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针对目前河道型水库TP评价标准存在争议的水环境管理实际问题,提出了基于水龄权重的TP评价标准参考值计算方法。以朱沱为控制断面,基于EFDC水动力模型模拟2017年三峡水库水动力过程,计算出三峡水库库区干流主要断面逐日水龄,依据水龄将三峡水库各断面分为河流型水体(朱沱~清溪场)、河流型-过渡型混合型水体(苏家~白帝城)、过渡型水体(巫峡口~木鱼岛)。计算了基于水龄权重的过渡型水体TP评价标准参考值,并据此对2017年三峡水库主要断面水质因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泄水期早期(1-2月),白帝城以下断面水质污染指数较高,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2.
党参茎叶总皂苷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优选党参茎叶中党参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分析其抗氧化性活性,为党参茎叶皂苷类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以党参茎叶为材料,总皂苷的提取率为指标,研究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工艺参数对总皂苷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乙醇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在乙醇浓度70%,液料比25 mL/g,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90 min的条件下党参茎叶总皂苷提取率达4.12%。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发现,党参茎叶总皂苷浓度与抗氧化活性呈正比,总皂苷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6.92%、55.37和82.21%,其IC50分别为0.37、0.78和0.44 mg/mL。通过简单的乙醇回流提取便可得到具有很好抗氧化效果的茎叶总皂苷,如将其继续开发为保健产品或食品添加剂,不仅可减少资源的浪费还可延伸党参产品的产业链,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提取新鲜和干燥珠子参根茎基因组DNA的最佳方法,分别采用CTAB法、改良CTAB法、改良SDS法和高盐低pH法分别提取新鲜和干燥的珠子参根茎DNA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和ISSR-PCR扩增检测DNA质量。结果表明,采用4种方法均可从珠子参根茎中提取出DNA,但提取效果差别较大。CTAB法提取的新鲜根茎DNA浓度最大为487.52 ng·μL~(-1),高盐低pH法提取的干燥根茎DNA浓度最低为92.63 ng·μL~(-1);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其A260/280值为1.92和1.76,其他方法提取的DNA其A260/280值均小于1.8。从新鲜根茎提取的DNA浓度高,纯度好,质量优于干燥根茎提取的DNA;对于干燥根茎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DNA效果最好,提取的DNA可用于后续ISSR-PCR实验。  相似文献   
14.
番茄日光温室无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土栽培技术,是用砂、砾、草炭、蛭石、或岩棉、锯末等作固体基质,再加入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液进行栽培。日光温室无土栽培的樱桃、番茄,产量高、品质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好的经济效益。莎车县农技中心从山东引进此项技术,进行栽培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温度、光照、覆土厚度、水分、pH值、赤霉素和贮藏时间等条件对甘草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甘草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甘草种子最合适的萌发温度为25℃;在适宜的温度下,全光照比无光照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高;覆土厚度在0.5~1.5cm之间甘草种子出苗较齐;土壤含水量为15%最利于甘草种子发芽;甘草种子对pH值的适应范围较宽,pH值在6~10之间时甘草种子发芽率较高;50~200mg/L的赤霉素处理显著提高了甘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时滞缩短;甘草种子最适贮藏时间为12个月,生产中建议使用新采收种子进行播种。  相似文献   
16.
旨在明确环阿屯醇合成酶(CAS)、达玛烯二醇合成酶(DS)和β-香树酯合成酶(β-AS)基因在珠子参中的时空表达情况及其与总皂苷含量的关系。以珠子参叶、茎、花和根状茎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检测了3个酶基因在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了基因表达与总皂苷含量之间的关系。CAS、DS和β-AS均在珠子参地上部分高表达,在根状茎中低表达;5—9月间CAS在根状茎中的表达呈现出"高—低—高"的趋势,而DS和β-AS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珠子参总皂苷含量变化呈"S"型曲线,其前期含量与DS和β-AS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推测珠子参皂苷最初和主要的合成部位为叶,根状茎可能是后期部分皂苷合成的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