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6篇
  4篇
综合类   5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野生盘羊与巴什拜羊杂交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野生盘羊与纯巴什拜羊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体形外貌、产肉性能和肉成分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与纯巴什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在体形外貌上与野生盘羊接近,脂臀减少,有些母羊几乎没有脂臀,而毛质和毛色与巴什拜羊接近,早期的生长速度和强度,继承了巴什拜羊早期生长发育快的遗传特征,随着回交世代的增加繁殖性能逐步提高;杂交后代羊总脂肪比纯巴什拜羊减少3 870 g,瘦肉增加1 500 g,大腿肌厚和腰肌厚度各增厚0.5 cm,背部脂肪层减薄1 cm,腰部脂肪层减薄1.5 cm,脂臀减少85.3%,瘦肉增加15.0%;回交二代杂交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32.
33.
本试验扩增并克隆测定了牦牛2个α-珠蛋白基因间区域的序列.根据所测结果及人、鼠、山羊、马和黄牛的α-珠蛋白基因序列比对中的保守区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并克隆测定了牦牛α-珠蛋白的上、下游基因序列.将测定的牦牛α-珠蛋白基因间区域序列进行同源性搜索,发现没有任何一个基因与它同源.上、下游基因的测序结果表明,上游基因为牦牛α1-珠蛋白基因,下游基因为α2-珠蛋白基因.这表明牦牛的2个α-珠蛋白基因在染色体上紧密排列,其中α1-珠蛋白基因在前,α2-珠蛋白基因在后.  相似文献   
34.
绵羊微卫星标记与体重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绵羊的遗传图谱及相关报道选择了位于4号和6号染色体上连锁的10个微卫星基因座,并在中国美利奴肉用品系群体中对这些基因座进行群体遗传学特性分析和体重的相关性分析。微卫星不同基因型在体重上的多重比较和微卫星标记对体重相关效应的F检验结果表明:紧密连锁的OARHH35 和BMS648 与体重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有一个影响体重的QTL;染色体进行同源比较发现表明:在这两个位点之间可能有一个ob基因;6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基因型(BM9058(131/149 )、BM4621(149/181)、BM4311(119/119)、OARJMP8(131/145)、OARHH35(123/155)和BMS648(176/208))在体重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绵羊肌肉中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mRNA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其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选取2、30、60、90和120日龄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各6只(120日龄只有新疆细毛羊),屠宰后取背最长肌检测肌内脂肪含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肌肉LPL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随着日龄的增加,雄性哈萨克羊的IMF(Intramuscular Fat)含量持续上升,各生长时期差异显著(P<0.05),而新疆细毛羊的IMF含量在各生长时期无显著差异(P>0.05),雄性哈萨克羊的IMF含量30~90 d期间极显著高于新疆细毛羊(P<0.01);雄性哈萨克羊肌肉LPL基因的表达量在2日龄时最高,60日龄时降到最低,然后逐渐上升,2日龄时LPL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它日龄(P<0.01)。新疆细毛羊的表达量在2日龄时较低,30日龄时升到最高,随后下降,到90日龄时降到最低,然后又逐渐上升;30日龄表达量与2、90、120日龄差异极显著(P<0.01),与60日龄差异显著(P<0.05);60日龄表达量与2、90、120日龄差异显著(P<0.05);哈萨克羊LPL基因2~60日龄的表达量与IMF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25(P<0.05);新疆细毛羊IMF含量与LPL基因表达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新疆细毛羊和哈萨克羊背最长肌肌内脂肪沉积的发育性变化不同,在生长发育早期,哈萨克羊随日龄的增加其IMF上升,新疆细毛羊在各时期保持一个稳定的水平;LPL基因在哈萨克羊生长早期对其肌内脂肪的沉积可能有负调控作用,而对新疆细毛羊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36.
谢庄 《畜牧与兽医》1993,25(2):66-68
<正> 中国有数千年的养鸭历史,在这漫长的驯养过程中,中国鸭已由其祖先绿头鸭和斑嘴鸭发展成十数个性能各异的地方品种,多年来,人们习惯上总定性地将这些品种划分成三个不同用途的类群:蛋用型、肉用型和兼用型。然而如何定量地对中国鸭地方品种进  相似文献   
37.
血液同工酶遗传多态性及其在牦牛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57年Hunker和Marker创立了同工酶酶谱技术及 1 959年Marker和MΦller系统地综述了酶的多种形式并首先提出同工酶的概念以来 ,同工酶技术被迅速、广泛地应用到生物界 (动、植物和微生物 )的多个研究领域。同工酶是基因表达后的产物 ,同工酶型是分子水平上的表型 ,是一种稳定的遗传性状 ,表现较早 ,且一般不受外界条件、年龄、生理或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将血液同工酶应用于分析品种内群体遗传结构、探讨品种 (类群 )间亲缘关系、划分品种 (类群 )类型、进行资源调查、追溯品种 (类群 )起源以及…  相似文献   
38.
<正> 发展家庭养殖业,特别是周期短、收效快、利润率高的蛋鸡业无疑是振兴农村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农村养鸡业能否正常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为此我们在沭阳县对部分蛋鸡专业户88年的生产实绩、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西藏草地资源及草地畜牧业现状的分析,探讨了适合西藏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0.
中国地方品种牛血液同工酶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中国地方黄牛和水牛品种的血液同工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牛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