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1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98篇
林业   285篇
农学   253篇
基础科学   273篇
  244篇
综合类   1215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139篇
畜牧兽医   552篇
园艺   227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5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拓宽噬菌体宿主谱,本研究通过将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特异性噬菌体v B_Eco M_JS09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O157∶H7细菌进行多轮共培养,筛选到了6株能够同时裂解ETEC和EHEC O157∶H7的噬菌体,并多次传代和宿主谱鉴定,选择其中1株噬菌体Bp47-12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双层琼脂平板试验结果表明,噬菌体Bp47-12在平板上均呈现出了典型的裂解性噬菌体特征,空斑透亮,边缘整齐清晰,无晕环噬菌斑;宿主谱鉴定结果表明,ETEC和EHEC O157∶H7菌株均对噬菌体Bp47-12敏感,实现了噬菌体在ETEC和EHEC O157∶H7菌株之间的交叉裂解反应,拓宽了亲本噬菌体JS09的宿主谱;噬菌体Bp47-12能够耐受60℃左右高温,在p H值3~9时效价稳定;最佳感染复数为1;潜伏期为30 min,爆发期为70 min,平均爆发量分别为15;体外裂解试验结果表明,在5 h之内噬菌体Bp47-12能够有效裂解ETEC和EHEC O157∶H7菌株,OD600值下降约0.66;吸附曲线结果表明,在25 min之内,效价为105 PFU/mL的噬菌体Bp47-12能够完全吸附到宿主菌表面。本研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也为拓宽裂解性噬菌体宿主谱和应用噬菌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2.
李瑞芳  徐怡  薛雯雯  张志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82-10685
[目的]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的拮抗作用。[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枯草杆菌Bs501的发酵基础培养基和最适发酵条件,明确了几丁质的添加量及添加时机,分析了二价金属离子对枯草杆菌发酵液的影响。[结果]枯草杆菌在LB培养基上培养12 h达到对数生长末期,随后生长曲线快速下降,56 h出现小波峰。各因子对枯草杆菌Bs501生长量的影响为蛋白胨>蔗糖>酵母膏>K2HPO4,它们对枯草杆菌Bs501的抑菌活性为蔗糖>蛋白胨>酵母膏>K2HPO4。最佳基础培养基确定为3%蔗糖、1%蛋白胨、0.5%酵母膏0、.45%K2HPO4。最适发酵条件为:起始pH值7.0、培养温度30℃、发酵时间48 h。培养12 h添加0.5%几丁质诱导枯草芽孢杆菌Bs501产生拮抗物质的效果最显著。Ca2+可显著提高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结论]该研究为枯草芽孢杆菌的工业深层发酵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93.
994.
跨世纪农业情报改革发展中的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跨世纪中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先后启动并互动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为背景,以河南省农业发展需要和河南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信息所为样本,在总结改革道路和主要成绩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总结了该时期促进该所改革发展管理创新的主要思路、方法机制、主要内容体系及其在实践中的主要地位作用。提出了我国农业情报改革中管理创新的地位、宗旨、原则、方法和机制;系统总结了五年来加快该所信息工作改革发展的七大管理创新系统,包括战略创新、观念创新、策略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结构调整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作者指出的管理创新要坚持“5个始终”的宗旨、“三不以三不靠”的原则,及其独创的管理创新的方法和促进机制等,对新世纪我国农业情报机构的改革发展具有普遍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5.
芥菜类蔬菜植物学性状鉴定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芥菜(Brassica juncea Czem et Coss)的17个变种代表品种的叶片性状和根、茎、叶、薹、花的发育状况以及种子等植物学形态性状进行聚类,将参试品种分为叶用芥菜、茎用芥菜、根用芥菜、薹用芥菜和籽用芥菜等5个类群,同一类群的植株在形态上都有共同特征,并以特异强化的器官为主要的聚类依据。  相似文献   
996.
阿芸2号(原92—11品系)花芸豆由阿勒泰地区种子站、富蕴县种子站历经十余年选育,于2001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997.
 应用生物间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温室中,将供试的32个小麦品种幼苗用小麦叶锈菌(Puccinia recondita f. Sp. Tritici)的11个菌株分别进行了接种,对获得的侵染型资料经过处理,直接推导出品种和菌株的基因型。结果表明:供试的小麦品种和叶锈菌株间存在19个相应基因对,不同品种所含的抗病性基因数有所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基因愈多,可能表现的抗病力愈强,但其作用是在相应的无毒性菌株存在情况下而表现出来的。本研究结果对于小麦抗叶锈病育种工作在选择抗源品种作亲本方面,提供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遗传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998.
检测红谷霉素对2种供试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的作用机制,通过试验发现红谷霉素对芽孢杆菌的作用机制包括对细菌休眠芽孢的抑制和对芽孢萌发的抑制,在高浓度时对细菌芽孢有很明显的杀死作用;在低浓度时对处于萌发状态的芽孢有较强的杀死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后不同植被根际土壤微团聚体及颗粒的分形特征,为该地区植被恢复中土壤质量评价和生态恢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分析,运用分形理论,研究黄土丘陵区墩山小流域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人工灌木等6种植被根际土壤微团聚体以及颗粒组成的分形特征。【结果】黄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后,不同植被对土壤微团聚体以及颗粒组成影响不同。无论是根际还是非根际,天然草地0.25—0.05 mm、0.05—0.01 mm微团聚体含量以及土壤团聚状况、团聚度均高于人工灌木和人工草地,而0.25—0.05 mm、0.05—0.01 mm土壤颗粒含量以及分散系数、分散率低于人工灌木和人工草地,根际微团聚体分形维数和颗粒分形维数高于人工灌木和人工草地。除柳枝稷外,根际土壤团聚状况和团聚度高于非根际,分散系数和分散率低于非根际;不同植被根际微团聚体分形维数和颗粒分形维数均低于非根际土。相关性分析表明,与非根际相比,根际土壤微团聚体及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相关性更显著。【结论】黄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后,天然草地对于土壤微团聚体的改善作用优于人工灌木和人工草地。与非根际相比,根际土壤具有更好团聚结构,而且根际土壤分形特征能更好反映土壤性质的变化规律,因此可作为该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高粱新杂交种熊杂4号选育报告胡广群温景文王文华孙克威薛全义杨旭东(熊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铁岭市农科所高粱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省近年播种面积在400万亩左右,根据高粱生产上存在的不抗倒伏、抗病性差、丝黑穗病严重等问题,选育高产、优质、多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