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桂橙一号"成熟果实风味浓郁,为探明"桂橙一号"的亲本,本研究应用倍性检测、形态学标记和AFLP、SSAP等分子标记对其进行遗传鉴定。倍性检测证实"桂橙一号"为二倍体。形态学观察表明,其叶形指数、气孔密度、气孔纵径与冰糖橙的差异显著,叶形比冰糖橙更接近椭圆,气孔密度更高。SSAP标记显示,"桂橙一号"与冰糖橙相比存在1个多态性位点。通过对差异片段的回收、测序及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差异片段长102bp,与柑桔抗CTV基因同源性高达87%。表明"桂橙一号"是不同于冰糖橙的芽变新种质,可以直接作为品种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2.
在依据柑橘全基因组信息的基础上,针对转座子序列开发了一种适合鉴别柑橘芽变品种的分子技术。以43个柑橘芽变品种和7个普通柑橘品种为材料,采用转座子显示技术(transposon display,TD)对转座子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5个DNA转座子(DTM63、DTM58、Helitron1、Spem和mPing2)和4个反转录转座子(Line1、LTR-Gypsy3、LTR-Gypsy5和Tcs2)可以较好地鉴别柑橘不同芽变品种。罗伯逊脐橙及其早熟芽变品种罗脐35号能被DTM63、Spem和mPing2鉴别;m Ping2能鉴别罗伯逊脐橙/罗脐35号、暗柳/红暗柳、普通椪柑/黔阳无核椪柑,以及红肉琯溪蜜柚/橙皮琯溪蜜柚这4对芽变品种。DNA转座子DTH3在甜橙芽变品种中多态性高,可以鉴别不同的甜橙芽变品种。因此,TD技术是一种值得关注的能有效鉴别柑橘芽变品种的分子标记技术。  相似文献   
23.
以椪柑(Citrusreticulata)‘鄂柑一号’为材料,探究地面覆膜对椪柑果实糖、酸含量和果皮色泽的影响,同时研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地面覆膜能显著提高椪柑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蔗糖含量升高最为突出;覆膜处理使椪柑果实转色更快,成熟后果皮更红;然而覆膜对果实可滴定酸和柠檬酸含量影响不大。通过宽皮橘基因组分析,鉴定了6个蔗糖合酶基因(CrSUS1~CrSUS6)和5个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CrSPS1~CrSPS4a/b)。基因表达分析发现,覆膜处理上调了多个CrSUS和CrSPS表达量。酶活性分析表明,覆膜处理增加了合成方向SUS酶活性,却降低了分解方向SUS酶活性。综上所述,地面覆膜能诱导椪柑果实SUS基因和SPS基因表达,促进了可溶性糖的合成,使果实糖分含量增加;此外,地面覆膜提高了果实固酸比,促进果实转色,因而在提升柑橘果实品质上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以‘锦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为材料,比较2,4-D不同浓度、不同施用时期对锦橙果实落果率和品质的影响,同时研究2,4-D在柑橘果实留树保鲜中的可能机制。结果发现,在盛花后200 d(柑橘果实转黄期)施用20 mg • L-1的2,4-D,能显著降低柑橘果实留树越冬的落果率,且对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果实能够留树保鲜50 d左右。研究还发现,2,4-D处理能延缓果蒂离层的形成,抑制细胞壁降解相关酶基因CX16、PG2、PME1、PME2的表达。综上所述,2,4-D能够用于锦橙果实留树保鲜,其主要机制可能是抑制细胞壁降解和离层形成。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地方柑橘资源‘枳雀’的亲本类型和来源,为进一步改良、开发与利用地方柑橘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包含‘枳雀’在内的分属于柑橘属、枳属、金柑属的21份柑橘种质为材料,运用cpSSR和nSSR标记计算各SSR位点等位基因数(Na)、观察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Shannon信息指数(I)、多态性信息含量(PIC),构建基于DICE相似系数的UPGMA(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聚类树,进而分析‘枳雀’的亲本来源。【结果】10对cpSSR引物扩增出37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位点3.70个,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98;14对nSSR引物扩增出62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位点4.43个,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57,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3。【结论】根据cpSSR和n SSR分析,结合形态学证据,认为‘枳雀’的母系亲本为柚类或者具有柚类母本血缘的杂交柑橘品种,父本是一个具有枳的血缘的杂交柑橘品种。cpSSR与nSSR结合使用可比较准确地鉴定柑橘杂种。  相似文献   
26.
2001年荆门市园林果树科研所科技人员受华中农业大学果树系委托,对荆门市辖区柑橘资源进行调查,发现1998年从浙江衢州引进的普通红橘嫁接苗T1代中有一植株与母本‘满头红’不同,表现果小,果皮均匀条红,风味浓甜,化渣,无常见红橘的果实异味,种籽少。  相似文献   
27.
伦晚脐橙为华盛顿脐橙的芽变,于1994年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引入华中农业大学。经多点试验和示范,表现适应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风味浓郁,耐贮藏,有香气等优良性状。200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植物学特征伦晚脐橙树势强健,树姿较开张。萌芽力中等,成枝力较强,一年抽  相似文献   
28.
郑蓓蓓  谢宗周  郭文武 《园艺学报》2013,40(7):1262-126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柑橘种间体细胞杂种[‘朋娜’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粗柠檬(C. jambhiri Lush)]和其两个融合亲本果实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气相色谱测定可溶性糖及有机酸含量,并检测代谢过程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比较分析体细胞杂种果实品质遗传及基因表达特点。结果表明,体细胞杂种类胡萝卜素成分及含量均偏向粗柠檬亲本,柠檬酸、苹果酸积累量也偏向粗柠檬;而蔗糖含量处在中亲值;实时定量PCR 技术检测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中的7 个基因,其中4 个基因在‘朋娜’脐橙中的表达量高于粗柠檬,环化途径中番茄红素ε 环化酶基因(CitLcy-e)、玉米黄质环氧酶基因(CitZep)在体细胞杂种中表达量偏向粗柠檬亲本,显著低于‘朋娜’脐橙。可见粗柠檬遗传物质的表达在体细胞杂种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9.
柑橘果实越冬留树保鲜是延长果实采收期及减缓果实集中上市压力的一个有效措施,然而椪柑果实留树贮藏研究较少。本研究中以‘新生系3号’椪柑(Citrus reticulata)为对象,分析外源亚精胺(Spermidine,Spd)在果实越冬留树保鲜中减少落果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外源喷施1 mmol · L-1 Spd明显降低了落果率,且不影响果实品质。外施Spd降低果实离层组织中活性氧含量,纤维素酶、多聚半乳糖苷醛酸酶和果胶甲酯酶等细胞壁降解关键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从而抑制离层的形成。因此Spd可以用于椪柑果实留树保鲜。  相似文献   
30.
选取了6个甜橙 (Citrus sinensis Osbeck) 品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果实榨汁后放置过程中柠檬苦素的含量变化,评价后苦味的差异;并分析了鹿寨蜜橙果汁中电子舌检测的苦味值与柠檬苦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榨汁后的0~32 h内,兴国甜橙3-5中柠檬苦素含量变化最不稳定,经4次显著增加后达到(9.03±0.21)mg/L的较高水平,最终含量与塔罗科血橙的差异不显著,后苦味增加明显;纽荷尔脐橙的后苦味现象最明显,其柠檬苦素含量在28~30 h时出现最大的增长,达(11.12±1.94) mg/L,不利于果汁加工;佛罗斯特夏橙、红夏橙和鹿寨蜜橙在30 h内只增加2.37~2.79 mg/L,达到3.55~4.18 mg/L的较低水平,低于6 mg/L的阈值,有利于果汁加工。因此,兴国甜橙3-5和塔罗科血橙若用于橙汁加工均须经过脱苦过程。柠檬苦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表明,若尽早在室温放置24 h前抑制柠檬苦素-D-环内酯水解酶的活性,可能会减轻甜橙汁的后苦味。鹿寨蜜橙果汁中,电子舌检测的苦味值与柠檬苦素含量线性相关(r=0.85)。此外,对电子舌预测后苦味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