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地被菊直接体细胞胚发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建立了地被菊品种‘玉人面’直接体细胞胚受体体系。试验以‘玉人面’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等因子对其直接体细胞胚诱导的影响,同时还进行了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①在相同浓度下,KT诱导体胚的效果优于6-BA;②体胚诱导培养基为MS+KT 20 mg/L+2,4-D 2.0 mg/L+NAA 0.5 mg/L,诱导10 d后,转入去除2,4-D的体胚发育培养基MS+KT 2.0 mg/L+NAA 0.5 mg/L中培养30 d,体胚发生率最高为93.0%,平均每外植体分化的体胚数为13.6个; ③MS基本培养基对‘玉人面’体胚发生的效果优于N 6、B5 培养基;④‘玉人面’直接体胚发生途径的基因转化的卡那霉素选择压为10 mg/L,头孢霉素前期(3~4周内)选择压为300 mg/L,后期(4周后)为100 mg/L。   相似文献   
102.
西双版纳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最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开展野生牧草种质资源野外调查和收集,得出西双版纳州草地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蕴含着大量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全州草地主要植物有128科,577属,1052种,其中禾本科(Gramineae)71属,140种;豆科(Leguminosae)47属,136种;莎草科(Cyperaceae)17属,60种。可食牧草有24科,209种,以禾本科、豆科、莎草科牧草为主。并对重要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经济特性和饲用价值进行了评价分析,得出西双版纳地区野生牧草具有多叶、常绿、高产、低消化率等特性。开发利用这些优良野生牧草种质资源需根据具体的用途和牧草本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103.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对西瓜产量、品质及种子带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西瓜不同时期接种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后对其生长、产量、品质和种子带毒的影响。西瓜植株接种CGMMV越早其生长受到抑制越明显,砧木期、嫁接后定植前、定植期、压蔓期、授粉期各处理的株高、叶片数、叶片长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结瓜以后接种CGMMV对西瓜生长状况无显著影响。压蔓期前3个生育期接种该病毒,西瓜产量损失分别为56.49%、55.48%和51.14%。而压蔓期以后接种该病毒,西瓜产量损失与对照相比仍分别降低17%、13.1%和14.35%。关于倒瓤情况,压蔓期前接种该病毒可导致西瓜果实100%倒瓤,压蔓期、授粉期接种处理西瓜倒瓤率分别为48%和34%,即使结瓜后再接种病毒西瓜倒瓤率仍高达18%。血清学检测表明,压蔓期前接种的西瓜其果肉和种子均携带CGM-MV,带毒率达100%;结瓜后再接种CGMMV西瓜种胚和果肉的带毒率仍然高达64%。检测种胚和果肉病毒含量表明,接种时期越早病毒含量越高,但结瓜后接种仍有较高的病毒含量,种胚和果肉的病毒含量分别达5.98 mg/mL和5.64 mg/mL。  相似文献   
104.
紫薇属与散沫花属远缘杂交亲和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紫薇属的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品种‘Bicolor’、‘XTSC3’和尾叶紫薇(L. caudata)分别与散沫花属的散沫花(Lawsonia inermis)进行远缘杂交,对杂交亲本的花粉和柱头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并对授粉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伸长过程进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表明,紫薇属与散沫花属杂交存在受精前障碍。散沫花的花粉可以在紫薇品种‘Bicolor’、‘XTSC3’和尾叶紫薇柱头上萌发,但花粉萌发滞后,花粉管的伸长受到阻碍,难以在72 ~ 96 h内伸入子房完成受精。而散沫花作母本时,不亲和性表现为花粉与柱头间在形态上不匹配,柱头上花粉粒粘附少,柱头胼胝质的生成阻碍了花粉萌发。  相似文献   
105.
辽宁西瓜衰萎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辽宁省新民市西瓜上发生一种新病害,病株根系衰弱、根毛数量减少,根部表皮粗糙,韧皮部木栓化,成软木塞状.随病情发展,植株叶 片自茎基部向顶部逐渐褪绿、变黄、枯萎,重病植株逐渐衰败、凋萎、死亡,故称之西瓜衰萎病.国际上,许多国家有关于西瓜、甜瓜的衰萎病发生的报道[1-5],而我国未见相关研究报道.在辽宁省西瓜产区田间调查发现,该病发生普遍,造成不同程度产量损失,重病田发病率高达30%,且有逐年加重趋势.据此,作者采集病害植株根部组织,分离获得病原菌,通过柯赫氏法则证病试验、病菌培养性状观察以及病菌rDNA ITS序列分析等试验,旨在明确该病害的症状、病原菌种类,为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6.
为了寻找高效低毒且对环境友好的松材线虫病生防菌株,本研究测定了10株对根结线虫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对松材线虫的室内灭杀作用,并且选取杀虫活性最好的菌株A4做了其发酵乙醇抽提物对松材线虫LC50值的测定和林间防治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10株生防菌株的发酵原液对松材线虫都有较好的杀虫效果,其中A4更是在将发酵液稀释10倍之后仍然具有大于50%的杀虫活性,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大的生防潜力;室内毒力测定显示菌株A4的发酵抽提物对松材线虫处理24 h的LC50值为0.291 mg/mL;林间防效实验表明菌株A4的发酵抽提物能够显著降低松树枯死率。  相似文献   
107.
在调查福州城市住区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州城市湿地及住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城市住区湿地环境建设的对策,同时,较系统地研究了将湿地生态空间设计引入现代住宅小区环境设计与创造方法等,以期对生态住区空间建设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明马铃薯-燕麦间作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裂区试验,在宁夏半干旱区开展马铃薯4个施氮水平(0 kg·hm~(-2)、75 kg·hm~(-2)、150 kg·hm~(-2)、225 kg·hm~(-2),分别标记为N0、N1、N2、N3)和两种种植方式(间作和单作,分别标记为JP和IP)的大田试验。结果:在单作条件下,N2水平的马铃薯叶绿素含量SPAD值较N0、N1、N3水平增加9.0%、13.0%、10.4%,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两种种植方式(间作和单作)下的4个施氮水平中,N2水平商品薯率均显著高于N0、N1、N3处理(P0.05),依次增加了20.0%、27.0%、7.1%和12.0%、19.5%、6.7%。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同一施氮水平下间作和单作马铃薯的商品薯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间作条件下,N2水平处理的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最高,且产量与施氮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粗蛋白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宁夏半旱区马铃薯宜采用间作模式,不论间作还是单作马铃薯最适的施氮量均为150 kg·hm~(-2)。  相似文献   
109.
不同土壤水势与氮素营养对杂交水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超级杂交水稻“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势和氮素营养对其生理特性和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1)同一土壤水势下,植株地上部分干重与总干重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而根冠比则降低。2)在同一氮肥水平下,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及其总含量、SPAD值及叶片水势随着土壤水势的降低而降低,而叶绿素a/b、丙二醛的含量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随之而增加;同一土壤水势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及其总含量、SPAD值均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而叶片水势、叶绿素a/b和丙二醛的含量随之降低。3)在同一氮肥水平下,水稻产量随土壤水势的降低而降低;土壤轻度干旱时,水稻产量高低顺序为高氮中氮低氮;而当土壤水分充足或土壤重度干旱时,则表现为中氮高氮低氮。随着土壤水势的降低,中、高氮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降低。试验结果还表明,225 kg/hm2施氮水平在0 kPa土壤水势下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过度增施氮肥并不利于水稻增产与氮肥利用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0.
在苗期、现蕾期和盛花期对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NCa)和保持材料(CaN)及其亲本分别进行叶片及生殖器官酯酶同工酶分析.并与Nap和Po1系统的不育系和保持系比较。结果表明:NCa和CaN异核型材料表现了种间核基因重组的明显特征和重组的多样性,三种雄性不育系统的酶谱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