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5篇
农学   19篇
  5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0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优质啤用大麦新品种扬农啤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育经过 我院自60年代末开展饲用大麦新品种选育,曾育出8023白壳、紫壳和村农1号、2号等多棱饲用(或食用)大麦品种.80年代又开展啤用大麦新品种选育.1994年育成啤用大麦新品种苏农21,1998育成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扬饲麦1号.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我们注重新引进品系的利用与高代品系的改良,1990年以QS(QS318/S 191)为母本,以日本优质啤麦苏引麦2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于1995年育成大麦新品系苏B9607.同年参加院品系比较试验,1996年进入省多点试验,两年表现均突出,综合性状优良.1997~2000年先后参加省大麦区试验和生产试验,因综合性状优良且增产幅度大.2000年8月通过省中间试验并报审,于2000年12月正式审定为"扬农啤2号".  相似文献   
12.
硬草为上海市和江苏省淮北地区稻茬麦田的主要恶性禾本科杂草。由于目前尚无较理想防除硬草的麦田除草剂,硬草的发生和危害逐年加重,每年造成约2万吨的粮食损失,已成为该地区粮食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自1989年始,我们对硬草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 探讨硬草的综合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中国啤酒麦芽工业对啤酒大麦原料的需求及国内外啤酒大麦原料质量状况 ,对如何增强国产啤酒大麦在国内啤麦原料市场竞争力 ,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饲用大麦新品种扬饲麦3号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大麦新品种扬饲麦3号在不同播期、密度、肥料用量及运筹方式下的茎蘖动态和产量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①扬饲麦3号在10月27日播种,群体茎蘖动态发育合理,穗粒结构比较协调,易获高产。②适宜基本苗应为225万-300万/hm^2。③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每公顷施纯氮270kg左右,基肥:苗肥:拔节孕穗肥以5:2:3的运筹方式为好,不仅可以获得高产,而且可以提高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15.
以扬饲麦3号、港啤1号、扬农啤2号和Frankin等4个品种为试材,分析施氮水平对冬大麦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品种产量、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地上部含氮量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千粒重下降,各品种氮肥利用效率亦下降。不同氮肥处理水平下,大麦产量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氮肥偏生产力呈显著负相关。地上部氮积累量与氮肥生产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生理效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氮肥生产效率与氮肥生理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氮肥农学效率与氮肥偏生产力呈显著正相关,氮肥偏生产力与氮肥生理效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栽培大麦(2x)与球茎大麦(4x)种间杂种的产生及其细胞学鉴定结果。二者杂交成胚率平均可达48.43%,胚培成苗率平均可达25.64%。杂种F1染色体数为21,通过C-带鉴定表明,7条为母本栽培大麦染色体、14条为父本球茎大麦染色体。F1花粉母细胞中染色体构型:单价体4-7个、三价体1-3个,其余为二价体。杂种植株形态为父本球茎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60年代末期开始多棱大麦新品种的选育,70年代曾有出8023白、8023紫、村农三号、2号等课大麦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SO年代初开展啤麦品种选育的同时,仍未放松多棱大麦品种的选育。尤其是80年代中期,由于啤酒行业的迅猛发展,掀起了种植啤麦的高潮,导致多棱大麦种植面积的锐减,以致多棱大麦品种奇缺。但我们认为国内外生产的大麦主要用于饲料。随着饲养业的发展,大麦作为优质饲料粮的发展潜力很大。因此选中西引2号等为中心亲本,配了一批组合。扬饲麦1号(原名6907品系)即来自西引2号X菲特组合。该品系在选种圃中即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8.
大麦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的选育和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大麦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的选育,主要研究了不育的保持与育性的恢复;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观察;三系及杂种不同时期酯酶同工酶的表现;开花性状;不同棱型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另外,就大麦杂优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氮肥运筹对港啤1号群体质量及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给啤酒大麦优质高产栽培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在配合磷肥的前提下,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对啤酒大麦港啤1号群体质量、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效穗数、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随之增加;随着氮肥用量后移,越冬苗、返青苗、最高茎蘖数、有效穗数均呈下降的趋势,成穗率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综合考虑大麦群体质量、产量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等多项指标,啤酒大麦港啤1号以总施氮量225kg/hm2、基肥与穗肥比例为8∶2的组合较好,可获得5790.75kg/hm2的产量,并生产出符合酿酒业标准的优质啤麦原料。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大麦开颖性状的遗传规律,以5个开颖品种(系)(黄长芒大麦、沪1154、1430R、99-7122、扬0187)和1个闭颖品种(91单2)为亲本,采用6^2完全双列设计,配制杂种F1.开花期利用图象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测量亲本及杂种F1的开颖角度,并对所测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同时计算公共亲本的系列方差Vr和系列协方差Wr,以测验开颖性状的遗传模型.推断其显(隐)性基因频率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亲本间和杂种间的F值分别为237.71^**和162.48^**,表明开颖角度在亲本间和杂种间的差异均这到极显著水平;(2)Wr依Vr的回归方程为Wr=4,5128+0.8968Vr,r=0+9339^**,回归系数与0的差异(t=5.23^**,df=4)达到极显著水平,与1的差异(t=-0.60,df=4)不显著,即开颖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回归截距与0的差异(t=0.86,df=4)也不显著,即开颖性状的遗传属完全显性类型;加性、显性和环境方差的估计数依次为45.922、20.321和1.210,说明加性遗传方差比非加性遗传方差更重要;开颖显性方向和程度随亲本和组合而有所不同,平均而言.开颖性状是减效基因表现为显性,即闭颖对开颖表现为显性;(3)15对正反交杂种F1中有3对的开颖角度存在正反交差异,表明大麦开颖性状有时还受到细胞质基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