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掌握不同地表覆被类型和微地貌特征下的不同深度土壤盐分空间分布规律,对土壤盐渍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黄河三角洲入海口为研究区,在分析不同深度土壤全盐量、盐基离子(Ca2+、Mg2+、Na+、SO42-、HCO3-、Cl-)空间变异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地表覆被类型和微地貌特征下该区土壤盐分的差异,并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地表覆被类型、微地貌对土壤盐分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Mg2+变异系数达到1.010 8,为强变异性,其余盐基离子均为中等变异性,且均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全盐量与盐基离子均呈现沿海向内陆降低的趋势,约有42.57%的地区为轻度盐化土;2)不同地表覆被类型间土壤全盐量与Na+、Cl-具有显著差异;3)不同微地貌类型间Na+、Cl-具有显著差异;不同海拔的深层土壤Na+具有显著差异;4)海拔对土壤全盐量与Na+的解释力最强,地表覆被类型对土壤Cl-的解释力最强;5)坡向和海拔对土壤盐分的交互作用最强烈,q值在0.545~0.708之间,其次是地表覆被类型与坡向,q值在0.521~0.613之间。氯化钠主导该区域土壤盐分空间变异,不同地表覆被类型和微地貌特征下均呈显著差异,表层土壤盐分明显高于深层,坡向与海拔之间的交互作用能够较好地解释该地区土壤盐分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战略的不断推进,精准扶贫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同时,在扶贫工作的具体开展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本地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精准扶贫工作进行统计调查并对此加以详细分析,笔者发现了一些制约扶贫工作和当地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在经过仔细研究之后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和改善,与此同时,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地区逐步得到落实,但在农村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一个弱势群体——残疾人,他们的社会保障却存在着很多问题,通过对这一课题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存在社会保障参保率低、社会救助水平低和社会保障不足等问题,针对于这些问题,可以构建多元化的社会保障网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和与精准扶贫政策有效对接等,让残疾人的生活得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多态性(ISSR)对12株蘑菇属菌株(其中菌株S1、S2为河北康保分离的菌株,具自主知识产权)和3株属外参照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了遗传相关聚类图。本研究结果表明,河北康保分离的两株菌株S1和S2与现存生产上应用的同类菌种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也表明ISSR分子标记在蘑菇品种的鉴别和菌株亲缘关系分析上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二乔玉兰传统繁殖方法的弊端和完善二乔玉兰组培体系,选择不同部位的外植体进行启动培养,分析其污染率和启动效率,发现已膨大花芽内部的叶芽最适合作为外植体进行启动培养,且MS+1.0 mg·L-16-BA+0.1 mg·L-1 NAA的培养基配方最适合作为二乔玉兰芽点的启动培养基.将已激活的芽点接入YJ1、YJ2、J3...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解决‘金丝皇菊’在夏季高温多雨地区的正常过夏问题。【方法】采用园林废弃物和中药渣堆腐而成的两种自制基质与两种传统基质(黄壤土、泥炭土)对比‘金丝皇菊’的种植效果,分析‘金丝皇菊’在高温气候环境下的适应性,以优化‘金丝皇菊’在高温气候环境下的栽培生产。【结果】结果表明:(1)中药渣基质种植的‘金丝皇菊’的营养生长状况佳,株高38.67 cm,茎粗1.38 cm,冠幅21.33 cm,叶片数25片,园林废弃物基质次之,株高37.1 cm,茎粗1.26 cm,冠幅20.43 cm,叶片数23.67片,泥炭土株高33.97 cm,茎粗1.15 cm,冠幅19.2 cm,叶片数21.33片,和黄壤土株高30.6 cm,茎粗0.82 cm,冠幅18.6 cm,叶片数20.33片的表现较差;(2)自制基质园林废弃物和中药渣种植‘金丝皇菊’的叶片净光合速率(20.15μmol/(m~2·s)、21.19μmol/(m~2·s))、气孔导度(0.35 mol/(m~2·s)、0.35 mol/(m~2·s))、光饱和点(1 897.71μmol/(m~2·s)、1 862.12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0.05μmol/(m~2·s)、0.06μmol/(m~2·s))等光合指标显著高于黄壤土,光补偿点(5.15μmol/(m~2·s)、8.28μmol/(m~2·s))和暗呼吸速率(0.25μmol/(m~2·s)、0.45μmol/(m~2·s))则低于黄壤土;(3)两种传统基质种植的‘金丝皇菊’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较自制基质变形大,自制基质初始荧光、单位有活性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非光化学淬灭系数等荧光指标显著低于传统基质,而最大荧光、PSII的量子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等荧光指标显著高于传统基质。【结论】由此可知,自制基质能促进光合作用,缓解高温环境对‘金丝皇菊’光化学活性和光合性能的抑制,提高光合产物的积累,促进‘金丝皇菊’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现代的农业发展过程中,温室蔬菜种植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种植方式,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及农民的生活质量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得到扩大。因此,本文就对温室蔬菜种植新技术进行应用上的研究,是该技术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金丝皇菊’在湖南地区种植面临的土壤问题以及实现湖南黑茶的茶渣废弃物再利用,本研究采用黑茶渣、黑茶渣腐熟有机肥、市售有机肥、黄壤土作为基质应用于‘金丝皇菊’栽培,并对4种栽培基质进行理化性质分析,测量‘金丝皇菊’栽培过程中的生长形态指标和光合特性指标,研究黑茶废弃物应用于‘金丝皇菊’栽培的可行性。结果显示,黑茶渣有机肥基质理化性质在4种基质中表现最佳,容重、总孔隙度、持水能力显著大于黄壤土,碱解氮含量(791.18 mg/kg)为4组中最高。根据4组基质栽培的‘金丝皇菊’植株生长形态指标可知,黑茶渣有机肥基质栽培的‘金丝皇菊’营养状况最好,其株高(45 cm)、冠幅(28.125 cm)、茎粗(6.54 mm)、叶片总叶绿素含量(17.50 mg/L)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由4组基质栽培的‘金丝皇菊’植株光合特性指标可知,黑茶渣有机肥基质栽培的‘金丝皇菊’叶片净光合速率[19.34 μmol/(m2·s)]显著高于其他基质,光补偿点[2.77 μmol/(m2·s)]和暗呼吸速率[0.43 μmol/(m2·s)]则显著低于其他基质组。黑茶渣有机肥基质栽培的‘金丝皇菊’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较其他3组基质变形大,而初始荧光、非光化学淬灭系数等荧光指标显著低于黄壤土,但其最大荧光、光化学淬灭系数等荧光指标显著高于黄壤土。由此可知,黄壤土中添加黑茶废弃物的腐熟有机肥可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利于‘金丝皇菊’的光合作用,从而促进了‘金丝皇菊’的生长。黑茶废弃物的再利用在提高‘金丝皇菊’生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缓解了黑茶废弃物的处理压力,通过有机循环利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共生体系,本研究筛选出适宜的共生培养基,采用ITS-rDNA分析鉴定了6株菌根真菌,并将6株菌与兰科植物共生培养,利用台盼蓝染色法检验共生体是否建立。结果表明,2.5 g·L~(-1)燕麦琼脂培养基为树兰和胶膜菌属真菌共生的最适宜培养基,供试兰科植物中仅树兰可与6株胶膜菌属真菌共生,其中一株美孢胶膜菌(Tco 2)促进树兰种子萌发和原球茎发育的效果最好。本研究筛选出可促进树兰高效萌发成苗的共生真菌和培养基,为真菌与植物共生关系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试验系统,为树兰的生产繁殖奠定了基础,对保护兰科植物物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为金缕梅科檵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湖南等地主要园林彩叶植物。针对生产与应用中存在的“季节性花叶”现象,对其表型及光合特性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所有调查的292个样方中花叶表型,根据叶片颜色和大小将红花檵木这种异常花叶类型分为叶片变小的花叶(A)、绿黄相间花叶(B)、红黄相间花叶(C)、黄化或白化叶(D)、红色斑点(块)花叶(E)5类典型表型;5类表型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含量占比间差异各不相同,叶绿素含量表现为E>CK(正常叶)>B>A>C>D,花色素苷含量表现为CK>A>C>E>B>D,类胡萝卜素表现为D>B>C>CK>E>A;5类表型叶片横切面结构观察与色素含量测定基本相符,叶片细胞层间叶绿体呈现不均匀分布,导致各类型间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色形成差异;5类表型叶片中A类的最大荧光值、PSⅡ的潜在光化学活性、PSⅡ 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均为最高,暗呼吸速率显著高于其他类,E类的初始荧光值与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类,CK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光饱和点、光化学猝灭系数均高于其他类,C类的光补偿点显著高于其他类,B类的各项指标次于A、E和CK,优于C和D类,而D类的各项指标均最差;5类异常叶色叶片的光合特性与各色素含量相关,其中A类和E类各光合指标与正常叶较为接近,而B、C、D类叶均比正常叶差,其中B类总体光合能力优于C类,D类对环境适应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