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黑种皮绿豆新品种苏黑绿1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黑绿1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最新选育的绿豆新品种,2010年12月通过江苏省鉴定.本文就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作一介绍,供广大科技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2.
苏绿2号绿豆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豆是中国南方夏季栽培的主要豆类作物之一,近几年随着人们对豆类作物的喜爱其种植面积日益扩大。但目前南方地区普遍缺少适合本地区栽培的绿豆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苏绿2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绿豆新品种,2011年1月通过江苏省鉴定。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以及高产栽培技术作简要介绍,供广大科技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3.
苏菜豆1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菜豆新品种,2009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通过.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品质优等多种优点,适合本省及邻近省份作保护地或露地栽培.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供蔬菜研究单位及农技推广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4.
分析了红肉火龙果酒天然酵母发酵期间其糖组分、酒精度、p H、可滴定酸、总酚、抗氧化活性、甜菜苷含量、色泽、甲醇、高级醇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发酵6 d后,可转化糖全部耗尽,酒精度达到10%(V/V)以上,该天然酵母菌株的起酵速度和转化糖利用率明显优于目前常用的商业葡萄酒酵母。发酵期间,火龙果酒中高级醇(异丁醇、3-甲基丁醇、2-甲基丁醇)和甲醇的含量均处于正常果酒含量范围内,并且也没有观察到明显的色泽变化。随着酵母发酵的进行,新鲜火龙果中正己醇(及其衍生物)和正十三烷两种主体风味成分的相对含量逐步下降。同时,生成了很多新的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是醇和酯类,其中乙醇、苯乙醇、乙酸苯乙酯、异戊醇、2-甲基-1-丁醇和异丁醇构成了火龙果酒的主体风味。  相似文献   
85.
小豆是我国人们喜爱食用的食用豆新品种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出口豆类品种之一。江苏常年小豆栽培面积在100万亩左右。为进一步给江苏广大豆农提供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就适合本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小豆新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6.
WRKY转录因子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调控抗逆基因的表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析大豆转录因子GmWRKY58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从大豆中克隆了GmWRKY58 c DNA全长,推导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生理生化特征与进化关系,并研究了其亚细胞定位和在不同组织及非生物胁迫下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GmWRKY58基因c DNA ORF全长为954 bp,编码317个氨基酸。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GmWRKY58蛋白质定位于细胞核中。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表达分析表明,GmWRKY58在大豆根、茎、叶、花和荚等组织均有表达,根、茎、叶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花和荚。在大豆根中,GmWRKY58基因受高盐、干旱、低N和缺Fe等非生物胁迫因子强烈诱导,在高盐胁迫下,基因表达量增加187.4倍;GmWRKY58基因受水杨酸(SA)、低温及低P和低K等诱导轻微,差异表达不显著。由此推测,GmWRKY58转录因子在大豆抗盐、抗旱、低N和缺Fe等非生物胁迫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7.
本研究对190份蚕豆种质资源的17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灰色关联度、相关性、主成分等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筛选出适宜江苏省种植且具优良性状的蚕豆种质资源。结果表明,该批蚕豆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单株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6.84%;变异系数最小的是播种至始荚期的天数,为0.73%。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都表明,单株荚数和分枝数是影响单株粒重的主要因素。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8.335%,较大程度上反映了蚕豆种质资源的表型特征。聚类分析将190份蚕豆种质资源在遗传距离4.9处划分为5类,第1类群适宜机械性收割,第2类群可作为早熟品种选育的基础,第3类群可作为鲜食蚕豆品种的亲本;第4类群属于高产型,籽粒适中,并且植株较高,有一定增产潜力;第5类群为大粒型,丰产性较差,但植株较高,在选育高秆大粒型时可加以关注。育种工作中可结合性状间的关系培育新品种与新品系,为蚕豆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
从抗大豆花叶病毒病( SMV)大豆材料科丰1号中克隆到2个编码PR10蛋白的新基因Glyma09g05430和Glyma15g15509,Glyma09g04530和Glyma15g15590基因的ORF全长均为477 bp,编码158个氨基酸。序列比对与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表明:Glyma09g04530和Glyma15g15590是大豆中2个编码PR10蛋白的新基因。 Glyma09g04530和Glyma15g15590基因在大豆的根、茎及叶中均有表达;接种大豆SMV后,Glyma09g04530和Glyma15g15590基因在大豆科丰1号的叶片中的表达均被强烈诱导并高效表达,显示Glyma09g04530和Glyma15g15590基因与大豆SMV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9.
‘苏菜豆7号’是以‘81-6’为母本,以‘丽水红花’为父本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矮生菜豆新品种。中熟,花紫色,嫩荚扁棍形,荚绿白色。株高52.9 cm左右,平均荚长15.7 cm,宽0.9 cm,平均单荚质量7.5 g。从播种至采收嫩荚50 d。田间对病毒病、叶霉病和根腐病抗性能力强。种子为扁椭圆形,平均千粒重为345.2 g。每667 m~2豆荚产量800~1 200 kg。适合江苏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春秋季露地和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90.
"苏豇5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豇豆新品种,具有中熟、高产、抗病等优点,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作一阐述,供广大蔬菜研究单位及农技推广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