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苏粳8号,原名苏3-28,组合为碧风/L鉴9//常农粳1号, 为1993年配组、2002年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优质、高产、食味好、熟期适宜特点,适宜太湖稻区及上海市、苏中、苏北搭配作一季晚粳稻种植.  相似文献   
12.
苏香粳 2号是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 88B2 2 5 S0 15配组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 ,原名香粳R10 9。该品种于 2 0 0 0、2 0 0 1年参加江苏省单季晚粳区域试验 ,2 0 0 1年因米质特优破格提前参加生产试验 ,2 0 0 2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BT型粳稻不育系8006A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06A是用BT型不育系863A与优质早熟晚粳稻品种8006杂交并回交转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稻不育系,具有米质较优、不育性稳定、较易制繁种等特点,所配组合结实率和千粒重高、丰产性好、米质较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8006A及其与恢复系湘晴配组育成的新组合苏粳优2号(原名T优011)均于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主栽粳稻品种亲本选配分析及选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省“九五”期间粳稻主栽品种的亲本选配规律、方法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拓宽亲本的录用范围,直接或间接利用远缘杂交优势,采用大面积主栽品种进行多亲本复交是取得梗稻杂交育种成功的关键。当前品质育种亲本选配的基本策略是在广泛征集、研究、利用国内外优质稻种资源的基础上,确立江苏主栽优质品种为骨干亲本,掺入特异性种质,进行高起点强强配组。  相似文献   
15.
16.
以早熟优质粳稻新品种苏香粳3号为材料,研究在迟直播条件下,播种期对其生育进程、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为抗灾救灾提供补救品种提供技术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迟直播条件下,随着播期的推迟,播种期至齐穗期历时缩短但差异不大,齐穗期至成熟期历时变长,各处理的全生育期逐渐变长.推迟播种期会显著降低结实率、千粒重和每穗粒数,使产量受到影响.(2)当遇到不利气候环境影响,如洪涝灾害、药害等可能造成水稻绝收或严重减产的情况下,利用苏香粳3号作为补救品种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争取早播,在6月30日之前完成播种,能保证较早收获并可获较高的产量;播期不能迟于7月10日,否则将无法正常成熟,产量显著较低.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氮量、单穴本数对苏粳优3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优质高产杂交晚粳新组合苏粳优3号在不同施氮量和单穴本数水平下的产量表现.试验结果表明:(1)在氮肥水平相对较低的195 kg/hm2情况下,适当增加单穴本数能明显提高有效穗,从而提高产量.(2)在一定施氮水平范围内,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能明显增加群体的生长量,从而为获得高产打下基础.(3)在氮肥水平达270 kg/hm2以上时,适当的控制单穴本数,能保证较高的每穗粒数,从而为获得高产提供保障.(4)本试验条件下,苏粳优3号获得9 750 kg/hm2以上高产的适宜氮肥施用量为270 kg/hm2,适宜的单穴本数为1~2苗.  相似文献   
18.
光、温、水等气候因子是影响水稻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为明确江苏太湖地区不同生育类型水稻产量对不同播期下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以期为该地区不同生育类型品种合理安排播期提供依据,2018—2019年在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农场内以优质早熟品系苏1785和晚熟品种苏香粳100为材料,采用分期播种方法研究了2种不同生育类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对不同播期气候因子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类型品种随着播期推迟产量降低,晚熟品种产量在播期间和年度间产量变异较早熟品种大,稳产性较差。2个不同生育期类型品种有效穗、每穗总粒数随播期推迟均呈降低趋势,而结实率和千粒重播期间的差异因生育类型不同而异,早播使早熟品种结实率显著下降,迟播则使晚熟品种千粒重显著下降。迟播对早熟品种抽穗前光合势的影响程度高于晚熟品种,对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生产率的影响则相反,迟播条件下晚熟品种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运转率下降迅速,不利于茎鞘物质的转运和灌浆物质的积累。相关分析表明,日照时数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首要气候因子,日均气温和有效积温对产量的影响因品种生育类型不同存在差异,日均气温和有效积温与早熟品种的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日均气温与晚熟品种的产量相关不显著,气候因子对产量的影响表现为:日照时数>日均气温,有效积温>降雨量。  相似文献   
19.
我国部分香稻SSR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相似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太湖稻区和引自国内其它地区的39个香稻品种以及2个籼型恢复系对照品种为研究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DNA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已公布的40对水稻SSR引物中筛选出13对核心引物,在这41个水稻品种中共检测到36个多态性片段.据此建立41个水稻品种的DNA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它们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  相似文献   
20.
苏粳9号是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熟晚粳水稻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等特点。201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苏粳9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