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5篇
农学   19篇
  5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0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明确大麦主茎穗与分蘖穗出穗差异及其对穗型的影响,以1个二棱大麦和1个六棱大麦品种为材料,考察大麦主茎穗和不同分蘖穗的出穗顺序及其穗部性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主茎和分蘖的出穗期不一致,随出穗期延迟,穗长、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呈下降趋势,主茎穗与分蘖穗1和分蘖穗2之间的差异较小。因此,大麦高产栽培应控制合理的基本苗和2个左右的分蘖穗。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国内外103个大麦品种(系)种质进行耐盐碱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盐碱对大麦成活率、株高、穗长、节间长、单株穗数、单株粒数、产量和千粒重等9个农艺性状均有不同程度影响。(2)经系统聚类分析,耐盐等级分为4类,包括极不耐盐品种有41份,占39.8%;不耐盐品种42份,占40.7%;较耐盐品种7份,占1.9%;耐盐品种13份,占12.6%。  相似文献   
23.
为探讨扬农啤5号高产的最佳基本苗,研究调查分析了扬农啤5号4个不同基本苗的茎蘖动态、产量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基本苗对生育前期茎蘖动态有一定的差距,但返青拔节后差距进一步缩小,成穗数相差较小,产量差异不显著.对扬农啤5号而言,适当降低基本苗、促进个体生长,在确保一定穗数的前提下,争取大穗大粒是进一步提高扬农啤5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4.
大麦植株干物质分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建立大麦产量品质形成预测模型奠定基础,通过定量分析不同品种和氮肥处理大麦干物质分配和转移的变化过程,建立大麦植株干物质分配动态模型.模型采用Richards方程描述大麦干物质分配指数的动态变化,引入叶片潜在分配指数、茎鞘潜在分配指数、籽粒潜在分配指数3个品种遗传参数反映不同品种在器官间的干物质分配差异;采用两段Richards方程来描述大麦茎鞘在灌浆期前后的干物质分配动态,较好地解决了两段方程的衔接问题;运用氮素影响因子来校正不同氮素水平对大麦干物质分配的影响,引入潜在临界含氮量和潜在最小含氮量2个品种遗传参数来表达氮素对不同品种干物质分配影响的差异.利用不同品种、氮肥、播期和种植地域试验数据检验模型.结果表明,大麦干物质在叶片、茎鞘、穗和籽粒间分配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绝对预测误差为0.001~0.252 kg·m-4,RMSE为0.007~0.186 kg·m-2,精度良好.模型体现出较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5.
环境对大麦籽粒啤用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环境对大麦籽粒啤用品质的影响,研究了10个大麦品系在6个试点中籽粒的长、宽、厚、千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等5个与啤用品质相关的性状,分析了不同性状在品系、试点间的差异性及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系的籽粒长度、宽度、厚度、千粒重在不同品系间、试点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籽粒蛋白质含量在不同试点间的差异达极显著,而品系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6.
施肥水平对冬大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合理利用氮肥,进一步提高大麦产量和品质,以扬饲麦3号、港啤1号、扬农啤2号和Frankin共4个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0(CK),90(NL),180(NM)和270kg/hm2(NH)4个氮肥水平下冬大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及对籽粒贡献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提高,大麦干物质花前积累量呈增加趋势,积累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各器官的转运量在NM处理(180kg/hm2)范围内呈增加趋势,高于此范围则下降。氮素营养花前积累量和转运量各品种均呈上升趋势,花前积累率、转运率和对籽粒氮的贡献率都呈下降趋势。不同品种不同氮肥处理下大麦干物质转运量以茎秆为最大,转运率大部分以芒壳+穗轴为最高,对籽粒的贡献率以茎秆为最高。各器官氮素转运量以叶片最高,转运率以芒壳+穗轴最大,氮素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以叶片最高。大麦各品种籽粒产量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关系,氮素积累量与施氮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大麦最高产量的最佳施氮范围为212.42~261.97kg/hm2。  相似文献   
27.
优质高产啤用大麦新品种扬农啤5号(原代号为苏B0306)系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于2003从如东6109×苏农22杂交组合中选育而成,属于弱春性、早熟二棱皮大麦,于2006年8月通过江苏省大麦中间试验,该品种已申请国家品种保护,现委托上海农场种子公司独家经营该品种,为加速该品种的推广,充  相似文献   
28.
大麦穗和茎秆生长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系统构建大麦形态发生模型,以生理发育时间为基础,用Richards方程模拟了大麦穗伸长、节间伸长和增粗的动态过程,并在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大麦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穗型大麦穗长预测值的绝对误差范围为0.05~1.66 cm,RMSE为0.33 ~0.75 cm.不同株型大麦各节间长度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绝对误差为0.04~6.08 cm, RMSE范围为0.43~4.43 cm;各节间粗度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绝对误差0.002~0.112 cm, RMSE范围为0.017~0.048 cm.模型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性和一定的机理性.  相似文献   
29.
啤酒大麦与饲用大麦籽粒结构和淀粉粒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大麦籽粒结构和淀粉粒与其用途的关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对啤酒大麦(港啤1号和扬农啤2号)与饲用大麦(扬饲麦1号)的籽粒结构和淀粉粒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表现相似的胚乳结构,但啤酒大麦的淀粉粒与蛋白质结合不紧密,饲用大麦的淀粉粒和蛋白质结合较紧密,且饲用大麦的蛋白质基质含量高于啤酒大麦。采用碱处理和差速沉淀法分离了籽粒胚乳大、中、小淀粉粒,虽然品种间淀粉粒的形态无明显差别,但大、中、小淀粉粒的大小和含量差异很大。DSC分析所得参数表明,大淀粉粒糊化时的起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和终结温度(n)高于相同品种的中、小淀粉粒,且糊化过程所需的热焓(△H)也较高。  相似文献   
30.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大、小淀粉粒的分离和特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给小麦品质育种提供依据,以3个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济南17号、扬麦12号和扬麦9号)为材料,分离了大、小淀粉粒,并对它们的特性(形状、大小、膨胀势、晶体特性、糊化特性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大、小淀粉粒形状为椭球形或球形,品种间无差别,但其大小和含量在品种间存在很大差异;大淀粉粒的膨胀势大于小淀粉粒.大、小淀粉粒都为A型淀粉晶体,大淀粉粒的相对结晶度差别不大,但小淀粉粒的相对结晶度差别较大,表现为济南17号<扬麦12号<扬麦9号.品种内大淀粉粒的起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值和吸收热焓△H高于小淀粉粒,终止温度Tc值却比小淀粉粒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