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篇
综合类   32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兴化湾海域鱼类多样性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9年1月、2008年4月和9月兴化湾海域(位于福建省沿海中段)鱼类学调查资料,研究兴化湾海域鱼类种类组成、种类数和多样性的时空分布,探索当地地形、地貌、水文环境等因素对鱼类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次调查中,共鉴定鱼类123种,其中1月47种、4月48种和9月81种.鲈形目种类有51个,占总种类数的41.46%.1月、4月和9月,鱼类质量H值分别为2.59,1.78和2.65,尾数H值分别为2.84,2.42和2.42,其中质量H值的季节变化特征与种类数相同,而尾数H值冬季最高.1月鱼类的尾数多样性仅与种类数相关(r=0.69,P=0.0145);4月尾数H仅与尾数密度相关(r=0.62,P=0.023 8),9月尾数多样性与种类数和尾数密度均不相关,显示出1月的种类数,4月尾数密度分别是影响鱼类多样性分布的主要因素.种类季节更替率从1月到4月为79.75%.从4月到9月为82.41%.从9月到次年1月为77.88%.兴化湾内湾潮滩地形和径流,不同潮流在中湾交汇,洄游性鱼类去留是影响兴化湾海域鱼类种类和多样性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2.
向舒  陈雯雯  沈盎绿 《海洋渔业》2022,44(4):468-479
为了解东海大规模赤潮原因种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的生长及光合作用规律,为赤潮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常见陆生植物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夹竹桃(Nerium indicum)和银杏(Ginkgo biloba)叶片浸提液对东海原甲藻生长及其光合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96 h培养后,3.0 g·L-1香樟和夹竹桃叶片浸提液对藻细胞生长抑制率为100.0%,而银杏叶片浸提液处理组抑制率为74.9%;香樟、夹竹桃及银杏叶片浸提液的半抑制浓度96 h-EC50分别为0.84 g·L-1、1.30 g·L-1和1.74 g·L-1。96 h处理后,3.0 g·L-1香樟叶片浸提液对东海原甲藻光合系统Ⅱ(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抑制率为100.0%;3.0 g·L-1夹竹桃叶片浸提液处理后藻细胞Fv  相似文献   
33.
柴油对斑马鱼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沈盎绿  沈新强 《海洋渔业》2005,27(4):314-318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柴油处理液对斑马鱼死亡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结果表明:380号柴油处理对斑马鱼的96h半致死浓度为450mg/L;低浓度的柴油处理对斑马鱼肌肉中SOD和CAT活性起诱导作用,而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在处理浓度为300mg/L时SOD和CAT活性达到最高值,在试验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毒理兴奋"作用。建议以斑马鱼肌肉中SOD和CAT活性变化作为水环境监测的生物指标,从而达到评价水生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34.
采用室内培养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梯度的悬沙胁迫下,菹草对水体中N、P等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悬沙处理15d后,各组水体的总磷(TP)含量均有减少,与悬沙处理浓度呈负相关(y=- 0.0009x2- 0.0179x+1.3779 ,R2= 0.9822,x是悬沙浓度,以下同),而各组水体中的总氮(TN)、NH4+-N和NO-3-N含量变化则不明显,各组水体中NO-2-N含量均有所上升,与悬沙处理浓度呈正相关(y=0.0021x+0.0381 ,R2=0.9642) ;菹草对水体TP去除率随着悬沙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y=0.0633x2+1.2665x+ 2.2796 ,R2=0.9822 ),菹草对水体 NO-2-N 去除率随着悬沙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y=0.0515x2- 8.4821x- 46.016,R2=0.9646) ;菹草对水体TP去除速率随着悬沙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y=0.00006x2+0.0012x+0.0021, R2=0.9822) ,菹草对水体 NO-2-N 去除速率随着悬沙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y=-0.0001x- 0.0008 ,R2=0.9642 );总的来说,一定浓度悬沙胁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菹草对水体TP的吸收,但是由于试验期间水温较低,菹草生长缓慢,在悬沙胁迫下菹草对水体TN和 NO-3-N 等主要指标吸收影响不显著,同时也说明菹草对悬沙胁迫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可以用作含沙量较高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改良中的沉水植物.  相似文献   
35.
池塘中菹草着生藻类包括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裸藻门、黄藻门和隐藻门的种类,共50属68种;常见优势种以硅藻门和绿藻门的种类为主.菹草整个生活史中,着生藻类的平均着生密度以硅藻门最大(29.90×103ind./cm2),其次为绿藻门(16.87×103ind./cm2)和蓝藻门(13.52×103ind./cm2);就平均生物量而言,硅藻门(70.20 μg/L)较其他藻类高得多.着生藻类的着生与菹草生长相互抑制,着生藻类的密度和生物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  相似文献   
36.
宋利云  龙昱  蔡萌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010-2011,2071
从岩石风化至成壤过程在空间上分布区域的地质背景、地貌特征、成土成壤特征以及成土成壤物质的流入特点等方面,系统地进行了土壤母质来源、农用地地貌特征、成土成壤单元类型、"土壤四大特性"等分析,指出封闭型、类封闭型成土成壤单元是名特产品产出的空间条件;研究区内农用地的土壤母质来源地层单一,且未经过远距离搬运,保持了岩层岩石成土矿物的特性,是形成名特农产品麦萝品质的特色之本。  相似文献   
37.
水产动物三倍体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诱导三倍体的方法包括生物学方法(远缘杂交、核移植、细胞融合)、物理方法(温度休克法、水静压法等)和化学方法(使用化学诱导剂如细胞松弛素、咖啡因、秋水仙素等)。利用三倍体动物可以控制过度繁殖,加快生长速度等。  相似文献   
38.
几种生态因子对黑藻断枝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了水温、光照强度和酸碱度3种生态因子对黑藻断枝生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长度的黑藻断枝在水温偏低、光照偏强、偏酸性的条件下生长较好,选取6cm的断枝是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理想植株长度,而其最佳生长条件为水温15--20℃,光照强度840lx左右,pH值6~7。  相似文献   
39.
斑地锦总黄酮的提取及抑菌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斑地锦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连续回流法明显优于浸渍法;正交实验得出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A1B3C3D3,即65%的乙醇12倍量提取4次,每次2h条件下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各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顺序为D(提取次数)〉B(提取时间)〉C(加倍量)〉A(乙醇浓度)。斑地锦总黄酮是主要的抑菌成分之一,其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mg/mL,最小杀菌浓度为10mg/mL。  相似文献   
40.
溢油对贝类的毒害效应以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磁力搅拌和超声波乳化等手段模拟海上溢油事故,采用常见的4种原油和4种燃料油开展对贝类的毒害效应以及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根据8种油品对褶牡蛎的96h-LC50得出这8种油对褶牡蛎的整体上毒害作用的大小顺序是:F120=F180>-20#>F380>TJ015>TJ014>TJ002>TJ016;根据8种油品对缢蛏的96h-LC50得出这8种油对褶牡缢蛏蛎的整体上毒害作用的大小顺序是:F180>F120>-20#>F380>TJ002>TJ015>TJ014>TJ016;根据8种油品对褶牡蛎的96h-LC50得出TJ016和TJ002对褶牡蛎属于低毒中风险,TJ015和TJ014对褶牡蛎属于低毒高风险,F380和-20#对褶牡蛎柴油属于中毒高风险,F180和F120对褶牡蛎属于高毒极高风险;根据8种油品对缢蛏的96h-LC50得出TJ016对缢蛏属于低毒中风险,TJ015、TJ014、TJ002和F380对缢蛏属于中毒高风险,-20#、F180和F120对缢蛏属于高毒极高风险。总之,对贝类而言,燃料油毒性比原油更大,缢蛏相对褶牡蛎对油品毒害作用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