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21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25篇
  146篇
综合类   282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75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建立吡唑醚菌酯在香蕉全蕉、蕉肉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在云南、海南两地香蕉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在0.01~0.1 mg/kg添加范围内,吡唑醚菌酯在香蕉果、肉、土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2%~104%,变异系数为1.3%~3.6%;方法最小检出量为1×10-10 g,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kg。吡唑醚菌酯在云南和海南两地香蕉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7.2、16.7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9.9、17.9 d。施药后35、42、49 d收获的香蕉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均低于0.02 mg/kg。该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线性良好。  相似文献   
92.
恩施山地是中国中间香型特色优质烟叶生产的适宜地区之一。探讨中间香型烟叶不同栽培因子的最佳组合模式对恩施山地烟农增产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比较分析了5种栽培模式下烟叶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种栽培模式的根、茎秆和烟叶的干物质积累呈现“慢-快-慢”的模式。根、茎和叶器官干物质积累速率高峰期在移栽后60~75天左右, 干物质积累均符合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大小为:叶片>茎>根。通径分析表明,最大叶面积对烟叶干物质积累的直接正作用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2.152,茎杆干重对烟叶干物质积累起最大的负作用,其直接通径系数为-1.248。烤烟上等烟叶率与淀粉、还原糖与烟碱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22、-0.369和0.145。还原糖通过淀粉和烟碱对烤烟上等烟叶率起的正作用为0.692。因此,通过改进栽培措施,增加茎秆和叶生长,降低根冠比,可以促进叶片干物质的积累。通过增加还原糖的含量,降低淀粉和烟碱的含量,可以提高烟叶的上中等烟率。烤烟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聚类分析表明,N4是适宜湖北恩施山地中间香型特色优质烟叶生产的最佳栽培模式,它在当地烤烟生长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
在重庆地区按紫色土壤习惯命名采集各主要紫色地层母岩发育的54个土壤剖面样品,并进行全钛和无定形钛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紫色土全钛含量范围为TiO22.70~23.9 g kg-1,平均值7.52±3.90 g kg-1;土壤全钛含量高低主要与成土紫色母岩有关,而受土壤风化发育程度的影响不大,在剖面中分布规律不明显;用土壤"钛值"(全钛/无定形钛)比较,各紫色地层母岩初期风化发育的土壤(如石骨子土)钛值大小与母岩基本保持一致,表现为:三叠系飞仙关组(T1f)>侏罗系蓬莱镇(J3p)>侏罗系自流井组(J1—2z)>侏罗系沙溪庙组(J2s)>侏罗系遂宁组(J3s)>白垩系夹关组(K2j);但随土壤风化发育程度加深,钛值显著降低,且钛值大小顺序与土壤硅铝铁率所描述的土壤风化发育程度结果基本吻合,二者达极显著相关(r=-0.809 1**),如果将紫色土壤钛值大小划分为Ⅰ~Ⅶ级,则可将不同风化发育度的紫色土壤归入相应的级别中,据此,可按级别对紫色土壤的风化发育程度做出描述。  相似文献   
94.
不同硼水平对烤烟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硼浓度下烤烟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硼浓度下烤烟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吸收动态均可用Logistic方程描述。硼浓度为0~2.00 mg/L时,各处理烤烟的干物质累积量及氮磷钾吸收量均随着硼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硼浓度为200~400 mg/L时,各处理烤烟的干物质累积量和氮磷钾吸收量则随着硼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就烤烟氮磷钾最大累积速率而言,各施硼水平下最大养分累积速率均以钾素最高,氮素其次,磷素的累积速率最低,且硼浓度为0.25~2.00 mg/L的各处理烤烟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最大累积速率均高于其他3个处理。就烤烟氮磷钾最大累积速率出现的时间而言,3种元素各不一致,基本表现为硼浓度为0.25~2.00 mg/L各处理烤烟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最大累积速率出现时间均晚于其他3个处理。  相似文献   
95.
土壤颗粒分布特征作为土壤物理性质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土壤中水分运移、溶质迁移等土壤物理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影响土壤侵蚀过程的主要因素之一。紫色土作为一种侵蚀型高生产力的岩性土壤,当其分布于三峡库区大于25°陡坡地时,成为了该地区水土流失的重要物质来源。为了分析降雨强度对紫色土陡坡地土壤颗粒分布空间变异的影响,该文研究了25°径流小区在不同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0.285,0.978,1.737mm/min)紫色土土壤机械组成和团聚体稳定性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25°陡坡地土壤机械组成在各个降雨强度下,空间分布特征都表现为小区上坡位置粘粒和粉粒含量减少,砂粒含量增加;中坡粘粒及粉粒含量增加,砂粒含量减少;下坡粘粒及砂粒含量增加,粉粒含量减少的特征。但是土壤机械组成各组分随雨强的变化,各自的含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或减少幅度。(2)陡坡地中0.25mm水稳性土壤团聚体含量(WAS0.25)、2mm和0.25mm团聚体分散度(P2、P0.25)的变化特征与降雨强度有密切关系,但是其空间差异性变化不明显。在不同降雨强度影响下WAS0.25的减小幅度在6.7%~16.87%中变化,而P2和P0.25各自的增幅则分别达到了1.94%~5.45%和4.46%~15.45%。通过对陡坡地径流小区紫色土土壤颗粒分布在降雨作用下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为坡面土壤颗粒侵蚀-迁移-沉积这一微观过程的宏观反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三峡库区紫色土25°陡坡地水土流失的防治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
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赋分法对三峡工程蓄水后三峡黄金旅游带(重庆段)主要自然、人文景点(区)资源进行评价,并分析了旅游资源结构、开发价值及空间组合特点。在旅游带的旅游资源结构中,自然资源起着基础作用,人文景观为重要组成部分;在空间组合上可分为都市成片旅游区和沿江点状旅游区。基于上述评价结果,文章提出关于了三峡黄金旅游带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7.
以重庆市南川区木渡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岩溶槽谷区坡改梯和利用自然地块生产进行了对比分析。石漠化程度在25%以下的区域,可以实施高标准的坡改梯工程,以增加耕地面积;石漠化程度在25%以上的区域,最好利用自然地块进行生产,并逐步过渡到经济作物的开发。利用自然地块进行生产的关键在于辅以简单的工程措施,并使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有机结合,以达到最大限度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
咪鲜胺在香蕉防腐保鲜储藏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相色谱分析45%咪鲜胺香蕉常温储藏和冷库储藏下的消解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采用咪鲜胺药液浸泡法处理刚采摘的香蕉.经检测咪鲜胺在香蕉中的消解动态符合负指数方程,半衰期:常温下是10.06~10.33 d,在冷库条件下19.64~21.80 d.室温储藏28 d后,咪鲜胺的分解率达86.22%以上,冷库条件下70 d达90%以上.最终残留量,以高剂量900 mg/kg浸果一次,储藏天数7~21 d,常温条件和冷库条件下果肉中的残留未检出,全果中的残留常温下是0.925~3.345 mg/kg,冷库条件下是2.789~4.182 mg/kg.常温储藏较低温储藏降解速度显著加快,其残留代谢物主要集中于果皮,而果肉部分残留极少.按GB 2763-2005,咪鲜胺在香蕉上的MRL值为5 mg/kg,45%咪鲜胺乳油在香蕉贮藏时采用500~1 000倍浸果,浸果1min,且浸果1次,贮藏保鲜7d以上,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9.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国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认为国内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的意义及必要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存在的问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运作模式等方面,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效益分配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效益评价等问题的研究较少,应重视对这类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
香蕉枯萎病菌ste1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ste12基因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侵染香蕉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和4号生理小种之间的致病力差异关系,采用PCR和RT-PCR方法扩增了2个生理小种的ste12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及相似序列搜索和比对,还对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了氨基酸序列比对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个生理小种ste12基因开放阅读框均为2070 bp,存在7个碱基的差异,基因同源性为99.7%。编码68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一个有差异。根据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编码蛋白没有信号肽,具有两个相同的功能位点,分子量和PI分别为75 ku和6.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