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5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21.
通过对影响秃尖长的各生育阶段气温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拔节期—成熟期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日较差、≥10℃平均积温等气象因子对玉米小穗分化、干物质的积累和运输及秃尖长的影响更为突出。一定范围内,拔节期—乳熟期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日较差等越低,且拔节期—吐丝期≥10℃平均积温越高,秃尖就会越长,则产量越低;反之,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22.
枸杞总糖含量与环境因子的量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北方6省区枸杞采样分析枸杞总糖与土壤养分和气象因素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枸杞籽总糖含量受气象和土壤环境因子共同影响,其中土壤水解氮、速效钾、pH和有机质是影响枸杞总糖含量的主要因子。气象因子中果实形成期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和全生育期积温均与枸杞总糖含量关系密切,且气象因子较土壤养分对总糖含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3.
以春小麦"宁春4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定位试验,利用可升降式紫外灯装置,观测增加不同剂量UV-B情况下春小麦的株高、绿叶数及叶部形态的变化状况.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显示,UV-B增强使春小麦植株矮化、绿叶数减少、叶角变小、单叶叶面积减小.单叶叶面积减小的原因是叶长和叶宽都有所减少.多数情况下,随着UV-B辐射增加量越多,春小麦株高和叶形态受到的影响程度越大.在中高海拔干旱半干旱地区,UV-B增强使春小麦的株型缩小、绿叶教减少,这会对春小麦的于物质积累和籽粒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4.
土壤肥力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为例,研究酿酒葡萄(Vitaceae)品质和土壤条件(主要是肥力条件)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北方5个酿酒葡萄主产区连续2年采集的酿酒葡萄和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应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酿酒葡萄总糖、总酸、单宁、pH值及糖酸比等化学品质因子和土壤条件(土壤有机质、pH、全盐、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主要是肥力条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采收期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5个肥力因子对葡萄总糖含量有明显影响,其中以氮元素(包括全氮和碱解氮)的影响程度最大,并且随着土壤肥力增高,葡萄总糖含量逐渐降低;(2)葡萄单宁含量和采收期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7个因子的关系比较密切,其中以有机质、碱解氮对单宁含量的影响最显著;(3)酿酒葡萄的pH值及糖酸比和采收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关系较为密切,葡萄pH值及糖酸比均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4)葡萄总酸含量和土壤条件的关系不密切。为优化酿酒葡萄田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优质酿酒葡萄区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宁夏山区干旱演变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宁夏山区8个县站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比较分析了宁夏山区近38 a(1971-2008年)的各月干旱指数,并分析全年、月度干旱的站次比和干旱强度的年际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山区年季干旱强度呈现降低趋势,但干旱发生频率和干旱面积增加,特别是2000年之后干旱频率和站次比呈增加趋势;宁夏山区以轻旱-中旱为主,特大干旱发生相对较少,近5 a来山区各县发生区域性干旱频率增加较明显;春旱和秋旱有加重的趋势,而夏旱和冬旱发生少,但春、夏、秋连旱在2000年之后发生频率和涉及的区域呈现增加的趋势;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宁夏山区干旱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6.
[目的]为了解马铃薯光合生理特性及生长的适宜气象条件,以高效利用宁夏农业气候资源提高马铃薯品质与产量,大力发展宁夏特色农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方法]利用CIRAS-Ⅰ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马铃薯光合生理要素日变化,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宁夏西吉县马铃薯生理因子与气象因子日变化规律,研究作物生长关键期(开花期、块茎膨大期)气温、湿度、CO2浓度、光强等气象因子对马铃薯生理各要素日变化的影响。[结果]①马铃薯试验田间的空气湿度呈"U"型余弦曲线形式变化,而光合有效辐射和气温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②田间CO2浓度与马铃薯叶片细胞间隙CO2浓度成正相关性,二者日变化均呈"W型双峰"曲线;③马铃薯生长季内,在空气相对湿度较为适宜的晴天,其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生理要素的日变化与环境因子太阳辐射的日变化规律是一致的,都表现为"M型双峰"曲线形式,且有明显的"午休"现象;④光照过强引起叶片光合作用出现的"午休"现象通常与气温最高值和湿度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同步。[结论]该研究可为宁夏地区马铃薯的大规模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戒毒困难,复吸率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社会难题。在这其中,女性复吸尤其值得关注,女性由于特殊生理、心理特点,其复吸影响因素更为复杂。本文以此为思路,首先分析了女性复吸毒的现状和危害,接着对导致女性复吸毒的影响因素主要从个体方面的生理,毒品使用类型和方式,心理以及外在方面的家庭、朋辈、社会等几个维度进行了较细致的、深入的分析,旨在找出影响女性复吸的有关因素,为预测女性复吸发生和制定控制复吸策略提供依据,提高我国戒毒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28.
为了探索连续多年免耕轮作对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的影响,以麦稻水旱轮作免耕试验为对象,采用常规土壤养分测定法、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冗余(RDA)分析等方法,对连续多年田间保留农作物残茬免耕及传统耕作土壤的养分、微生物种群、酶活性等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连续13年田间保留农作物秸秆、残茬免耕轮作与传统耕作轮作0~20 cm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丰度在农作物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发生了变化,第一核心种群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性杆菌门(Acidobac-teria)丰度最高,呈增加趋势;第二核心种群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丰度呈下降趋势;连续多年免耕轮作处理土壤中心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含量分别比传统耕作处理提高了4.9%、22.8%、21.7%;免耕轮作处理的作物在绝大部分生长阶段与土壤酶的关联性优于传统耕作轮作处理。免耕处理Z4与传统耕种处理T4比较,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性氮、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27.7%、20.3%、16.1%、30.8%、19.3%;两种土壤的微生物代谢通路差异主要表现为氨基酸类通路,免耕轮作处理的绝大多数氨基酸类通路在第1时期(小麦拔节期)和第3时期(水稻孕穗期)比传统耕作轮作激活程度强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免耕轮作处理中,硝基螺菌属(Nitrospira)、厌氧黏细菌属(Anaromyxobacter)与全钾、速效钾、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含量,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与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连续多年田间保留作物残茬、秸秆,为微生物提供了较多的“食物”,以及连续多年免耕轮作措施减少土壤微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是培肥地力的根本原因。而合理轮作免耕土壤中的变形菌门、酸性杆菌门等核心优势细菌种群,以及土壤酶的催化作用优于传统耕作,它们共同促进了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转化和循环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29.
光质和光强对酿酒葡萄光合速率及糖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两年的田间试验资料,分析了不同光质和光强对酿酒葡萄光合速率及糖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对酿酒葡萄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在光强较弱的时候,彩色薄膜覆盖有促进葡萄光合作用的效果。光合速率随光强增大而增大,上午各处理间的差异较大,午后这种差异逐渐减小。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对葡萄糖分积累有影响,且光强越大糖分积累越高.光照减弱后糖分积累降低。彩色膜覆盖对葡萄糖分积累也有一定影响,多数会使葡萄糖分积累减少。  相似文献   
30.
宁夏主要作物霜冻灾损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1—1996年宁夏霜冻灾害资料和同期NOAA(AVHRR)资料和霜冻遥感监测结果,构建了宁夏主要作物霜冻灾损评估模式,检验结果表明:所采用模式方法比较客观、实用,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