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生长势一致的温克提子为试材,研究蚯蚓粪、牛粪和常规施肥3种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温克提子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粪处理的温克提子正造果和二造果的产量、百粒重、横径、纵径、总糖、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均高于牛粪和常规施肥处理,而可滴定酸含量均低于牛粪和常规施肥处理。二造果的百粒重、横径、纵径、总糖、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均低于正造果,二造果的可滴定酸含量高于正造果。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以环沟为基础的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龙眼树体水分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探索适宜的栽培模式,为龙眼的栽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成龄龙眼园中设环沟养殖蚯蚓、环沟覆白膜、环沟覆黑膜、环沟无覆膜处理,以无环沟无覆膜处理作对照,测定土壤温度、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树体叶片相对含水量、枝条水势等指标.[结果]环沟覆黑膜、环沟覆白膜、环沟养殖蚯蚓及环沟无膜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其中环沟覆白膜处理能显著增加土壤温度,相比对照处理各土层平均提高1.92℃;环沟覆膜养殖蚯蚓处理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及含水量,和对照处理相比,有机质提高8.31 g/kg,含水量提高1.1%;环沟养殖蚯蚓的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下同),但枝条水势与对照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处理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及枝条水势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结论]环沟蚯蚓能增加土壤水分和有机质含量,提高龙眼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枝条水势,可在生产上进行应用;龙眼园夏季不宜采取覆膜措施.  相似文献   
33.
以"桂香"、"早熟一号"龙眼品种为试材,比较了管道输液施肥和常规土施对龙眼果实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输液显著提高了果实品质,果实纵横径、单果重、单株产量、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优于土施处理。"桂香"和"早熟一号"龙眼的输液处理比土施处理的纵径分别提高了3.24、2.40mm,横径分别提高了0.72、2.45mm;"桂香"和"早熟一号"龙眼的输液处理比土施处理的单果重分别提高了19.57%、20.28%;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23.23%、5.73%;可食率分别提高了4.45%、5.2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10.83%、17.24%;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8.89%、10.48%。管道输液还有效地提高了龙眼果实矿质营养元素N、K、Ca的含量,但对果实矿质营养元素P和Mg的含量影响不明显。"桂香"和"早熟一号"龙眼的输液处理比土施处理的果实N含量分别提高了17.37%、23.27%;果实K含量分别提高了12.93%、17.30%;果实Ca含量分别提高了32.33%、16.96%。  相似文献   
34.
以引进的大平2号蚯蚓及本地两种蚯蚓进行了不同品种蚯蚓处理石灰法造纸废水沉降底泥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大平2号蚯蚓处理效果明显好于本地环毛蚓和异唇蚓,大平2号蚓单卵平均孵化4.4条,在底泥中从幼蚓长为成蚓约需60d,每天每克蚯蚓消耗底泥0.97g左右  相似文献   
35.
利用蚯蚓规模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蚯蚓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将城市生活垃圾条形堆放,投入蚯蚓用蚯蚓粪覆盖,每25 kg含水重为70%的腐熟的垃圾,可产生1 kg的蚯蚓和8 kg的蚯蚓粪。在冬季,垃圾堆高1 m以上,表层覆盖一层废旧草帘,蚯蚓可正常生长发育,周年进行垃圾处理。  相似文献   
36.
对罗汉果嫁接苗、组培苗、薯块苗进行栽培比较试验,以期充分了解其生长、结果特性,为罗汉果苗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嫁接苗的长势比组培苗和薯块苗要好,其真叶数和株高的净生长量最多;结果数最多的则是组培苗,其次是嫁接苗,最少的是薯块苗。  相似文献   
37.
在国家“九五”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黑龙港上游农业高效持续发展研究”中,重点进行了“提高苹果内源和外观品质”的子课题研究。该项目获2002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8.
采用断根输液法对缺铁失绿症的苹果树分别施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酸铁、螯合铁和邻啡罗啉铁3种铁肥,试验结果表明,断根输液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和铁的含量,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从而获得较好的复绿效果。邻啡罗啉铁是适合根系输液矫正苹果树缺铁失绿症的铁肥品种。  相似文献   
39.
以输液滴干的方式对苹果树输入不同的铁肥溶液,通过测定叶片SPAD值、活性铁含量及荧光参数等指标,寻求矫治果树缺铁黄化病的适宜方案。结果显示:输铁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的SPAD、活性铁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果树缺铁黄化现象均得到了明显矫治,尤以输Fe-N处理最为显著;输FeSO_4处理虽也能矫正果树缺铁失绿症,但在复绿的同时伴有轻微肥害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0.
台农1号杧果于1994年由广东省农业科学技术中心从台湾引进后,因为具有早熟、优质、丰产稳产性好、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目前正逐步成为广西杧果的主栽品种。果树的树形对于树体生长、果实丰产、病虫危害都有重要影响。目前杧果生产上常用自然圆头形,大枝之间没有主从关系,直立大枝多,树冠多郁闭,影响了杧果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使台农1号这一优良品种在生产上更好的发挥作用,笔者进行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