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1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 产蛋后备鸡、产蛋鸡粗蛋白质及氨基酸的修订 GB/T 5916-2004产蛋后备鸡前期和中期饲料粗蛋白质营养参数主要依据GB/T 5916-1993而定,没有变动,但删除了产蛋后备鸡育成后期阶段;  相似文献   
112.
热应激对蛋鸡的影响及其避免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3.
啤酒酵母甘露寡糖对肉鸡肠道微生物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探讨了啤酒酵母甘露寡糖对肉仔鸡肠道微生物、短链脂肪酸以及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AA肉仔鸡公雏300只,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啤酒酵母甘露寡糖0、0.05%、0.1%、0.15%(w)及添加魔芋甘露寡糖0.1%.结果表明:添加酵母甘露寡糖减少了盲肠内大肠杆菌数量(约为对照的28.95%)和沙门氏菌的数量(约为29.50%)(P<0.01),0.05%和0.10%处理可以促进双歧杆菌生长(分别提高约为11.98%和10.54%)(P<0.01);添加0.05%和0.15%酵母甘露寡糖分别提高了新城疫一免和二免后14 d抗体效价水平(P<0.05),0.1%酵母甘露寡糖提高了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性(P<0.05),0.05%和0.1%处理提高了巨噬细胞的吞噬力(P<0.05),说明酵母甘露寡糖在减少肠道致病菌数量和调节免疫力方面的作用效果达到或好于魔芋甘露寡糖(P<0.05).结果显示,3个剂量的啤酒酵母甘露寡糖均能抑制肉鸡肠道致病菌生长,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更好,中低剂量则更有利于提高肉鸡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14.
鸭饮水习性及饮水用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为水禽,传统意义的养鸭,以江、河等水面放养为主。近年来,规模化的商品肉鸭、种鸭实行舍饲、旱养,采用鸡用饮水器供鸭饮水,没有开放水面供鸭嬉水。本文结合鸭饮水习性就各种鸭用饮水器优缺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5.
不同人工授精方法的比较研究袁建敏,宁中华,石榜驰,李吉祥,王忠,谢德润北京农业大学种鸡场(102209)前言人工授精技术应用于鸡的繁殖,不仅提高了公鸡的利用率,减少饲养公鸡的成本,而且保证了种蛋的受精率自始至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是不同的种鸡场采精和...  相似文献   
116.
蛋鸡采食行为调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消化道较短,食糜通过消化道速度较快。因而必须频繁采食才能保证营养需要,鸡没有嗅觉,有不甚发达的味觉,其采食主要靠视觉和记忆,同时许多环境因素也影响鸡的采食行为,因而研究鸡采食的特性将有助于我们日常饲养管理。1神经内分泌调控象哺乳动物一样,鸡的采食行为受神经控制。在鸡下丘脑的腹中核和侧核存在食物中枢──采食中枢(或称饥饿中枢)和饱感中枢。如果采食中枢受破坏则造成鸡厌食,如果饱食中枢受破坏则造成暴食而形成肥胖。中枢调节鸡的日常采食,但是关于禽类的下丘脑食物中枢的部位以及对随意采食的调控作用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117.
分别于夏季采用7日龄AA肉鸡公雏264只,春季采用7日龄AA肉鸡和北京油鸡公雏各144只,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进行地面平养和笼养生产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季笼养AA肉鸡2~4周龄日增重低于地面平养(P<0.05),5周龄时高于地面平养(P<0.01);春季笼养AA肉鸡2周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体重高于地面平养(P<0.05);但笼养对AA肉鸡全期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试验末体重、饲料转化率、死亡率没有影响(P>0.05)。笼养北京油鸡表现为3~6周龄平均日采食量、体重高于地面平养(P<0.05),笼养对北京油鸡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死亡率没有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18.
共轭亚油酸对肉仔鸡体组成和肉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对肉仔鸡体组成和肉品品质的影响。240只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配到4个日粮处理组(0%、0.25%、0.5%和1%CLA),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结果表明:42d时,0.5%和1%CLA组肉仔鸡胸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CLA组肉仔鸡42d腿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肉仔鸡的腹脂率在各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1%CLA组肉仔鸡胸肌粗蛋白质粗脂肪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5%、1%CLA组肉仔鸡胸肌滴水损失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结果表明,CLA可改善肉仔鸡屠体性状,增加鸡肉系水力和延长货架存放时间。  相似文献   
119.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储存期玉米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雌性科宝商品代雏鸡144只,根据体重均衡原则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分别饲喂由储存2、4年的玉米配制的试验饲粮,与储存0年的玉米作对照,试验期42 d,测定17日龄时血液淋巴细胞转化率,21、42日龄时免疫器官指数、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和血清溶菌酶活性指标。结果表明:1)21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储存2年的玉米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血液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储存4年的玉米显著降低了肉鸡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和脾脏指数(P<0.05),显著降低了淋巴细胞对伴刀豆球蛋白A的反应性(P<0.05),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新城疫抗体效价和溶菌酶活性(P<0.05)。2)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储存2年的玉米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血液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也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储存4年的玉米显著降低了肉鸡脾脏指数和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P<0.05),对其他免疫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显示,玉米储存期过长可导致肉鸡的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20.
研究了半纯合日粮分别添加 0 .4 %的茶多酚 (TP)和果寡糖 (FOS)对 2 8~ 4 2日龄母肉鸡的生产性能等的影响。结果为 ,添加TP和FOS比对照显著降低了死亡率、腹腔脂肪重量和腹腔脂肪率 (P <0 0 5 ) ,并且TP对腹腔脂肪的抑制效果比FOS大 (P <0 0 5 ) ;添加TP显著降低了盲肠菌群的总数、各菌群的数量以及细菌代谢产物的总量(P <0 0 5 ) ;添加FOS不影响盲肠菌群的总数 ,但选择性地显著增加了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和真细菌 (Eubacteria)群、降低了其他菌群的数量以及酚类和吲哚的含量 (P <0 0 5 )。试验认为 ,茶多酚和果寡糖具有降低死亡率和腹腔脂肪沉积以及改变盲肠菌群的效果 ,茶多酚表现的是类抗菌素效果 ,即 ,非选择性地降低所有菌群的数量及其代谢产物含量 ,而果寡糖的效果是选择性地增加有益细菌、降低盲肠内挥发性脂肪酸以外的代谢产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