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0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72篇
林业   515篇
农学   311篇
基础科学   281篇
  240篇
综合类   2201篇
农作物   275篇
水产渔业   169篇
畜牧兽医   1614篇
园艺   451篇
植物保护   186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315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1966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保险丝断了之后……!河北@许晓波  相似文献   
152.
153.
木麻黄无性系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42个木麻黄无性系在广东汕头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各无性系幼林生长与苗期的相关性较差,苗期选择不可靠;各无性系树高、冠幅和保存率都具极显著差异,利用树高、冠幅和保存率对无性系进行综合选择是可行的;运用加权评分法筛选出东山2、莆20、东山短、抗1、88、抗3、平5、C6、701、南山7等生长迅速且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54.
新农科建设“安吉共识”的达成,为农林高等教育发展和农林人才培养提供了目标指向。作为新农科建设的一部分,新林科建设旨在通过改革创新重点解决林科人才培养和专业学科建设与国家需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高等农林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加强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以及新农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林业行业发展的需要。当前,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研学结合不够;人才培养方案与新农科建设和林业的新发展脱节等。为此,立足中国国情,顺应国际林业发展趋势,对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调整,提出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林业人才为目标导向、实施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强产教研融合、加大本科核心课程和“慕课”建设力度的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基于此,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在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和探索。一是重新修订林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理想信念、林业情怀、人文素养、理学素养、专业综合素质、审辩思维、创新创业、交流协作、全球视野...  相似文献   
155.
为探索黄龙病防治途径,开展微波热处理对黄龙病的防控效果研究。该研究搭建了微波热处理平台,对长春花微波热处理参数(转盘转速、单个磁控管的微波功率、磁控管数量)进行优化,并用优化后的参数组合对感病长春花进行热处理,处理后90 d内跟踪检测长春花叶片中黄龙病菌的浓度、淀粉和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长春花微波热处理的最优参数组合为单个磁控管的微波功率150 W、3个磁控管、转速15 r/min;热处理90 d后,感病长春花叶片中的黄龙病菌Ct值(阈值循环数,该值低于32时为阳性)由阳性(17.01±0.97)转至近阴性(31.91±2.35),病菌浓度下降了99.98%,淀粉含量和类黄酮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植株的活性恢复较好。研究表明,微波热处理有效抑制植物体内的黄龙病菌,可为黄龙病的规模化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6.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分离大鼠肝细胞和kupffer细胞的方法.大鼠体外肝脏灌流,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肝细胞与kupffer细胞,糖原染色鉴定肝细胞,墨汁吞噬实验鉴定kupffer细胞.结果表明,此方法分离的肝细胞和kupffer细胞活性都在95%以上,新分离的肝细胞鹅卵石样,贴壁能力不是特别强,...  相似文献   
157.
立足"三农",服务市场,办出农业类高职学院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三农"服务是我国农业类高职学院办学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同时,农业类高职教育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发展变化的影响,只有办出特色,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文中提出了高职学院办学的一些基本思路,对学院自身的办学实践进行了总结,为如何办好农业类高职学院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8.
为建立猪附红细胞体双抗体夹心ELISA(DAS-ELISA)检测方法,本研究以抗猪附红细胞体单克隆抗体为捕获抗体,兔抗猪附红细胞体多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优化工作条件,建立猪附红细胞体DAS-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最佳工作条件为:捕获抗体包被浓度为5.42 g/mL,检测抗体浓度为6.84 g/mL,酶标...  相似文献   
159.
以膜荚黄芪太空搭载种子建立的33D、22H群体及未搭载原种(CK)群体的SP2代成药株为研究对象,对19个表型性状进行特征变异及多样性分析,以筛选具有优异性状的膜荚黄芪种质资源。结果表明:诱变后代群体的19个性状变异幅度、遗传多样性存在不同程度差异,33D、22H群体及CK群体地上部分的4个质量性状的变异系数CV范围分别为0.35~0.78、0.38~0.84、0.41~0.64,即变异幅度表现为22H>33D>CK,遗传多样性指数H′范围分别为1.67~2.13、1.66~2.02、1.44~2.21,即变化幅度为CK>33D>22H;7个数量性状的CV范围分别为0.17~0.62、0.17~0.67、0.20~0.83,H′范围分别为1.47~2.01、1.72~2.04、1.59~2.11,即变异幅度表现均为CK>22H>33D;8个产量构成性状的CV范围分别为0.09~0.53、0.15~0.55、0.09~0.97,即变化幅度为CK>22H>33D,H′范围分别为1.81~2.09、1.73~2.06、1.59~2.03,即变化幅度为33D>22H>CK。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将诱变后代群体植株的12个数量性状指标简化为4个主因子,33D和22H群体数量性状累计贡献率均大于CK,分别达68.669%和70.414%,并筛选出二级分枝数、单根干质量、有效根长、侧根数、根长、折干率可作为膜荚黄芪评价代表性指标;诱变后SP2代地上部性状隶属函数值小于CK,产量构成性状隶属函数值大于CK。通过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将诱变后SP2代的2个群体分别归为3类不同类型植株(即I、II和III型),第I类群为良好类、第II类群为优势类、第III类群为后备类,综合评价筛选出性状优异种质39份、产量构成性状优异种质16份、矮株型高产种质3份。  相似文献   
160.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广泛发育,可影响土壤磷素有效性。目前鲜见生物结皮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研究报道。本文以该区不同年限退耕地的生物结皮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生物结皮对土壤全磷、有效磷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物结皮的形成可显著提高结皮层土壤全磷含量,而下层(010 cm)全磷含量差异不显著; 2)生物结皮的形成可显著提高结皮层土壤有效磷含量,研究区生物结皮层土壤有效磷含量为3.27~5.87 mg/kg,占到同层土壤全磷含量的0.57%~0.95%,生物结皮层磷酸酶活性高于下层(010 cm) 381倍; 3)生物结皮对土壤磷素有效性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与生物结皮发育阶段有关; 4)生物结皮主要通过提高结皮层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进而提高了土壤磷素有效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结皮的形成有助于提高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土壤磷素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