高温杀菌,并对草菇进行室内栽培.试验时,对发酵隧道装料系数以及塑料框栽培的装料高度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对草菇农艺性状的测定,探索隧道发酵技术对草菇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隧道装料系数为50%,发酵料升温较快,发酵料终pH为7.89,适合草菇生长;塑料框装料高度10.0 cm时,草菇生长最好,单框产量最高为(434.14±132.39) g,横径和纵径最大为(40.34±5.12) mm和(43.71±5.97) mm,生物转化率较高,达(17.37±5.54)%.  相似文献   
54.
橡胶炭疽病是橡胶树重要的叶部病害之一,已成为影响天然橡胶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我国对橡胶树炭疽病病原物鉴定结果一直为胶孢炭疽(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直到2008年在云南首次发现危害我国橡胶树的炭疽菌有尖孢炭疽(Colletotrichum acutatum)。针对我国对于尖孢炭疽病研究甚少的现状,研究组对从广东、云南、海南分离得到的橡胶树尖孢炭疽病菌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并用菌丝体接种鉴定方法对国内橡胶树主要种质和品系进行抗尖孢炭疽病评价。结果发现,在供试的91个种质中,有抗病种质6个(占总数的6.6 %)、轻感病种质57个(占总数的62.6 %)、易感病种质28个(占总数的29.8 %);在18个国内主推品种的抗病性评价中发现抗病品种4个(占总数的22 %)、轻感病品种11个(占总数的63 %)、易感病品种1个(占总数的5.6 %)。SAS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或品种对尖孢炭疽病的抗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在α=0.05水平上,抗病种质或品种与轻感病种质或品种及易感病种质或品种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5.
诺丽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病害,危害诺丽的叶、果与嫩茎,且周年发病,经鉴定该病原菌为瓜类炭疽菌[Colletotrichum or biculare(Berk.& Mont)].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该病害的发生,通过对该病原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及营养环境对该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在10~35℃均能生长,其中最适生长范围为24~28℃,最适温度为26℃,54℃下处理10 min菌丝不能生长;pH3~9生长较好,最适生长pH值为5~8;在24 h光照条件下菌落生长较快,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DA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碳源和氮源对病原菌生长影响不同,碳源以木糖、鼠李糖和可溶性淀粉最好,氮源以牛肉浸膏、蛋白胨和甘氨酸最好.  相似文献   
56.
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是为害橡胶叶片的一种重要病原真菌,目前生产上普遍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该病害,给植胶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从橡胶树根际土壤中筛选对橡胶树多主棒孢菌具有高拮抗活性的细菌,可为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生防药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稀释涂布、平板对峙法从发病橡胶树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对橡胶树多主棒孢菌具有高拮抗活性的细菌,抑菌带为(57.68±0.66)mm,且该菌株对9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其与铜绿假单孢菌基本相符,命名为BACYitc8-7;以LB、NA、高氏、金氏B和PDA为营养来源,评定不同营养条件下菌株BACYitc8-7挥发性物质对多主棒孢菌的抑制作用,发现菌株BACYitc8-7在金氏B和LB培养基上的拮抗作用最强,抑菌率达43.47%~48.69%;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收集并检测菌株BACYitc8-7挥发性物质的抑菌组分,获得包括胺类、醇类、烯类、酚类、酯类、吡嗪类等35种物质,其中含量前5的物质为胺、硼烷二甲硫醚络合物、异戊醇、1-十三烯和2-甲基-3-甲硫基呋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