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90篇
农学   89篇
基础科学   122篇
  66篇
综合类   570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384篇
园艺   131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探究枳橙砧木对沃柑树体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筛选桂南地区沃柑适宜的砧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采取长期定位试验,对嫁接在枳橙上的沃柑果实品质进行持续3年(2018—2020年)的研究,以资阳香橙砧、枳砧和红橘砧沃柑为对照,分析其树体指标(砧木干周、接穗干周、干周差、株高、挂果数量)及果实品质指标(单果重、果实横径、纵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可食率、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柠檬酸、总糖、固酸比)等的变化。【结果】综合3年数据可知,枳橙砧沃柑在单果重、挂果数量和部分品质指标上优于其他砧木,3年平均挂果数为299个,单果重为143.07 g,维生素C含量为19.92 mg/100 m 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51%,柠檬酸含量为0.584%,总糖含量为12.46%,固酸比为21.42。枳橙砧与枳砧相比,呈现出生长势强,挂果数量多等优势,但与香橙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结合单果重表现,枳橙砧沃柑无明显的下降趋势,与香橙砧沃柑相比,均能持续稳产。枳橙砧沃柑的果实品质整体表现低于枳砧沃柑,但进入丰产期后,二者品质差异不显著。对比其他3种砧木,红橘砧...  相似文献   
53.
在全国推进工程专业教育认证的大背景下,融合专业认证OBE理念、认证标准,以及生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就课程教学方法、课程目标、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达成分析等方面对生物工程专业的生物安全与法规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教学改革达成了课程目标,为培养工程型人才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4.
“太平二号”蚯蚓食性复杂,喜食畜禽粪便,能够降低畜禽粪污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蚯蚓对硒也有很强的富集作用。该试验在半发酵牛粪中添加不同比例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 SS)与富硒酵母(selenium-enriched yeast, SY)的混合硒(10 mg·kg-1,SS∶SY=1∶1,1∶2,1∶4)养殖蚯蚓,探究硒元素对蚯蚓生长繁殖和蚯蚓粪肥力(N、P、K)的影响,选择富硒蚯蚓的适合养殖浓度及复合硒比例,在蚯蚓处理牛粪的同时提升蚯蚓富硒效果。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在牛粪基料中添加硒元素,蚯蚓的日增殖倍数与日增重倍数较低(P<0.01),试验组中以SS组生长繁殖较好;(2)试验组蚯蚓蚓体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试验组中,SY组蚓体硒含量显著高于SS组(P<0.05);(3)SY组与混合Ⅲ组(SS∶SY=1∶4)蚓粪中N含量最高,混合Ⅰ与混合Ⅲ组蚓粪的P含量最高,混合Ⅲ组蚓粪中K含量最高;(4)各试验组蚓粪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以混合Ⅰ组蚓粪硒含量最高,SS组蚓粪硒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55.
为明确扇吸式杀虫灯在鲜食玉米田间的应用效果及对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采用抽样鉴定方法调查扇吸式杀虫灯的诱虫谱,通过田间试验调查其对主要害虫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控制范围和防控效果,并采用黄板、糖醋酒液和陷阱法取样调查其对玉米田间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扇吸式杀虫灯在鲜食玉米田可诱集9目40科的昆虫,对亚洲玉米螟的有效控制距离在60 m左右,单灯控制面积约1.1 hm2。在大喇叭口期,灯光防控处理对亚洲玉米螟的株防效为25.83%,显著低于化学防控处理的76.74%;在乳熟期,化学防控处理的虫孔减退率为75.29%,显著高于灯光防控处理的21.18%,灯光防控处理、化学防控处理和对照的茎秆活虫数、虫孔隧道长度和雌穗防效差异均不显著。距灯80 m范围内不同距离的主要害虫与天敌种群数量基本一致,玉米不同生育期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和相似系数变化较大,但在同一生育期不同距离间均无显著差异,说明田间节肢动物群落主要受玉米生育期的影响,扇吸式杀虫灯对田间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无显著影响。表明扇吸式杀虫灯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有限,对田间节肢动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可作为鲜食玉米田防治亚洲玉米螟的辅助手段,但无法替代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56.
在信丰县,大阿镇大阿村的朱清能几乎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知名度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他的名字紧紧地和农机联系在一起,一提到他,人们自然会想到农业机械化,说他是靠农机致富的典型。  2000年 40多岁的朱清能是个大学物理系毕业的本科生。 80年代初,他还是一所中学的物理教师,可自读大学时起就立志要在红土地上有一番作为的朱清能又怎么愿局限于三尺讲台呢 ?1986年,他毅然撇下“铁饭碗”,承包起学校的农场,开始了他农机致富的征程。  身为物理系本科毕业的朱清能深深懂得农业机械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1986年,他在乡农…  相似文献   
57.
从冬枣贮藏保鲜的方法和影响其贮藏保鲜的因素等方面,对冬枣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总体来看,冬枣贮藏保鲜的物理贮藏方法包括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和减压贮藏,化学方法中包括一些化学杀菌剂、保鲜剂和激素处理,考虑到化学药剂的残留对人体的影响,近几年来,科研人员逐步探索开发冬枣采后生物防治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论述了影响冬枣保鲜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冬枣自身因素、农业技术措施和环境条件等,并对当前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8.
以徐州城北生态农业公园总体规划为例,推行生态造园理念,精心构思农业项目,在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格局重建、城郊观光农业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将城郊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与观光农业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思路,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9.
草间小黑蛛雌成蛛对小菜蛾和菜青虫幼虫的捕食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雌成蛛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和菜青虫(Pierisrapae)幼虫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草间小黑蛛对小菜蛾2,3,4龄幼虫及菜青虫1龄至2龄初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瞬间攻击力口和日最大捕食量1/Th分别为0.7435,0.6571,0.5490,0.5796和47.85,9.93,2.66,4.21头。草间小黑蛛有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大,捕食作用率相应降低;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捕食作用率(E)与自身密度(P)的函数关系式为E=0.2026P^-0.3430。相互干扰会降低草间小黑蛛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寻找效应,但对其捕食量影响不大。在小菜蛾和菜青虫幼虫的混合种群中,对草间小黑蛛进行选择性观察,结果表明草间小黑蛛偏嗜小菜蛾。  相似文献   
60.
冬小麦,夏玉米不同品种(系)之间的氮营养效率的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不同冬小麦夏玉米品种(系)之间氮营养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冬小麦品种(系)中, 93132具有较高的基础产量, 而农大95对氮肥反应最为敏感; 3个夏玉米品种(系)中, 西玉3号不仅具有较高的基础产量, 而且对氮肥的反应较好。冬小麦夏玉米不同品种(系)间最佳产量和最佳施氮量有较大差异。 从施肥经济效益分析, 冬小麦以农大95最佳, 夏玉米以西玉3号最高。在180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