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秸秆还田对关中地区麦玉复种体系土壤氨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农业氨减排是雾霾治理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而农田肥料施用造成的氨排放是农业氨排放的重要部分。本研究旨在探讨冬小麦-夏玉米复种体系下土壤氨排放对秸秆还田的响应,为减少农业氨排放和控制雾霾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陕西关中杨凌地区,对土壤氨排放、0~40 cm土壤无机氮以及产量进行了测定分析。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秸秆还田方式,设不还田(S0)、半量还田(S0.5)和全量还田(S1)3个水平;副区为施肥,设不施肥(F0)、减量施肥(F0.8)、常规施肥(F1)3个水平。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与施肥及两者互作对夏玉米季土壤氨累积排放量(C)有显著影响。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季土壤氨累积排放量无显著影响。整个麦玉复种体系的氨累积排放量为1.31~19.26kg·hm~(-2),占施肥量的2.17%~4.69%,各处理之间表现为:S0F1S0.5F1S1F1S0F0.8S0.5F0.8S1F0.8S1F0S0.5F0S0F0。在不施肥情况下,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氨累积排放量,但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较不还田处理显著减少土壤氨累积排放量和氨损失率,秸秆全量还田和半量还田之间的氨排放无明显差异。其中S1F0.8和S0.5F0.8处理在整个复种体系中减排效果最为显著,分别较S0F0.8处理(11.62 kg·hm~(-2))减排38.64%和37.35%。相比于只施氮肥,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能显著减少土壤中无机氮,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6.23%~20.20%,冬小麦产量16.60%~28.17%。通过PCA分析发现,S1F0.8和S0.5F0.8处理是减排增产的最优组合。综合考虑土壤氨排放和作物产量,长期秸秆还田配减量施肥处理,能在保证作物高产的基础上减少土壤氨排放,可在关中地区实施。  相似文献   
12.
1常见病毒性腹泻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猪高度传染性肠道疾病,一般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特别是10日龄以内的仔猪最高,其他猪发病率和病死率低。本病以散发或流行的形式出现,传播迅速,多见于春季产仔季节。母猪、公猪及育肥猪一般表现为一过性发热(主要表现为粪便干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商品有机肥料发展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06年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商品有机肥料生产和使用情况调查,掌握了我国有机肥料生产企业的生产模式、区域分布、生产能力及我国有机肥料的应用情况,并针对目前有机肥料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黄瓜早熟新品种沈春1号。[方法]综述沈春1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抗病性及其栽培要点。[结果]沈春1号是沈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沈9829和沈9830杂交而成,瓜长约30 cm,高抗霜霉病,兼抗白粉病和枯萎病,雌花率55%左右,前期产量高,适合春季栽培,2005年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沈阳、大连、吉林及山东、河北等地种植。在品种比较试验中,虽总产量相差不大,但其前期产量比津优4号增加16.3%,区域试验中3个试点的前期产量均较高。[结论]该研究为沈春1号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由于我国反刍动物营养学基础研究少,矿物质营养代谢规律的研究更少,加上受传统饲养方式的影响,矿物质在生产中因量小而易被忽视,饲养过程中常出现矿物质营养紊乱性疾病。因此及时诊断和查明疾病起因,成为合理有效的预防动物体内物质代谢障碍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7.
针对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根据体育教学的原则 ,提出了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小型多样、简单易行的“课课练”内容 ,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从而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循序渐进 ,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为主教材的顺利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综述了土霉素、黄霉素、维吉尼亚霉素、杆菌肽锌等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优缺点,以及几种在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抗生素,为水产养殖的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综述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因素对种狐繁殖性能的影响,指出现存营养问题,旨在从营养学角度为提高种狐繁殖性能提供理论基础,增强毛皮生产者对种兽饲料营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动物体内的生殖激素有10余种,由脑垂体、性腺等分泌。外源生殖激素是指人们根据生殖激素的化学结构人工合成或从动物的组织器官中分离提取后,注入狐体内,而非狐体自身合成的生殖激素。目前,在狐的繁殖方面主要应用以下4种外源性生殖激素。1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促性腺激素,由糖蛋白组成,其同一分子具有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两种活性。因此,具有促滤泡成熟和促排卵的作用。近年来,在大家畜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方面,常用PMSG促同步发情和超数排卵。对狐主要用在促进发情、排卵及人工授精时的同步发情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