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林业   44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41.
4种不同施肥处理对澳洲茶树组培苗生长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量4种不同施肥处理下澳洲茶树组培苗株高和地径月生长量,分析组培苗株高和地径的生长动态;并对各施肥处理下株高和地径进行Logistic曲线拟合,确定Logistic曲线的3个参数及速生点和速生期,为澳洲茶树组培苗科学施肥和抚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2.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广西金秀产香料植物茴香菖蒲(Acorus illiciodes)的挥发性成分,应用气质联用进行分析和鉴定,其主要成分为草蒿脑,占总挥发性成分的71.89%。  相似文献   
43.
【目的】深入研究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肉桂酰乙醇脱氢酶(CAD)基因序列中的关键片段并利用其进行木质素合成调控。【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EuCAD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根据编码蛋白保守结构域的分布情况进行筛选,获得一段44 bp关键序列用于构建RNA干扰载体并转化烟草,获得转基因植株并对基因表达水平、木质素含量等表型进行检测。【结果】获得28个转基因株系,转基因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与野生型无异,随机挑选3个株系进行检测,发现CAD基因表达水平均较野生型显著降低,以R1株系降幅最大,降至野生型的12.51%。对R1株系进一步检测发现,其茎部直径与野生型无异,但木质部厚度较野生型显著降低,其中第4节处降低11.75%,第6节处降低10.06%,茎部整体木质素含量较野生型降低15.26%。表明该RNAi片段显著抑制烟草中CAD基因表达并影响烟草木质素合成。【结论】通过序列分析筛选出的EuCAD基因小片段,可通过RNA干扰显著影响烟草木质素合成,为尾叶桉木质素合成调控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4.
以良种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4个无性系的组培苗为材料,采用实生苗为对照,比较樟树无性系的造林效果,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樟树幼林生长量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培无性系苗与实生苗之间的生长量和生物量并未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施肥水平的樟树幼林在生长量和生物量上均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施肥水平之间表现为0.35 kg/株 0.25 kg/株 0.15 kg/株,但施肥水平0.35 kg/株与0.25 kg/株之间差异很小,从樟树芳樟油原料林定向栽培的经营目标以及成本核算分析,施肥以0.25 kg/株的水平比较适宜,其幼林能达到枝叶生物量高产的目标,产出比大,综合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45.
红锥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锥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对其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诱导培养基为BMT+6-BA 0.3 mg/L+NAA 0.25 mg/L,诱导率达到了85%;最适增殖培养基为BMT+6-BA 0.3 mg/L+NAA 0.5 mg/L,芽增殖系数3.58,且生长健壮;单芽在1/2 BMT+IBA 1.5 mg/L+IAA 0.3 mg/L培养基上生根效果好,生根率82%;炼苗成功后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6.
47.
为给香花油茶分类地位的确认提供一定的参考,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11份山茶属植物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利用DPSv3.01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引物共扩增出77条带,其中有52条多态带,多态性比例为67.5%。根据ISSR聚类分析结果,在遗传距离为0.42时,11份山茶属植物可分为4类,第1类为5个普通油茶的无性系,即:湘林27、桂无5号、赣190、岑软2号和岑软24号;第2类为宛田红花油茶;第3类为陆川大果和博白大果油茶;第4类为香花油茶。根据研究结果可以推测香花油茶不属于普通油茶。  相似文献   
48.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油茶组培苗第1、5、8代继代苗和实生苗在移栽培育前3个月中IAA、GA3、ZR和ABA 4种植物主要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组培苗与实生苗各器官中GA3、ABA和IAA含量分布趋势一致,只有内源ZR分布水平有差异。组培苗刚移栽时各器官中IAA、GA3、ZR含量都远高于实生苗,而ABA则低于实生苗;移栽1个月后,组培苗各器官中IAA、GA3、ZR含量骤然下降;此后继续培养的2个月中,组培苗各器官激素水平略有回升或维持平稳,但都略高于实生苗。移栽后,实生苗和组培苗叶片组织中ABA/GA3(K值)和ABA/(GA3+IAA+ZR)比值变化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组培苗K值降低幅度大于实生苗,移栽培养3个月后K值与实生苗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9.
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芳樟枝叶产量和含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有利于枝叶产量提高,钾有利于含油率的增加。芳樟枝叶产量及含油率均达到理想值,氮、磷、钾的用量分别为115.67 g·株^-1、33.19 g·株^-1、133.40 g·株^-1,相应枝叶产量为2.67 kg·株^-1,含油率为1.43%。故氮、磷、钾最佳的施肥配方为1︰0.29︰1.15。  相似文献   
50.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广西金秀产香料植物茴香菖蒲(Acorus illiciodes)的挥发性成分,应用气质联用进行分析和鉴定,其主要成分为草蒿脑,占总挥发性成分的71.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