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3篇
综合类   1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研究茉莉酸甲酯(MeJA)和日本龟蜡蚧诱导柿树挥发物对天敌昆虫红点唇瓢虫的吸引作用.结果显示:7月份当日本龟蜡蚧处于若虫阶段时,它的危害并不能诱导柿树对瓢虫的吸引;相反,用茉莉酸甲酯处理过的柿树表现出对瓢虫明显的吸引,呈现升高-降低-再升高的波动变化.在MeJA处理后的8 h(当天15:00)和24 h(第2天早7:00)达到高峰期,其对瓢虫的吸引率分别为78.2l%和73.42%.通过GC/MS分析,从MeJA处理的柿树和对照中共检出4类17种化学成分.2[10]一蒎烯和柠檬油精是在处理柿树中新增加的成分.另外3种萜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增加,其中α-蒎烯最为明显.这些挥发物组成的变化揭示了柿树吸引瓢虫的原因.根据对化学成分的分析,选择单组分柠檬油精和α-蒎烯来验证它们对红点唇瓢虫的吸引力.结果证明,两者对该瓢虫都有明显吸引力,在浓度为1×10-4和1×10-5g·mL-1时的吸引率分别为78.95%和75.61%.因此认为,MeJA可以作为一种信号转导分子用于诱导寄主植物释放挥发物,提高对蚧虫的生物防治效果.此外,发现萜类化合物在一天中的波动变化.直到MeJA处理后的8 h,6种萜类物质的含量都增加,但到了12 h,只检出α一蒎烯其含量为0.87%.然而到第2天早上7:00,所有6种萜类化合物又都重新检测到,其中α-蒎烯甚至达到了73.0l%.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高速逆流色谱从油松毛虫病原真菌布氏白僵菌CGMCCNo.2382菌株代谢浓缩液的乙酸乙酯粗提物中分离纯化具有杀虫活性的小分子毒素物质。【方法】用乙酸乙酯对白僵菌发酵液萃取,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对粗提物进行分离,其两相溶剂系统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3.5﹕5﹕3.5﹕5);利用GC/MS对分离物进行检测;并用饲喂、接触和注射法在油松毛虫幼虫上作毒性试验。【结果】从乙酸乙酯的萃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2-香豆满酮、间甲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甲基苯甲酸甲酯3种毒素物质,GC检测其纯度分别为81%、89%和80%;毒性测定结果表明,间甲基苯甲酸甲酯对油松毛虫幼虫的死亡率分别是饲喂法34.44%、接触法35.56%、注射法87.78%,而对甲基苯甲酸甲酯对油松毛虫幼虫的死亡率分别是37.78%、38.89%、91.11%。【结论】间甲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甲基苯甲酸甲酯为布氏白僵菌菌株(CGMCCNo.2382)的代谢毒素。  相似文献   
13.
1株对桃小食心虫具有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桃小食心虫虫体进行诱变,获得了1株球孢白僵菌菌株TSB011。经过对桃小食心虫致病力的检测和石蜡切片的显微镜观察,证实菌株TSB011对桃小食心虫具有较高的致病力。说明利用靶标昆虫的诱变来提高病原菌的致病力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红环瓢虫对其生境中害虫虫体气味的趋性反应.结果表明,红环瓢虫成虫对草履蚧幼虫和虫卵有明显的趋性;其幼虫对草履蚧雌成虫有明显趋性;且瓢虫对害虫的趋性反应与害虫虫体气味浓度相关,天敌昆虫必须达到一定数量时才表现出明显的趋性.  相似文献   
15.
柿子发酵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制成一种营养丰富的饮料,但发酵液经高温灭菌后,初期的发酵液总有沉淀生成,中期至后期的发酵液是澄清的。为了检测发酵到什么程度就不产生沉淀,本文对柿果中的蛋白质在发酵过程中的水解变化和它生成氨基酸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蛋白质的70%以上被水解后,发酵液经高温灭菌后不出现沉淀,在这个时期提取发酵液制备饮料,清彻透明,放置3月之久也是稳定的,而且氨基酸的含量最高,其它营养成份也保持最佳,得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化学实验教学应注重学生统筹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结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化学实验课教学的特点,分析农业院校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统筹能力,进而提高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柿果饮料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柿果饮料研究初报柿树在我国已有2000年的栽培历史,现广泛分布于20多个省、市、自治区,栽培面积约20万hm2。80年代末,全国柿果年产量是高已达到7.6亿斤,其中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和山西等黄土高原、干旱农作区是柿树的主要栽培区,占全国总产量的7...  相似文献   
18.
瘤坚大球蚧EulecaniumgiganteaShinji近年来是我国城市林木的重要害虫。作者于 1 998~ 1 999年在太原市和太谷县城设点 ,测定了该蚧虫的寄主树木国槐Sophorajaponica ,体内维生素B2 (VB2 )的变化规律 ,用蚧虫的虫口密度和生物学节律相对照 ,分析了污染—VB2 含量—蚧虫种群消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 ,污染区国槐枝条和叶片的VB2 含量极显著地高于清洁区 ;VB2 的变化与虫口密度呈正相关关系 ,回归式为Y =1 50 7.76x-1 70 .56,相关系数r=0 .839。在一年中 ,VB2 的含量呈现两个高峰期 ,正好与该蚧虫的两个取食期相吻合。由此认为 ,污染使树体内VB2 含量增高很可能是促进该蚧虫种群增长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9.
桃小食心虫病原菌—球孢白僵菌TST05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从自然染病的桃小食心虫幼虫上分离的球孢白僵菌TST05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测定不同培养基、外界不同温度和湿度对该菌株菌丝营养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该菌株在PDA、PPDA、SDAY、SMAY 4种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菌落厚而致密,产孢量均大于3.95×107孢子/mL;菌株适应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宽,15~30℃之间,RH 30 %~100%之间孢子均可萌发、生长和产孢.随着温度接近25℃、湿度增大,孢子的萌发率、菌落的生长速率和产孢量都显著增加.15℃、RH 100%时产孢量为1.32× 107孢子/mL;25℃、RH 30%时,产孢量也能达到1.37×107孢子/mL;25℃、RH 100%时产孢量达到6.19×107孢子/mL.15℃、RH 100%孢子萌发率为52.28%;25℃、RH>80%时,孢子萌发率都能达到90%以上.[结论]TST05菌株能适应北方干旱低温条件,可开发成为防治桃小食心虫的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桃小食心虫高致病性菌株,以在山西省自然感病的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上分离获得的5株病原真菌为材料,研究各菌株感染桃小食心虫幼虫的症状、对寄主的致死率,以及与菌株毒力相关的胞外类枯草杆菌蛋白酶、几丁质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变化,并评价其生物防治潜力。5个菌株在寄主上的感病症状和致死率有显著差异,感病后10天,球孢白僵菌BbTST05对寄主的致死率最高,为89.3%,其类枯草杆菌蛋白酶、几丁质酶和脂肪酶3种酶活性均最大;粉棒束孢IfTSL02对寄主的致死率及其蛋白酶、几丁质酶活性次之;尖孢镰孢菌的FoTSL01、FoTSL03和FoTSL04菌株对桃小食心虫的致死率均低于61%,3种胞外酶的活性也较低。因此,球孢白僵菌BbTST05和粉棒束孢IfTSL02可用于桃小食心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