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1.
应用EM38电磁感应电导仪测量法调查了罗布泊“耳纹”地区盐壳电导值,对干盐湖沉积物采取不同尺度和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取样与测量。研究结果表明,盐壳土壤EM38电导的各特征参数值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变异性,“耳纹”的形成和电磁感应电导所表征的物理量存在较好相关性:“耳纹”黑色区域电导值较高,白色区域电导值较低。  相似文献   
12.
为泸州及类似烟区优质烤烟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泸州烟区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夏茬作物(烤烟、玉米)和冬茬作物(冬闲、油菜)下土壤(黄壤、紫色土)各形态氮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夏茬玉米的土壤全氮含量较烤烟降低3.08%,土壤碱解氮、可溶性总氮、铵态氮、硝态氮、无机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夏茬玉米较烤烟分别提高4.52%、19.61%、25.04%、20.19%、22.58%和13.69%;冬闲土壤全氮、铵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均低于冬茬油菜,分别降低10.17%、12.15%和 13.51%,冬闲土壤碱解氮、可溶性总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均高于冬茬油菜,分别提高2.86%、51.82%、212.08%、100.28%;冬闲黄壤碱解氮、可溶性总氮、硝态氮、无机氮含量较冬茬油菜分别提高10.09%、75.52%、307.15%和135.70%,全氮、铵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的含量较冬茬油菜分别下降12.58%、6.98%和2.57%,冬闲紫色土可溶性总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较冬茬油菜分别提高29.86%、140.66%和68.46%,全氮、碱解氮、铵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较冬茬油菜分别下降7.00%、4.95%、17.63%和24.09%;夏茬玉米黄壤全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较烤烟分别降低13.39%和7.32%,碱解氮、可溶性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夏茬玉米较烤烟分别提高5.02%、13.28%、36.48%、15.79%和25.50%,夏茬玉米紫色土可溶性有机氮、可溶性总氮和碱解氮含量较烤烟分别提高73.71%、31.21%和7.60%。  相似文献   
13.
通过优化现有的烤烟散叶插签烘烤工艺,探讨其对烟叶烘烤用时、耗能、外观质量及烤后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干旱烟叶散叶插签烘烤工艺,其烟叶烘烤用时延长,烘烤耗能略有上升,但烤后烟叶以橘黄色为主、色度强、油分多、身份中等、组织疏松、中上等烟叶比例明显上升。总的来说,优化后的散叶插签烘烤工艺大大提高了干旱烟叶的烘烤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永业生命素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永业生命素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施用永业生命素后烟株株高、茎围、节距、最大叶宽、有效叶数分别为128.3±1.2 cm、9.0±0.6 cm、6.4±0.6 cm、35.3±1.0 cm、23.4±1.6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在0.05水平显著。同时,烟叶产量、产值分别提高了11.0%、6.1%。[结论]喷施永业生命素可明显改善烟株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5.
谢云波  罗定棋  张永辉  谢强  王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14-15616
[目的]在泸州烟区开展烤烟(Nicotiana tabacum)不同种植模式探索研究。[方法]分析测定烟株农艺性状指标、抗病性、原烟外观质量、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及产量产值等经济效益。[结果]不同种植模式和地膜覆盖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十分显著,宽垄双行两边地膜覆盖,中间稻草覆盖的种植模式比较适合泸州烟区的烤烟生产。[结论]该研究可为生产出工业喜好的中间香型烤烟品种,满足工业对优质原料的需求,推动泸州烟叶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色源菌剂在烤烟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云烟97为材料,以三色源菌剂进行处理的烟田与常规烟田进行对比,考察2种烟田的烟叶农艺性状及外观质量。[结果]试验表明,施用三色源菌剂能促进烤烟生长发育,平均株高比对照提高9.16cm,平均有效叶数较对照多1.33片;对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烤烟综合经济性状,产值较对照高5574.9元/hm^2。[结论]研究可为三色源菌剂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留杈部位对高海拔地区烤烟早花处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四川泸州市南部高海拔烟区早花程度严重的烟株采取不同留杈方式,研究了其对烤烟性状、抗病性及烟叶质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打顶处往下第2、4、6片叶处留杈的烟叶产量分别为1779.0、1803.6、1734.3 kg/hm2,产值分别为23927.55、24474.90、21592.05元/hm2,均高于不留杈对照。以正常打顶往下第4片叶处留杈最有利于提高烟叶产量、改善烟叶外观质量、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抗病能力也随着留杈部位的降低而增强。  相似文献   
18.
烤烟新品种中烟103烘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烤烟新品种中烟103的烘烤特性。[方法]通过研究中烟103成熟烟叶在烘烤过程中水分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分析其烘烤特性。[结果]中烟103成熟鲜烟叶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云烟87;烟叶变黄时间接近云烟87;叶肉干燥时间稍长于云烟87。烘烤过程中其变黄阶段叶绿素的降解速度同云烟87相差不大,失水速度慢于云烟87;在定色和干筋阶段,中烟103烟叶失水速度快,叶肉的干燥时间长于云烟87。[结论]为烤烟新品种中烟103的科学烘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同耕地利用方式下烤烟生长及品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四川泸州烟区典型田、地烟生产条件,分析不同耕地利用方式(水旱轮作、旱地轮作)对烤烟生长速率、农艺性状及化学物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株高、茎围生长速率在各生育期均表现为水旱轮作田大于旱地轮作地;伸根、团棵期(49 d以前)旱地轮作烤烟叶片长、叶宽大于水旱轮作,进入旺长期后水旱轮作烤烟叶片生长加速,逐渐超过旱地轮作。水旱轮作烤烟成熟期农艺性状及物理性状表现整体优于旱地轮作。相比水旱轮作,旱地轮作明显提高了烤烟的还原糖、烟碱、钾、氯等化学指标。水田、旱地烤烟生长及品质特征在不同生育期有较大差异,可为水旱轮作和旱地轮作条件下,不同生育期栽培措施的合理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探究不同种植模式下烤烟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动态与分配特征,为不同种植模式下烤烟养分管理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旱地轮作和水旱轮作模式,以云烟97为供试材料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在两种种植模式下不同移栽后天数的烤烟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含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水旱轮作模式有利于烤烟干物质积累,水旱轮作下烤烟干物质积累是旱地轮作模式的1.11倍(移栽后91 d),根系和茎秆干物质积累量分配比例变化较大,叶片差异不明显;水旱轮作下烤烟移栽后21~35 d、49~63 d内两个时期氮素积累速率均较高,移栽后91 d烤烟氮含量(21.84 g/kg)比旱地轮作下烤烟氮含量(19.33 g/kg)高12.98%,且烤烟叶片氮素积累分配比例比旱地轮作高3.79%;在根、茎、叶中磷素积累速效上,水旱轮作模式下明显比旱地轮作模式滞后,分别是在移栽后63~77 d和49~63 d内达到最大;且旱地轮作模式有利于烤烟钾含量提高,烤烟钾含量是水旱轮作的1.36倍(移栽后91 d),旱地轮作下烤烟生育前期至中后期(移栽后21~63 d)均表现为钾素吸收速率快速增加,吸收峰值时期(移栽后49~63 d)也明显比水旱轮作(移栽后35~49 d)迟。因此,水旱轮作模式下应采用轻施氮肥,重施钾肥,且宜于早施钾素追肥;旱地轮作模式下应调整氮、钾肥施用量、施用时期,钾肥分次施用,且宜于迟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