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62.
豇豆Vigna unguiculata 喜温喜光,是一种适合在我国南方种植的豆科蔬菜。长期以来,豇豆病虫害多发重发,其中,蓟马是豇豆上最主要和最顽固的害虫之一。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对蓟马的防治效果常常不理想,并易造成农药残留问题。本文概述了我国豇豆产业的种植情况和以蓟马为主的病虫害问题及豇豆蓟马研究现状,并从农艺措施、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抗性治理角度总结了豇豆蓟马的综合防治技术。最后,从构建豇豆蓟马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技术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防控技术产品开发、建立科学用药和农药监管制度3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豇豆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研究了氮、磷、钾配合施用对宣薯3号二级脱毒原种产量和种薯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的产量最佳施肥方案为每公顷施农家肥11250kg、N肥172.5kg、P肥75kg、K肥150kg,N:P:K比例为1:0.4:0.9,产量高达30481.5kg,产投比为3.1:1;马铃薯种薯数量的最大施肥方案为每公顷施N肥156kg、P肥85.5kg、K肥120.5kg,N:P:K比例为1:0.55:0.77,每公顷结薯数产量高达158055个,在栽培时可结合二者进行施肥。  相似文献   
64.
陈开缄 《中国稻米》2006,12(4):18-19
Ⅱ优936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审定。本文总结了其主要特征特性,并归纳了其作为中稻单产880~930kg/667m^2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5.
基于组合模型的庐山森林土壤有效铁光谱间接反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铁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土壤有效铁含量对林地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利用土壤光谱预测技术获取土壤有效铁含量信息具有重要意义。而要通过土壤光谱直接预测土壤有效铁含量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提出利用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有效铁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探讨间接估算土壤有效铁含量的可行性。以庐山森林土壤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适用性,并且通过构建有机质含量与有效铁含量的二项式线性模型,对土壤有效铁含量进行间接反演,探讨不同权重下的最优组合模型。结果表明,组合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和RBF神经网络单个模型,并且熵值组合为最优组合模型,其中,土壤有机质的反演模型验证的决定系数(R~2)为0.81,均方根误差(RMSE_p)为11.54 g kg~(-1),测定值标准差与标准预测误差的比值(RPD)为2.18;有效铁的间接反演模型R~2为0.70,RMSE_p为21.60 mg kg~(-1),RPD为1.77。通过土壤有机质构建土壤有效铁含量的光谱反演间接模型,在光谱反演模型中,组合模型能较大限度地利用各种预测样本信息,能有效减少单个预测模型中随机因素的影响,增强预测稳定性,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因此,组合模型可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光谱预测及土壤有效铁的间接预测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根据粤东地区气候及生产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甜椒小拱棚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季节和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为大田生产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粤东地区玉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粤东地区气候及生产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玉豆高产栽培技术,其中包括品种选择、播期、种植密度、田间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以期为大田生产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毕节地区脱毒马铃薯平衡施肥技术应用示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胡辉  杨波  郑元红  谢文 《中国马铃薯》2005,19(4):228-231
毕节地区位于黔西北地区,是低纬度、高海拔高寒山区,具有冬暖夏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等气候特点,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所以毕节地区成为贵州省马铃薯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15万hm2左右,仅次于玉米,占第二位,是毕节地区主要的主副食品和畜牧业的饲料来源,也是贵州省马铃薯生产的种源基地。马铃薯生产在毕节地区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脱毒马铃薯以其优质、高产、稳产而倍受农民欢迎。近年来,马铃薯生产得到了地委、行署的重视,把马铃薯生产作为一项产业化项目来培植。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区施肥水平低、施肥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相似文献   
69.
基于木桶原理的县域耕地地力综合评价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地地力评价通过定量的方法对耕地进行分等定级,可以摸清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土壤肥力状况及分布特征、土壤障碍因素,为政府和农业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对了解当地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有重要作用。以婺源县为例,基于木桶原理,在分析耕地地力评价因子的基础上,利用SPSS方法进行因子分析,选取了11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确定耕地的等级。该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基本相符,通过木桶原理得到的耕地等级既简单又直观,为耕地地力评价方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70.
寄主植物对二斑叶螨解毒酶活性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蔬菜寄主对二斑叶螨解毒酶活性的诱导影响,为叶螨的寄主适应性及叶螨对寄主的抗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将饲养在菜豆上的二斑叶螨分别转移到黄瓜、甘蓝和茄子上饲养3代后,测定包括菜豆在内的4种不同寄主植物对叶螨体内解毒酶系活性的诱导影响.[结果]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二斑叶螨体内解毒酶系活性差异显著.从菜豆寄主转养到黄瓜、甘蓝和茄子上后,后3个寄主上叶螨种群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显著下降,茄子上种群活性最低,菜豆种群是茄子种群的2.75倍;而后3个寄主种群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比活力显著上升,茄子种群最高,是菜豆种群的6.03倍.4种供试寄主植物的二斑叶螨种群中,在黄瓜寄主上羧酸酯酶(CarE)和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种寄主植物,CarE活性的高低顺序为黄瓜>菜豆和甘蓝>茄子,而MFO活性为黄瓜>茄子和菜豆>甘蓝.[结论]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可诱导二斑叶螨体内的解毒酶系活性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这可能是二斑叶螨对寄主具有广泛适应性的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