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林业   4篇
  6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究金银花套种土人参与各自单独种植的经济效益差异。[方法]在总结喀斯特山地适生植物金银花、土人参栽培管理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投入、效益。[结果]当两者达到丰产时,金银花与土人参套种没有明显的影响相互产量,从不同种植方式3年来的平均效益上看,套种方式土人参金银花。[结论]套种为最佳的种植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可为推动金银花、土人参产业在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遮阴处理对小蓬竹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濒危植物小蓬竹对光照的适应性,设置轻度遮阴(LS,74.32%自然光)、中度遮阴(MS,44.83%自然光)、重度遮阴(SS,18.57%自然光)3种遮阴处理,以自然光为对照,观测了小蓬竹叶片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轻度遮阴小蓬竹植株叶片数量显著增加,比叶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无明显差异,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叶绿素b相对含量略有升高;中度遮阴及重度遮阴小蓬竹叶片相对数量、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b相对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升高,比叶重、可溶性淀粉、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差异较小.说明小蓬竹对轻度遮阴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适度遮阴更有利于其生长发育.遮阴加重的情况下,小蓬竹降低比叶重、促进扩展生长、提高总叶绿素尤其是叶绿素b的含量,从而提高光照截获面积与光吸收能力;调节游离脯氨酸含量维持正常的细胞膨压;减少光合有机物的净积累,将能量更多地用于生命活动的维持;保持足够的可溶性糖并提高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从而加强对弱光逆境的抵御能力.由此推断,小蓬竹对中度及重度遮阴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煤矿矿区不同采煤塌陷年限土壤物理性质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揭示采煤塌陷对矿区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机理,为矿区生态修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在选取典型样地的基础上,采用土壤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塌陷年限不同土层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采煤塌陷年限的延长,矿区表层土壤密度逐渐增大,底层土壤密度先增大后减小;毛管孔隙度逐渐下降,非毛管孔隙度先下降后上升;表层土壤总孔隙度逐渐下降,底层土壤总孔隙度先下降后上升;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土壤贮水量先上升后下降,土壤质量含水量逐渐下降;表层土壤毛管持水量逐渐降低,底层土壤毛管持水量先下降后上升;表层土壤田间持水量逐渐降低,底层土壤田间持水量先下降后上升;土壤排水能力先下降后上升。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保障功能角度构建土地整治项目社会效益测算模型,采用典型土地整治案例相关资料和研究区经济社会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并对不同区域、不同土地整治类型的单位建设规模社会效益与投资社会效益系数差异2个社会效益指标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种类型土地整治项目产生的效益差异较为显著,单位建设规模社会效益表现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农用地整理土地复垦;投资社会效益系数表现为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农用地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复垦。2)单位建设规模社会效益与投资社会效益系数差异较为显著,但总体变化趋势趋同。3)4种土地整治类型社会效益表现出区域差异,总体上呈西部和北部好于东部和南部。基于商业保险的标准表征土地保障能力的测算模型能较好实现各类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效益测算,克服传统以打分或定性分析为主的土地整治社会效益评价的不足,并可直观地反映土地整治社会效益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2a生欧李叶片秋季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及环境因子日变化,并采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法探讨了欧李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欧李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第1峰(峰值为7.96μmol.m-2.s-1)出现在10:00左右,第2峰(峰值为6.26μmol.m-2.s-1)出现于15:00左右,具有一定程度的光合"午休"现象。欧李Pn与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显著正相关,而与胞间CO2浓度(Ci)及空气相对湿度(RH)显著负相关。其光合"午休"现象原因主要为气孔关闭引起的气孔限制因素。Gs与Ci为影响欧李Pn的关键因子,Gs影响最大、Ci次之。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百里杜鹃化育煤矿非塌陷区和塌陷区的典型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从物种组成、区系成分、生活型、重要值及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矿区植物群落的科属组成较为简单;森林植被具有北温带性质;非塌陷区优势种是杜鹃和茅栗,在塌陷区内优势种只有杜鹃;非塌陷区相较于塌陷区更稳定;非塌陷区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普遍高于塌陷区植物群落.总体反映出采煤塌陷对植物群落的生长发育存在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道地药材米槁根际土壤细菌与果实活性成分含量间的关系,对米槁培育管理和果实活性成分增产有重要作用。采集黔、滇、桂3省交界处的米槁根际土壤与果实,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米槁根际土壤细菌进行测序,同时测定土壤的理化特性和米槁果实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产自天峨的1,8-桉叶素、α-松油醇、柠檬烯含量最多,望谟的香桧烯含量最高;Shannon指数在望谟最高,为6.315 8。几个采样点的优势菌门一致,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但优势菌属不同;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主要受pH值、氮含量的影响,大多数菌属与活性成分呈正相关;PICRUST功能预测结果表明,活性成分主要受细菌能量与物质的转运与代谢功能的影响,说明土壤中pH值和氮可通过影响根际土壤细菌的多样性,从而影响果实中药用活性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采煤塌陷对贵州百里杜鹃林区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采煤塌陷对百里杜鹃林区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影响的机理,在选取典型对比样地的基础上,采用《森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LY/T 1215—1999)给出的方法进行分层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煤塌陷后,百里杜鹃林区土壤密度增大;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土壤质量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均下降,表层土壤下降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小蓬竹种群和群落动态发展演化机理提供参考,运用Harper构件理论对不同龄级喀斯特适生植物小蓬竹种群构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蓬竹种群进行同化过程中是以Ⅱ龄级、Ⅲ龄级为主,在人为经营控制小蓬竹林分时,Ⅱ龄级、Ⅲ龄级应是经营主体;小蓬竹分株地径粗度是由竹笋的大小决定的,一般在0.7 cm附近;分株枝条长度、节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