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8 毫秒
11.
为解决季节性干旱导致云南省烤烟减产的问题,开展了烟秆生物炭改善云南典型植烟土壤持水性的研究,进而为生物炭在烟叶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穴施不同用量生物炭(0%、1%、4%、7%、11%干土重)对黄红壤(YR)、黄棕壤(YB)、赤红壤(LR)、水稻土(PD)和紫色土(PE)5种典型植烟土壤持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显著提升5种土壤持水性,一次浇水周期较对照延长1~5 d,对烤烟产量的影响因土壤类型而异。其中,1%~11%范围内,YR土壤持水性随着生物炭用量增加而降低,施用生物炭1%土壤持水性最好,与对照相比,烤烟生育期总补水量显著降低59.5%,土壤含水量平均下降速度显著下降50.4%,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32.3%。但施用生物炭导致烤烟最高减产37.9%。YB土壤持水性随着生物炭用量增加呈升高趋势,施用生物炭11%最好,相比对照,烤烟生育期总补水量显著降低41.3%,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93.3%,产量无显著提高。随着生物炭用量增加,LR土壤持水性先增加后降低,施用生物炭4%效果最好,烤烟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46.2%和68.8%。随着生物炭用量增加,PD和PE的土壤持水性及烤烟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施用生物炭7%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烤烟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7.0%和55.6%,总补水量分别显著降低40.3%和26.8%,土壤含水量平均下降速度分别显著降低37.4%和36.5%,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提高94.4%和121.7%。烟秆生物炭对于云南典型植烟土壤的保水效果明显,其最佳施用量视土壤类型而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外源活性物质促进烤烟增产提质的机制,筛选玉溪烟区最有效的根系调控物质。【方法】通过盆栽试验,评价了5种外源活性物质的促生效果。【结果】复硝酚钠与海藻酸钠混合剂和FZB42菌剂处理团棵期和现蕾期的根系参数、地上部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均大幅度高于对照(P0.05),烟叶产量分别提高20.8%和28.1%。回归分析表明,烟株总根长与烟叶干物质积累量在团棵期(R2=0.90,P0.01)和现蕾期(R2=0.94,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提高并持续保持较大的烟株根长是外源物质促进烤烟增产、提质的关键,FZB42菌剂为玉溪烤烟根系调控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赤霉素不同喷施时期对烤烟上部叶开片的影响,进一步完善烤烟上部叶田间调控关键技术。[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设打顶后0 d(打顶当天)、1、2、3、4、6、8、10 d,共8个喷施时期处理,分析上部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相比各喷施清水对照,烤烟打顶3 d内喷施赤霉素均可有效促进上部叶开片,烟株上部叶面积和叶重增幅随喷施时间后移先升后降,各叶位增幅均以打顶后2~3 d喷施赤霉素处理最大。打顶后2 d喷施赤霉素,上部1~6叶平均叶面积和叶重增幅分别为24.8%和24.4%,上等烟比例、上等烟产量、总产量和产值分别提高2.7%、11.49%、7.24%和11.27%;烟碱降幅和总钾增幅最大,化学成分最为协调。[结论]在打顶后2 d喷施赤霉素最有利于烤烟上部叶开片和产质量的提高。根据天气情况,打顶后3 d内合理喷施赤霉素可有效避免降雨的影响,这对烤烟上部叶的有效调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明确玉溪市烤烟-油菜轮作田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进而为烤烟有害生物综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用马来氏网在玉溪市烤烟-油菜轮作田对昆虫种类及数量进行调查。[结果]结果表明:烤烟-油菜轮作田共采集昆虫5089头,隶属9目26个类群。植食性优势类群为叶蝉类、蛾类,寄生性优势类群为姬蜂和茧蜂,捕食性优势类群为捕食性食蚜蝇;烤烟-油菜轮作田主要害虫蛾类发生高峰期6-7月,叶蝉发生高峰期在9月,主要天敌姬蜂类发生高峰期在9月,茧蜂发生高峰期在6月,捕食性食蚜蝇发生高峰期在4-5月;[结论]烤烟-油菜轮作田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性指数6月最高,分别为1.985 0、2.762 0、1.0000;优势度指数3月最高为0.8840;Ss/Si稳定性指数在0.0088~0.1385,Sn/Sp稳定性指数在0.7142~2.000, Ss/Si和Sn/Sp稳定性指数8月最高。6–8月烤烟旺长期至采收期昆虫群落结构最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生物炭对烤烟几种常用农药残留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土壤中添加外源生物炭对烟叶及土壤中顺式氯氰菊酯、甲霜灵和砜嘧磺隆3种农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药后10 d,施炭处理烟叶中顺式氯氰菊酯、甲霜灵和砜嘧磺隆含量较相应对照分别降低25.63%、57.10%和39.84%,其中,甲霜灵已降至最大残留限量以下;施药后40 d,施炭处理烟叶中顺式氯氰菊酯和砜嘧磺隆也降至最大残留限量以下。施药后10 d,施炭处理土壤中顺式氯氰菊酯、甲霜灵和砜嘧磺隆含量较相应对照分别增加176.23%、115.05%和23.28%。可见,施用生物炭可以显著降低烟叶中顺式氯氰菊酯、甲霜灵和砜嘧磺隆3种农药残留量,缩短供试3种农药的施药安全间隔期,增加土壤农药残留量。结果为应用生物炭调控作物农药残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明确云南省烟区小春作物蚜虫和蚜茧蜂种类,为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2015年对云南省小春作物蚜虫和蚜茧蜂进行广泛的采集调查,标本带回室内,蚜虫制作玻片标本,蚜茧蜂成虫保存于75%酒精中,在显微镜下进行鉴定。【结果】鉴定出蚜虫12属15种,蚜茧蜂7属21种;其中寄生烟蚜的蚜茧蜂有5属8种,烟蚜茧蜂寄生的蚜虫有5属6种。【结论】云南省烟区小春作物蚜虫和蚜茧蜂种类丰富,针对不同的蚜虫种类可以有针对性的扩繁优势蚜茧蜂种类进行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烟蚜茧蜂的交配行为,探讨雌蜂传递的线索对引发雄蜂交配行为的作用,为烟蚜茧蜂的规模化繁殖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室内显微镜下和温室繁蜂棚内直接观察烟蚜茧蜂的交配行为,设死亡处女雌蜂(n=19)、碾碎的雌蜂腹部(n=15)、接触过处女雌蜂的滤纸(n=15)、仅提供雌蜂视觉线索(n=20)和空白对照(n=20)5个不同的试验处理,观察雌蜂传递的嗅觉和视觉线索对引发雄蜂求偶行为的作用.[结果]雄蜂交配行为包括接近、求偶、爬背、敲打触角、交配试探、插入、交配、分离,处女雌蜂交配行为包括逃跑和拒绝交配或接受交配、交配、休息.雄蜂与处女雌蜂的交配过程可划分为搜寻和求偶、交配前期、交配和交配后期4个阶段,且试图交配的雄蜂求偶成功后一般能够与处女雌蜂完成整个交配过程.雄蜂会试图与交配过的雌蜂、死亡的雌蜂发生交配行为,但仅出现交配前期.接触过活体处女雌蜂的滤纸和压碎的雌蜂腹部能够引发雄蜂强烈的振翅反应,而密闭在透明容器中的处女雌蜂不能引发雄蜂的振翅反应.[结论]烟蚜茧蜂的交配行为由—系列固定行为组成,雌蜂传递的嗅觉线索是引发雄蜂求偶行为发生的关键因素,雌蜂腹部是短程雌性性信息素产生的来源.  相似文献   
18.
菜蚜茧蜂(Diaeretiella rapae)是蔬菜蚜虫的重要天敌。为了明确菜蚜茧蜂对我国常见4种蔬菜蚜虫的控制作用,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菜蚜茧蜂对萝卜蚜、甘蓝蚜、豌豆蚜和蚕豆蚜的寄生作用。结果表明:菜蚜茧蜂对萝卜蚜和甘蓝蚜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放蜂后21 d,其寄生率多在20%以上;对豌豆蚜的寄生作用较弱,放蜂后21 d,寄生率最高不超过10%;对蚕豆蚜寄生率最低,多在1%左右,只有极少数蚜虫被寄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玉米根系与烟草疫霉菌游动孢子的互作及玉米根系分泌物对烟草疫霉菌各个生育阶段的抑菌活性,并利用HPLC-MS分析了根系分泌物中具有抑菌活性的物质。结果表明,玉米根系能吸引烟草疫霉菌游动孢子,其分泌物也能使孢子休止并裂解。进一步研究表明,玉米根系分泌物对烟草疫霉菌游动孢子的释放、休止孢萌发及菌丝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在浓度0.90 mg/m L时抑制率分别为73.8%、87.2%和55.2%。HPLC-MS分析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中存在苯并嗪类化合物丁布及其降解产物门布,其中门布对烟草疫霉菌菌丝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浓度0.30 mg/m L时抑制率达90.94%。综上所述,玉米根系既能吸引游动孢子,又能分泌对烟草疫霉菌具有抑制活性的苯并嗪类化合物。该结果对合理利用玉米与烤烟轮作控制烟草黑胫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物炭对山坡地烟叶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坡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和保水保肥能力差是导致烤烟产量普遍低于山间平地的重要原因之一。生物炭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提升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本试验研究其对烤烟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通过二因素两种地形(山坡地、山间平地)和6个生物炭施用量处理(0、4.5、9.0、13.5、18.0、22.5t/hm 2)的大田试验,评价生物炭对烟叶产量和产值、烟株农艺性状、氮肥利用效率和氮素表观损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山坡地烤烟产量和产值显著低于山间平地。同一生物炭施用量条件下,山坡地烟叶产量和产值相对增幅显著高于山间平地。当生物炭施用量介于0~13.5t/hm 2时,山坡地烟叶产量和产值均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而显著增加;而进一步提高生物炭施用量,烟叶产量和产值增加不显著。山间平地烟株氮素吸收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回收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山坡地烟株。与不施生物炭的对照相比,山坡地烟株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回收利用率相对增幅均显著高于山间平地烟株。随着生物炭施用量增加,氮素表观损失量显著降低。相对于山间平地而言,山坡地植烟区应用生物炭的增产增收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效果更加显著,其适宜生物炭施用量为13.5t/hm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