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6篇
  4篇
综合类   5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1.
郭运瑞  赵良  李学斌  谢庄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196-4198
对以正交表形式表现的共显性动物分子标记资料,根据超显性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模型配合了动物分子标记回归方程通式。结果表明:对以正交表形式表现的超显性基因共显性分子标记资料配合的分子标记回归方程,可以对超显性基因的超显性系数加以估计,并可作为杂种优势利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转基因动物乳腺特异性表达水平,构建了两种不同启动子的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以比较其乳腺特异性表达效果.应用山羊β-酪蛋白或牛αs1-酪蛋白调控序列、鸡β-球蛋白隔离元件、巨细胞病毒(CMV) 基因表达涮控元件构建了,乳腺特异性表达复合启动/增强子(Pcmv) ,以单一的酪蛋白启动子作为对照,与人乳铁蛋白cDNA组成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并制备了转基因小鼠.经ELISA检测,复合启动/增强子构件指导人乳铁蛋白cDNA在原代转基因小鼠乳腺中重组人乳铁蛋白(rhLF) 表达水平(2.0~8.1 g·L-1) 明显高于单一酪蛋白启动子构件(0~12 mg·L-1) ,而在所有转基因小鼠的血清和唾液中未检测到rhLF.结果提示:酪蛋白-Pemv复合启动/增强子不仅可提高转基因小鼠乳腺特异性表达水平,而且具有良好的乳腺表达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b-Boule基因5′调控序列的序列特征,以及牦牛、黄牛与犏牛睾丸组织b-Boule基因DMR甲基化状态的差异,为揭示b-Boule基因的表达调控和犏牛雄性不育的表观遗传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扩增和克隆测序技术获得牦牛b-Boule基因5′调控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b-Boule基因5′调控序列的序列特征,采用亚硫酸氢钠测序法检测牦牛、黄牛与犏牛睾丸组织中b-Boule基因DMR的甲基化状态。【结果】b-Boule基因5′调控序列长度为1 352 bp,核心启动子区含有SP1等甲基化敏感位点,5′端存在一个CpG岛。犏牛b-Boule基因DMR的甲基化水平(17.78%)高于牦牛(7.50%)和黄牛(6.94%)(P<0.01),特别是CpG位点33—35的甲基化水平差异更明显。【结论】犏牛b-Boule基因DMR的甲基化水平高于牦牛和黄牛,结合前期mRNA表达水平和组织学观察结果,认为DMR甲基化在b-Boule基因的表达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犏牛b-Boule基因可能是通过DMR区的高甲基化抑制其mRNA表达来阻滞精子发生减数分裂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犏牛与黄牛、牦牛睾丸组织SNRPN基因DMR甲基化状态、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为揭示犏牛雄性不育的表观遗传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黄牛SNRP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克隆测序获得牦牛SNRPN基因5'端序列,采用亚硫酸氢钠测序法检测犏牛及其亲本睾丸组织中SNRPN基因5'端DMR的甲基化状态,并采用Real-time PCR检测犏牛及其亲本睾丸组织中SNRPN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牦牛SNRPN基因5'端序列长为1137bp,与黄牛的同源性达98.2%;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含有YY1和SP1等甲基化敏感位点。犏牛SNRPN基因DMR的甲基化水平(42.22%)极显著高于黄牛(21.08%)和牦牛(20.81%)(P0.01)。黄牛和牦牛睾丸组织中SNRPN基因mRNA表达水平高于犏牛,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犏牛睾丸组织SNRPN基因DMR的甲基化水平极显著高于黄牛和牦牛,且mRNA表达水平低于黄牛和牦牛,说明犏牛SNRPN基因可能是通过DMR区的高甲基化抑制其mRNA表达来阻滞精子发生减数分裂过程。  相似文献   
15.
用总铁结合量法测定二花脸、长白、大约克、大二、长大仔猪血清转铁蛋白含量 ,并用SAS分析处理数据。结果显示 :仔猪血清转铁蛋白含量与猪的品种有关 ,血清转铁蛋白含量与体重、日增重等生长性状间表型相关显著 ,遗传相关、遗传力为中等程度  相似文献   
16.
生长激素(GH)在动物体内主要有两种作用方式:(1)GH与肝脏等靶器官上的GHR结合,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随后IGF以内分泌方式进入血液,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结合后到达靶器官,作用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R),从而调节动物生长发育。②GH直接作用于靶器官GHR,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IGF直接影响细胞的代谢,从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GH可作用于骨骼肌GHR,产生旁分泌或自分泌的IGF-I调节肌肉的生长发育,或直接影响细胞的代谢。笔者采用实时定量PCR法,以处于生长发育早期的雄性哈萨克羊和雄性新疆细毛羊为研究对象,检测了IGF-I基因在肌肉中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四个海拔高度牦牛(4500 m,4000 m,3500 m,1700 m)血红蛋白β链微卫 星座位的多态性,结果发现中国牦牛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8574,0. 8426,等位基因数为10,其中7个是牦牛所特有的,另外3个是牦牛和黄牛所共有的。四个海 拔高度牦牛的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等位基因分布与海拔相关,相关系数为0. 397。基因型121bp/103bp是海拔4000 m处牦牛所特有的。这说明高度多态的血红蛋白β链 微卫星座位在牦牛适应高原低氧中具有可能的自然选择价值及可能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四个海拔高度牦牛(4500m,4000m,3500m,1700m)血红蛋白β链微卫星座位的多态性,结果发现中国牦牛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8574,0.8426,等位基因数为10,其中7个是牦牛所特有的,另外3个是牦牛和黄牛所共有的。四个海拔高度牦牛的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等位基因分布与海拔相关,相关系数为0.397。基因型121bp/103bp是海拔4000m处牦牛所特有的。这说明高度多态的血红蛋白β链微卫星座位在牦牛适应高原低氧中具有可能的自然选择价值及可能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测定了西藏牦牛和荷斯坦牛催乳素基因、β-乳球蛋白基因和κ-酪蛋白基因三个功能基因部分序列多态性。结果显示:西藏牦牛和荷斯坦牛在催乳素基因和κ-酪蛋白基因位点上存在多态性,而在β-乳球蛋白基因位点均未发现D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20.
用PCR-SSCP与测序相结合,检测了FecX^I(V31D突变)、FecX^L(C53Y突变)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湖羊、小尾寒羊和低繁殖力绵羊品种陶赛特、特克塞尔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群体中未发现存在于Inverdale羊中的V31D突变和存在于Lacaune羊中的C53Y突变。初步说明FecX^I、FecX^L位点与湖羊、小尾寒羊多羔性状无关,但仍需扩大群体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