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从 Taq酶、Mg2+、模板DNA、dNTP、引物5种因素的4个水平对香稻不育系的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确立适合香稻的ISSR-PCR反应体系:1.0 U Taq酶、2.5 mmol/L Mg2+、40 ng模板DNA、0.25 mmol/L dNTP、0.1μmol/L引物浓度。进一步验证试验表明,在该体系下将筛选的13个ISSR引物对15个香稻不育系进行PCR扩增,均可获得稳定、清晰的条带。  相似文献   
32.
86优242是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用BT型不育系863A与大穗型粳稻恢复系H6的改良后代H6-2(R242)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粳新组合,对白叶枯病、稻瘟病、纹枯病抗性较强,抗倒性较好,稻米品质达国标优质稻谷二级以上标准。2002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3.
通过培养皿和田间浓度梯度试验,研究了普施特除草剂对水稻干谷、芽谷、秧苗、发芽性状、苗高、干物重及穗粒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普施特浸种和处理芽谷后,对根系的抑制程度大于芽,抗除草剂品种显著轻于常规品种;(2)苗期用不同浓度普施特处理后,只有在高浓度(3000 mL/hm2)下,抗除草剂品种的生长发育才受到明显的抑制;常规品种无论在低浓度还是高浓度下,株高和单株干物重均显著降低,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最后逐渐消亡;(3)高浓度(2250和3000 mL/hm2)普施特对抗性水稻株高和穗粒结构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单株产量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4.
简要介绍了苏香粳3号的特征特性,提出了高产保香栽培的技术思路和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5.
重视人才引进培养使用 促进科研持续强劲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和近年来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方面的一些主要做法,如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引进适合本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对引进的人才采取指方向、给资金、下任务、压担子、走出去、参与高校大院大所研究项目等方式进行培养,同时营造人才发展环境,打破论资排辈使用人才的惯性等,并提出了今后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惠政策,采取科学的措施,制定灵活的机制,吸引人才落户,潜心研究,促进科研持续强劲发展。  相似文献   
36.
中熟晚粳糯太湖糯2号的特征特性与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湖糯2号曾用品系名苏2-52,组合为农垦57/L鉴9//太湖糯,是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熟晚粳糯稻新品种,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特性为高产、糯性好、茎秆较粗、耐肥抗倒、较抗稻瘟病、移栽和直播稻兼用,适宜在太湖稻区及上海市、苏中、苏北搭配种植。栽培要点为适时稀播早播,适龄移栽,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科学水浆管理,加强病虫草害治理等。  相似文献   
37.
总结了栽培措施对苏粳优3号的影响,介绍了苏粳优3号的特征特性,并提出了生产应用的集成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苏香粳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苏香粳3号"是2005年选育出的早熟粳稻品系。该品系具有熟期早、米质优、食味佳、产量较高等特性。介绍了"苏香粳3号"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9.
优质水稻产量性状特点及其改良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五”期间 ,江苏省加大了优质水稻品种的选育力度 ,经过多年努力 ,选出了一些优质材料 ,品质较以前明显提高 ,但产量总体水平相对较低 ,影响和限制了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为此 ,笔者分析了2 0 0 1~ 2 0 0 2年度江苏省区试粳稻组中优质品系的产量和穗粒结构等性状 ,并将之与对照及产量前三位的材料相比较 ,旨在了解优质水稻产量构成特点和存在问题 ,并提出一些改良措施 ,供水稻优质育种参考。1  优质稻品系与高产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从 2 0 0 1~ 2 0 0 2年江苏省区试优质粳稻材料结果 (表 1)看 ,目前不同档次的优质稻品系 ,产量在6 14~…  相似文献   
40.
以籼型南京11、IR36、中灿3037和粳型Balilla、秋光为测验种,研究云南稻品种矮嘎的广亲和特性。结果表明:在矮嘎与籼粳测验种的三交F1群体中,小穗育性发生明显的分离;在3个三交群体中稃尖有色株的平均小穗育性均极显著地高于稃尖无色株,说明控制矮嘎的广亲和性基因与色素原因C存在连锁关系,推测矮嘎中也带有广亲和基因S5^n。不同来源的广亲和品种均携带有的S5^n基因,与水稻品质起源、进化、选育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