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1 毫秒
21.
采用 Eberhart 和 Russell 的方法,对24个国内外甘蔗品种在福建蔗区的七个生态环境的6个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进行稳定性分析。根据不同地点的平均表现,回归系数和回归离差,把品种划分为不同的适应类型。分析结果表明,福引79-8是对所有环境适应良好的高产高糖早熟品种;福引79-9表现出对良好环境的特殊适应,是个产量潜力高的中熟高糖品种;这两个品种推广后,预期可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果。福引82-17被发现为中熟高产高糖的中细茎品种,具有对良好环境的特殊适应;福引82-41被认为是普遍适应的早熟高产高糖品种;这两个品种尚待进一步扩大表证示范,再行确定其推广价值。福引79-11和福引79-7属于低产稳定型品种。研究表明,稳定性分析是评价甘蔗品种丰产性和适应性的有效手段。事实证明,本文的理论分析和田间实地鉴定的结果是高度一致的。  相似文献   
22.
比较5个供体的心叶和幼茎愈伤组织在 MS 和 N_6培养基中诱导分化绿苗过程 RNA,DNA 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绿苗诱导分化的第6—9 d,核酸总量和 RNA含量均达到最高值,第9 d 后两者逐渐下降.DNA 含量从诱导分化开始即呈下降趋势,第9d 时DNA 含量最少,然后义逐渐增加.蛋白质含量在诱导分化的前3 d 增加显著,第3 d 后呈下降趋势,第9 d 后渐趋减缓.不同的培养基对生物大分子的含量变化有一定影响.本试验揭示了在甘蔗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绿苗过程中,生物大分子变化的不同阶段与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
供试材料为无性繁殖第2代的4个甘蔗组培亚无性系群体.仙游79-83组培亚无性系的性状平均表现为茎变细,茎数/丛增加,株高减少,锤度与供体的无显著差异.新台糖10号组培亚无性系的茎变细,茎数/丛无明显变化,株高增加,锤度比对照有所下降.同一供体在MS和N_6培养基培养出来的亚无性系,4个性状变异的平均表现趋剪一致,但变异幅度有所不同.培养基对不同供体及其不同性状变异的影响有一定差异.同工酶分析表明,不同供体及同一供体在不同培养基下培养出来的亚无性系,其POD和Est的变异均有差异.仙游79-83亚无性系的POD变异率较Est的变异率高,但不同培养基培养出来的亚无性系之间差异明显.新台糖10号的亚无性系则表现为POD的变异率比Est的低,而培养基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就供体而言,仙游79-83亚无性系POD的变异率高于新台糖lO号亚无性系的变异率,而Est则因培养基而异.供试亚无性系农艺性状的变异与同工酶的变异有一定的联系,并表明组培对甘蔗无性系变异的影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24.
25.
采用5×4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估算了9个甘蔗亲本无性系的5个主要经济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表明,除父本株高外,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达差异显著水准,特殊配合力只有株高和锤度两性状差异达显著水准。根据性状的平均表现、一般配合力效应、特殊配合力效应和均方,评价了亲本无性系有关性状的遗传特点及其在甘蔗杂交育种上的应用。CP28—11作为母本能把其高糖特性传递给后代,崖71-374是最理想的父本,其杂种后代表现高糖高产。F_1代群体表现较好的组合有:选15×崖71-374,Co997×崖71-374和 CP28-11×崖73—512。  相似文献   
26.
应用表型聚类法,根椐7种性状的欧氐距离把40个甘蔗基因型划分为6个类群,从中筛选出24个基因型。进而应用遗传聚类分析,根椐6种性状的马氐距离把24个基因型划分为5个类群。发现经济性状最突出的类群是由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早熟高产高糖基因型福引79-8和来自毛里求斯的中熟高产高糖基因型福引79-9组成,经多点多年区试验证,这两个优良基因型的平均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均比对照种显著增产,可能成为福建蔗区的更新换代品种。结果还表明,聚类分析不仅是指导甘蔗亲本选配的有用工具,而且和稳定性分析一样,也是筛选鉴定甘蔗无性系,完善现有育种程序,提高选择效率的精确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