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林业   9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揭示云南亚洲象的肠道微生物组成以及两地不同圈养方式对其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于2022年9—11月采集昆明市圆通山动物园(采用圈舍、纯人工饲养模式,n=2)和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阿镇管护站(采用自然地圈养模式,偶有人工投喂,n=3)的5头亚洲象粪便,提取DNA后,利用16S rDNA V3—V4区扩增子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从亚洲象粪便样本中共获得611 857条有效序列,聚类产生2 485个操作分类单元(OTU),分属20个门和173个属,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是所有亚洲象粪便样本中的优势菌门,毛螺菌科、瘤胃球菌科、F082、Rikenellaceae为优势菌科。Ace指数(t=4.831,P=0.021)和Chao1指数(t=3.96,P=0.32)分析结果表明,勐海亚洲象粪便的菌群丰度显著高于圆通山组(P <0.05);不同地区生活的亚洲象的粪便菌群结构和功能有所不同。综上,两地亚洲象的肠道菌群有一定的共性,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不同生活环境会导致亚洲象肠道的微生物菌群差异,野生模式的圈养方式会使亚洲象肠道微生物群落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32.
高温胁迫对膏桐幼苗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3个种源膏桐实生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不同温度处理下水分饱和亏缺、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的质量摩尔浓度、叶绿素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膏桐对35 ℃高温具有很强的耐受性;在45 ℃极高温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元阳种源的生理指标变化不明显,澜沧、宾川种源的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的质量摩尔浓度、膜透性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变化明显;其中脯氨酸积累较高.胁迫末期,元阳、澜沧和宾川种源分别为25 ℃适温处理的4.00、19.33和35.04倍.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3个种源膏桐的高温耐受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元阳种源、澜沧种源、宾川种源.  相似文献   
33.
文山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 Tsai et Liu)在中国西南地区为害较为严重。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endrolimus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DPWCPV)制剂的应用对控制文山松毛虫的危害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利用群落特征指数分析方法,比较了在DPWCPV和农药2种防治方式下,云南松林内昆虫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与文山松毛虫发生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DPWCPV防治松林内昆虫的物种丰富度高,天敌昆虫类群优势度高,文山松毛虫的发生量较小;而在施用化学农药防治松毛虫的松林内昆虫多样性较低,昆虫的物种数量少,文山松毛虫的发生量大。研究结果为揭示DPWCPV持续控制松毛虫危害的机制提供了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34.
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了云南建水县、石屏县和元阳县采集的麻疯树树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及GC对其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了解析,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组成及相对含量。从麻疯树叶的挥发性物质中分离出53个色谱峰,鉴定出40种化合物。化合物类型包括醛、酮、酯、萜类化合物、甾醇类、脂肪酸、烷烃、烯烃、芳香族化合物等。麻疯树叶的提取物中发现了含量丰富的多种具有开发价值的物质如三萜类、植物甾醇类、天然维生素E和植醇等。其中元阳县采集的麻疯树叶的化合物组成和相对含量与其它两个地点采集的略有差异,为了解麻疯树的化学物质基础和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了云南建水县麻疯树Jatropha curcas不同部位(叶、树皮及种子)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了解析,分离鉴定了各组成及相对含量。从麻疯树叶、树皮、种子挥发性物质中分别分离出 45,58,35 个色谱峰 ,并分别鉴定出32,33,23种化合物,各占挥发性成分的 84.26%,81.14%,68.61%。化合物类型包括醛、酮、酯、萜类化合物、甾醇类、脂肪酸、烷烃、烯烃、芳香族化合物等。麻疯树叶、树皮及种子的化合物组成和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在麻疯树叶、树皮及种子的提取物中发现了多种具有开发价值的三萜类、植物甾醇类物质及一种用途广泛的平台化合物5-羟甲基康醛。图1表1参16  相似文献   
36.
多效唑对麻疯树结实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麻疯树的花蕾期至初花期喷施多效唑,开展了多效唑对麻疯树生长影响及种子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多效唑对麻疯树具有抑制营养生长,增加果枝率比例,提高产量的综合影响。其中2g/L浓度的多效唑喷施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7.
为建立麻疯树施肥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麻疯树的生长及结实情况。结果表明:麻疯树的新梢生长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果枝率则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施肥量为100 g/株时果枝率最高,达30.8%;当施肥水平处于50~200 g/株时,施肥量对麻疯树单株种子产量影响较大;施肥水平为100 g/株时,单株产量最高,达201.7 g/株,比对照增加239.6%;麻疯树种仁含油率、果实与种子质量比均与施肥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38.
核桃是云南最具特色的高原林产业,为了有效防控核桃病虫危害,显著提高核桃品质,在云南大姚开展了核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示范。通过2年园艺技术、生物防控、物理诱杀等技术措施的应用,调查表明,示范林主要病虫害平均危害率较对照林降低了26.94%,产果量较对照林增产24.3%。结果表明,该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能为生产安全、优质的云南省特色“精品核桃”提供保障,有利于云南核桃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