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8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用RT2PCR和RACE方法, 从β - 氨基丁酸(β-aminobutyric acid, BABA) 诱导辣椒叶片的基因表达体系中克隆出CYP92A的全长cDNA序列。在BABA处理后, CYP92A 基因以一种快速而短暂的方式作出应答。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 该基因编码一条509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 含有一段细胞色素P450保守的血红素结合区域, 由此CYP92A被确定是细胞色素P450。通过系统进化分析, CYP92A 属于多基因家族P450的92A亚家族。结合已报道92A亚家族成员的研究, 推测CYP92A参与植物的防御反应。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蛋白结构, 对CYP92A催化反应特性进行了讨论。为进一步探讨BABA的诱导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2.
根结线虫与植物的分子互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 ) 与植物的互作, 包括一系列的分子信号识别、调节及表达。在感病寄主中, 根结线虫通过分泌独特的食道腺分泌物来改变寄主植物基因的正常表达, 刺激植物根尖细胞形成高度专化的巨型细胞, 以满足自身生长和繁殖的需要; 在抗性植物中, 根结线虫能够引发植物抗性反应, 使植物抵抗线虫进一步侵染、转移或是防止其建立寄生关系。线虫的分泌物和寄主防御基因的表达产物在信号识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分子互作决定着寄主植物的抗、感性, 对于抗线虫育种和防治根结线虫具有重要的意义。根结线虫侵染早期植物的分子表达、线虫诱导的根部特异表达转录启动子, 以及线虫毒性基因与非毒性基因等方面将成为线虫与植物互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3.
 CaSn 基因是在辣椒(Capsicum annuum)‘Santaka’中发现的新型抗菌肽Snakin 家族基因。 通过RT-PCR,将CaSn 基因从辣椒中分离并构建到pBI-121 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EHA105 介导转 化白肋烟(Nicotiana tabacum‘White burley’),筛选到10 个独立的转基因株系,并对T1 代植株进行抗 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鉴定及靶标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CaSn 已转入白肋烟,能够进 行超量表达,并且转CaSn 基因白肋烟上的根结数量比转空载体对照和非转基因对照减少70%,同时不同 转基因烟草株系间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也存在着一定差别。通过试验证明了辣椒中的抗菌肽基因CaSn 具有抗南方根结线虫作用,对于植物抗线虫资源的挖掘及利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4.
本文运用Arcview GIS的空间数据内插分析对我国739个点1981年至2001年年平均温度进行分析和插值替换后,预测相似穿孔线虫在中国的分布与入侵风险,然后运用Arcview GIS的叠加功能初步分析了寄主对相似穿孔线虫分布的影响.预测结果显示相似穿孔线虫在中国的可能适生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及湖北、河南、陕西、江苏、上海、重庆等省(市、自治区)部分地区,其中海南、广东、云南等省部分地区可能为爆发流行区.  相似文献   
185.
镰刀菌属真菌能产生多种色素,色素功能具有多样性。为充分挖掘镰刀菌属的色素资源,研究了温度、光照条件和培养基pH值3种因素对非致病尖孢镰刀菌1262菌株和尖孢镰刀菌粘团专化型1号生理小种Foc-am菌株产色素的影响。结果显示,在pH7的培养基上培养时,1262菌株可产生紫红色色素,在pH7的培养基上培养时,1262菌株产生少量或者不产生色素。培养温度和光照条件对1262菌株色素的产生影响不大;尖孢镰刀菌甘蓝专化型菌株Foc-am,黑暗条件下不产生色素,光照下可产生橙色色素,而培养基的pH值和温度对其色素的产生影响不大。结果说明,尖孢镰刀菌的不同种产色素条件有差异,改变培养条件可使不产色素的镰刀菌产生色素,这为寻找新的色素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