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林业   2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选用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Pers.)Murrill)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木材进行生物性降解,研究不同降解时间对杉木木材化学成分、结晶度、微力学性能和微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密粘褶菌不降解杉木木材的木质素,其中边材综纤维素、纤维素和半纤维含量在6周分别降低了6.91%、4.07%和13.34%;心材综纤维素、纤维素和半纤维含量在6周分别降低了6.84%、4.09%和12.97%。木腐菌处理后,杉木木材纤维素结晶度均有所降低;杉木的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均呈现减小的趋势,18周时降到最低,杉木边材抗弯强度减少了46.17%,抗弯弹性模量减小了29.66%,心材抗弯强度减少了53.74%,抗弯弹性模量减少了47.74%。  相似文献   
52.
以安徽徽州地区古建筑木结构构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配制的联合防腐阻燃药剂,对试件进行常压浸渍处理和真空加压处理,研究了处理工艺对其载药量、阻燃性能、耐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加压浸渍处理的试件载药量较常压浸渍处理方法载药量提高约为1.5~3.0倍;(2)经常压浸渍处理的试件阻燃性氧浓度值较未处理组提高约为5%,经加压浸渍处理的试件阻燃性氧浓度值较未处理组提高11%左右;(3)未处理组平均质量损失约为经常压浸渍处理的1.20倍,是加压浸渍处理的试件质量损失的4.02倍。真空加压浸渍较常压浸渍处理各项性能指标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3.
《复合材料学》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该文介绍了安徽农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验教学和教学评价体系4个方面进行的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4.
6种竹材的微纤丝角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开发利用竹材资源及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6种竹材的微纤丝角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3年生6种竹材微纤丝角不同,其中麻竹最大,刺黑竹最小,其他4种无显著差别;1、3和4年生的慈竹和孝顺竹微纤丝角随着年份的增长先降低,然后趋于稳定,刺黑竹的微纤丝角也呈现先增加然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55.
安徽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第三期项目,在我省合肥、蚌埠、淮南、滁州等4个市、16个县内进行.本项目区位于安徽省中东部的江淮分水岭地区,该区域旱涝、风沙和干热风、冻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常造成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因此积极营建农田林网,预防和降低自然灾害.但从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6.
雪松针叶树脂道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裸子植物的叶在结构上比被子植物的叶变化较少,而且不受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通过常规切片和整体透明离析处理的方法对雪松(Cedrus deodara)针叶树脂道进行全面的解剖学研究,描述了雪松针叶树脂道的数目和位置、树脂道细胞的结构,对树脂道进行整体离析观察.本试验整体离析观察结果可为横切面上观察到树脂道的数目、位置提供补充,同时也为"裸子植物叶中树脂道一直被用为鉴别特征"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57.
不同染料对棕榈藤材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8种染料对单叶省藤和黄藤进行染色,研究不同性质染料对藤材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结构染料对2种藤材渗透率的影响变化。结果表明:酸性大红-GR对单叶省藤和黄藤的纵向渗透率分别为48.2%和38.9%,与其他染料相比均是最大的,其染料上的—SO3H解离的磺酸基—SO-3与木纤维中的亲水基团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形成共价键。不同结构染料对单叶省藤的渗透大小依次为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直接染料碱性染料;对黄藤的渗透大小依次为活性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碱性染料。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竹龄与部位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纤维形态及结晶度的影响,为实现毛竹在制浆造纸、竹纺织品等工业生产中的高效选材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采用纤维离析法,借助普通光学显微镜,测定纤维形态;通过Segal法计算相对结晶度。  结果  竹龄主要影响竹材的纤维长度,纤维长度随竹龄的增长而增大,且80%的纤维长度为1 000~2 500 μm,属长纤维。轴向高度对毛竹材纤维形态的影响较小,纤维壁腔比、长宽比在3个取样部位间差异显著(P<0.05),但未有明显变化规律;轴向上,不同位置纤维长度未见显著差异。径向纤维长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竹肉、近竹青、近竹黄;结晶度与竹龄无明显关系,径向上由近竹黄到近竹青呈现递增趋势。在影响竹材纤维形态的因子中,竹龄贡献率最大,影响最为明显。  结论  毛竹纤维形态受竹龄影响最大,受径向取样部位影响明显,轴向高度影响较小,所有部位纤维可用于工业生产,建议将竹龄作为原材料筛选的优先指标。图6表6参22  相似文献   
59.
该文以金寨一年生的毛竹为研究对象,在0.3m、1.5m、3.5m、5.5m、7.5m处取样,并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实验,分析一年生毛竹的化学成分在高度上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金寨一年生毛竹木素和灰分在高度方向上有一定变异规律:木素含量从根部到顶部呈下降趋势,且趋势越来越平缓;灰分含量随竹高增加而增加,其他化学成分含量无明显变异规律.  相似文献   
60.
冬、夏采伐期毛竹主要物理力学性能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别山区3年生毛竹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冬、夏两个采伐期采集试样,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冬季采伐期的毛竹材气干密度(0.742±0.054) g/cm^3和基本密度(0.628±0.047) g/cm^3均大于夏季采伐期毛竹材的基本密度(0.645±0.043) g/cm^3和气干密度(0.755±0.040) g/cm^3,两个采伐期毛竹材密度差异均显著;在冬季采伐期采集的毛竹材弦向气干干缩率、全干干缩率、径向气干干缩率、全干干缩率及体积气干干缩率、全干干缩率分别是夏季采伐期的1.96、1.56、1.96、1.62、1.96及1.71倍,差异显著;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剪强度、抗弯强度及抗弯弹性模量夏季采伐期采集的毛竹材均大于冬季采伐期的,差异显著。采用直线方程和曲线方程两种形式对所测力学属性与基本密度之间关系进行经验模型的预测,结果显示:抗弯强度适合用直线方程而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剪强度及抗弯弹性模量用曲线方程拟合效果更佳,且显著相关;各力学强度均随着基本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两个采伐期力学性能的差异可能是两个采伐期的温度、降水等环境因子通过毛竹密度影响其力学性所致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