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综合类   52篇
水产渔业   8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东太平洋公海金枪鱼延绳钓误捕海龟的观察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戴小杰  李延  许柳雄  朱江峰 《水产学报》2009,33(6):1044-1049
根据2006年2-11月科学观察员对热带东太平洋公海海域(05°N~10°S,134° W~173°W)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调查,期间共投钩223次(天),误捕到绿海龟、蠵龟、丽龟、玳瑁和棱皮龟5种共22尾,死亡海龟13尾。从海龟误捕率看,平均每次尾数为0.098 65。平均每千钩尾数0.037 40。从海龟的钩获部位看,喙(嘴)上钩占41.0%,躯干部位上钩占13.6%,喉部上钩占13.6%,前肢上钩占18.2%,主绳缠绕被捕获占13.6%。海龟的误捕区域位于04°S以北海域,几乎可全年捕获。此外分析了不同钩位误捕海龟的数量,探讨了影响误捕率和死亡率的因素,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2.
介绍美国渔业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并总结在完善培训系统、提高有经验观察员的保留率、制定法律规范、完善管理机制、改善数据收集和传输技术等方面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3.
根据2008年9月—2009年4月印度洋中南部金枪鱼延绳钓渔场所捕获的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数据,对该鱼种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叉长为74~120 cm,优势叉长为105~110cm,约占总数的47.8%,平均叉长为(107.2±4.99)cm。2)长鳍金枪鱼叉长(LF,cm)与加工后重(WD,kg)的关系可表达为WD=1.7146×10-5LF3.0197(总体),WDM=7×10-5L2F.M7229(雄性),WDF=2×10-6L3F.F5354(雌性)。3)调查期间,长鳍金枪鱼性腺成熟度以Ⅳ级为主,约占总数的43.1%。4)当长鳍金枪鱼叉长小于100 cm时,摄食等级以0级和2级为主;当叉长为100~120 cm时,空胃率达39%以上,且随叉长的增长而递增。当叉长为91~110 cm时,摄食饱满指数随叉长增长而上升;当叉长为111~120 cm时,饱满指数随叉长递增而降低。  相似文献   
24.
利用GIS分析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场的时空变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中西太平洋1984~2003年金枪鱼围网渔业的渔获量统计资料,利用G IS定性分析方法和数值分析方法对中西太平洋海区的金枪鱼围网渔场的时空变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84年到1991年,CPUE值在12.0~17.3 t/(d.n)之间;1992年至2003年,CPUE值在19.1~27.9 t/(d.n)之间,两个阶段的CPUE差异显著;Ⅰ、Ⅱ和Ⅲ类渔场基本上全部分布在5°S~5°N、140°E~180°之间,但Ⅲ类渔场在南半球略往东延伸,在10~5°S、155°~160°E之间也有分布;Ⅳ、Ⅴ类渔场则分布在Ⅰ、Ⅱ和Ⅲ类渔场的周边,其中Ⅳ类渔场主要位于东经地区,Ⅴ类渔场主要位于西经地区。  相似文献   
25.
机轮围网开发东海南部渔场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近海底层渔业资源的衰退,国有渔业公司在近海作业结构调整中逐步放弃底拖网作业,转向开发中上层鱼类资源为主,因此,探讨开发机轮围网的新渔场十分必要。1机轮围网开发新渔场的必要性 80年代中期至今,全国机轮渔业规模一直维持在30余组船组左右,分属6家国有渔业公司。随着近海作业方式的调整,围网渔业产量在近海捕捞产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近几年机轮围网年捕捞产量10万吨左右。机轮围网主要渔场曾经有:1)黄海中西部渔场,主捕鲐鱼,渔期在9月-次年1月;2)东海中南部渔场,主捕鲐鱼,渔期8月一次年1月;3)对马…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由于近海资源的衰退,国内有关渔业企业都把大洋性金枪鱼渔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大眼金枪鱼因其市场价值高,一直是我国金枪鱼船队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国外学者已经对大眼金枪鱼的分布和生理、生态进行了许多的研究和探索。Mohri和Takeda[1]在印度洋通过常规和深水延绳钓探捕试验,研究大眼金枪鱼的垂直分布以及最适水温范围。Mohri[2]利用金枪鱼延绳钓生产数据和海洋环境数据推测大眼金枪鱼分布的最适水温范围。但目前国内对金枪鱼渔业的研究尚处于初期,大多局限于对金枪鱼渔业生产技术的分析探讨或渔获产量的描述统计,有关大眼金枪鱼…  相似文献   
27.
南极南奥克尼群岛2017年春季南极磷虾资源声学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为南大洋中上层生态系统的关键种,对其生物量的研究有助于更准确地掌握磷虾的生态和分布信息。基于2017年我国南极磷虾声学调查采集的断面回波映像,应用声学回波后处理软件(Echoview),评估了南奥克尼群岛周边水域的磷虾生物量。该海域磷虾体长范围为25.50~49.21 mm,平均体长为(33.01±4.06)mm;其中雌性平均体长为(33.15±3.90)mm,雄性平均体长为(32.68±4.43)mm,雌、雄磷虾体长无显著性差异。本海域声学映像可分为1338个积分单元,最大单元磷虾密度为554.07 g/m2,最小单元密度值为0 g/m2。调查海域磷虾分布不均匀,87.90%的积分单元无磷虾生物量。磷虾平均密度为71.01 g/m2,总生物量为1.77×106 t,密度差异系数为97.4%。磷虾主要分布在水深<200 m的南奥克尼群岛大陆架海域,群岛东侧磷虾生物量多于西侧。积分单元中磷虾密度大于450 g/m2但小于600 g/m2的有2个,群岛东西两侧各1个;密度值大于300 g/m2但小于450 g/m2的积分单元有6个,5个位于群岛东侧。远离群岛的2个断面(1,9)和调查海域中心的2个断面(5,6)磷虾生物量较少。本海域磷虾的昼夜垂直移动对磷虾生物量评估也无影响。磷虾白天聚集在60~180 m水层,随着时间推移,磷虾逐渐向上或向下移动。光照强度是触发磷虾白天下沉、夜晚上浮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8.
大眼金枪鱼一直是我国印度洋金枪鱼船队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其产量占到船队金枪鱼总产量的40%以上。大眼金枪鱼分布与温跃层关系较为紧密,但在实际生产中,要探明准确的温跃层深度仍是个棘手的问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渔业数据较为少见。本文利用GIS叠图和数值分析方法,以水层温差代替温跃层研究其与大眼金枪鱼钓获率的关系,为渔业生产提供参考,对渔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9.
虾蟹两用桁拖网的设计和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沿海、长江口区和浙江北部近海,北有黄海冷水团,南有台湾暖流,加上长江和沿岸冲淡水的影响,水系复杂,水质肥沃,是多种经济鱼虾类栖息、繁衍的优良场所。七十年代以来,这里主要经济鱼类因捕捞过度出现衰退迹象,而虾、蟹资源却尚有一定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30.
印度洋中西部黄鳍金枪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3~2004年1~6月我国农业部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观察员项目所收集的有关数据,对印度洋中西部黄鳍金枪鱼的基本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和2004年渔获物中黄鳍金枪鱼加工后体重范围分别为7~81kg和20~78kg,优势组分别为20~50kg和30~60kg。叉长范围分别为70~180 cm和110~170 cm。2003年渔获物雌雄性比的平均值为0.71,月间性比组成差异较小;而2004年渔获雌雄性比的平均值为1.00,月间性比组成差异较大。2003年各月的摄食等级以1~2级为主,月间差异较小;而2004年摄食等级以1级为主,并且月间各等级组成差异大。体长与体重关系为W=2.1890×10-5L2.92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