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环境条件对甘薯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薯营养品质性状主要由遗传基因控制,但环境条件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为了解环境条件与甘薯营养品质的关系,本文就栽培地点、施肥及栽插期等环境因子的改变对甘薯品质的影响作一探讨,以便制订提高品质的栽培措施。 材料与方法 (一)不同地点栽培试验 1987年选用苏薯2号、冀65-2、徐薯18、皖197、辽205、许25-71等6个品种分别在南京、合肥、徐州、济南、石家庄和郑州6  相似文献   
12.
化学药剂防治甘薯茎线虫病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在甘薯茎线虫病发生严重的生产田块上种植商薯19和苏薯9号,比较了30%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5%涕灭威颗粒剂和5%特丁硫磷颗粒剂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效果.从病薯数、病薯率、病情指数和鲜薯产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施用30%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7.5 mL/m2,可以达到控制甘薯茎线虫病的最佳效果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以兼用型甘薯品种苏薯15号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栽插密度与氮、钾肥配施对甘薯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氮、钾肥施用量和栽插密度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和经济产量的形成有较大影响。薯干产量与干物率、基部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与蔓薯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茎粗呈显著负相关;薯块干物率与最长蔓长、茎粗、基部分枝数都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茎粗呈极显著负相关。供试18种处理组合中低氮低钾低密度处理经济产量最高,蔓薯比最佳;在对块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效应中,施钾量>栽插密度>施氮量,且施钾量和栽插密度有显著的互作效应;施氮量和栽插密度是影响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主要因素。因此,生产中保持合理的栽插密度是获得高产的基本条件,欲通过增加栽插密度来获取超高产的可能性不大。从本试验来看,纯氮120 kg/hm2、K2O180 kg/hm2与栽插密度4.95×104株/hm2的肥密组合有利于苏薯15号发挥其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14.
根据4×6的NCⅡ交配设计,对甘薯淀粉产量、干物产量、淀粉率、干物率、鲜薯重等12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配合力遗传效应分析,并对遗传力、亲子相关、回归和群体遗传变异系数等参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所研究数量性状除结薯数外均以一般配合力遗传方差(Vgca)大于特殊配合力遗传方差(Vsca),但其在遗传总方差中的相对重要性因性状而颇有差异。亲子相关和回归系数的估值与广义遗传力在趋势上基本一致。淀粉率组合均值和F#-1高淀粉个体分布频率与中亲值密切正相关。由于育种群体中鲜薯重的遗传变异系数大于淀粉率并对淀粉产量具有更直接的正向线性效应,因此今后甘薯高淀粉高产育种应更有赖于对鲜薯重遗传潜力的开拓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甘薯新品种苏薯1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薯12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南薯99×宁97-9-1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薯干产量高、抗根腐病和黑斑病等特点,2007年1月通过了江苏省甘薯品种鉴定,2009年3月通过了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是提高苏薯12号产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甘薯黑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述了甘薯黑斑病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症状、致病机理,甘薯对黑斑病的抗性鉴定、抗性遗传特点和防治方法,并展望了甘薯黑斑病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7.
调查了施用高效低毒环保型药剂"地蚜灵"防治蛴螬危害的效果,初步划分了蛴螬危害对商品薯外观质量影响的5个级别.栽插时施用"地蚜灵"1次(600 g/hm<'2>)即可较好地防治蛴螬危害,未受害薯块数比例平均86.6%,比对照平均多21.4百分点,建议鲜食甘薯生产上推广使用"地蚜灵"防治蛴螬危害.  相似文献   
18.
紫心甘薯品种宁紫薯1号的特性鉴定及利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心甘薯与普通甘薯相比,除含有普通甘薯的各种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独特的营养成分--花青素,从而显示出一些独特的生理活性和生理功能.已有的研究表明,紫心甘薯中的花青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去除体内的活性氧.同时还具有改善肝功能,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减少基因突变,抑制致病菌及诱癌物质产生等作用.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天然色索日益受到重视,紫心甘薯因具有独特的营养保健功效及诱人的色泽深受人们的青睐.甘薯花青素与其他同类色素相比具有稳定性好的特点,在食品和医药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引进紫心甘薯资源的鉴定及种质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心甘薯富含花青素,具有多种保健功能,为了加速紫心甘薯的育种进程,对从日本引进的紫心甘薯资源凌紫进行特性鉴定,并通过配组杂交对其作为亲本利用价值进行评价。鉴定结果表明:凌紫的薯肉为深紫色,每100 g鲜薯花青素含量93.85 mg,薯块干物率36%,中抗黑斑病和茎线虫病,开花性较好。利用凌紫为亲本配制了15个杂交组合。结果表明,15个杂交组合的平均结实率为15.85%,杂交组合后代的平均中选率为4.46%。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从凌紫×川薯69的组合后代中创新出优异的紫心甘薯品种宁紫薯2号。  相似文献   
20.
渝紫263是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通过"徐薯18"集团杂交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